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长芬

作品数:69 被引量:965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6篇体育
  • 11篇学科
  • 10篇学校体育
  • 9篇体育学
  • 8篇体育学科
  • 8篇课程
  • 7篇高校
  • 6篇少年
  • 6篇体育教师
  • 6篇青少年
  • 6篇教师
  • 5篇运动训练专业
  • 5篇身体活动
  • 4篇体育价值
  • 4篇体育学科体系
  • 4篇价值观
  • 3篇影响因素
  • 3篇院校
  • 3篇师范
  • 3篇师范生

机构

  • 6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武汉市新洲区...
  • 1篇襄樊市第五中...
  • 1篇黄冈市实验小...
  • 1篇阿克苏职业技...

作者

  • 66篇鲁长芬
  • 25篇罗小兵
  • 19篇王健
  • 6篇董国永
  • 6篇陈琦
  • 5篇杨文轩
  • 4篇龚建林
  • 4篇王斌
  • 4篇秦小平
  • 3篇王先茂
  • 2篇胡庆山
  • 2篇邓星华
  • 2篇安涛
  • 2篇胡婷
  • 2篇王涛
  • 1篇富学新
  • 1篇张细谦
  • 1篇林翠娟
  • 1篇胡小明
  • 1篇吴昊

传媒

  • 18篇体育学刊
  • 9篇北京体育大学...
  • 6篇武汉体育学院...
  • 4篇山东体育学院...
  • 3篇体育文化导刊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体育科学
  • 2篇湖北体育科技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安徽体育科技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浙江体育科学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 1篇2002首届...
  • 1篇第4届全国青...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5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启示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3方面对英国、加拿大、新加坡3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基于我国当前的免费师范生政策,结合英加新3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上与我国的异同,在可借鉴相关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在构建时应注重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为主导,注意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细化;"对号入座"完善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推进小学与大学、中学与大学的有机衔接;落实"怎样培养体育教育人才",建立体育免费师范生教育合作专线。旨在为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安涛鲁长芬胡海罗小兵
关键词:体育教师免费师范生课程设置
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被引量:5
2019年
高校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与拼搏精神、公正思维与平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形成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强化体育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身心并育,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是高校体育教育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实施途径。
郭赟程鲁长芬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健全人格
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问卷编制与检验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编制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根据前期扎根理论成果,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形成初始问卷,以初测对象306名青少年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复测对象260名青少年对复测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形成正式问卷。结果: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问卷共包含35个条目,分属健康、道德、能力、安全、交往、竞争、精神、终身价值观8个维度,共解释总变异的67.357%;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拟合指数良好(χ^2/df=1.98,GFI=0.89,CFI=0.95,IFI=0.96,NNFI=0.93,RMSEA=0.056);总问卷内部一致性达0.95,各维度α系数介于0.77-0.954,重测信度介于0.763-0.938;效度分析各维度之间以及分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相关性显著。结论:本探究所编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通俗性、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的测评工具。
鲁长芬胡婷罗小兵罗小兵左静
关键词:问卷编制信度
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家庭、学校、社区整体性治理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在推进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创新青少年体育治理模式成为必然。采用文献综述法与逻辑分析法展开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家庭、学校、社区整体性治理研究。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家庭、学校、社区治理面临着身体活动时空分割化与政府垂直型管理体系之间的错位,身体活动社会组织多元化与管理机制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身体活动需求多样化与运行机制滞后化并存的困境。引入整体性治理理论,在“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阐述青少年身体活动整体性治理内涵,厘清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和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共治的关系,并从治理理念、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治理手段等方面探讨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家庭、学校、社区整体性治理路径。
罗小兵张晓强鲁长芬
关键词:青少年身体活动家庭整体性治理
中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学校体育与区域互动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体育人力、物力资源优势与社会服务功能,使学校体育实现由固守一隅的“象牙塔”向辐射区域的“体育服务基地”的转变,增强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动力。更重要的是,二者的互动发展能有效解决区域体育所面临的内部主体相互支撑力度不够、互动机制不畅以及区域体育不平衡等实际问题,为区域体育的合理规划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区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拓展学校体育区域服务职能、强化学校体育的区域体育文化培育与创新功能,等等。
黄爱峰王维王健鲁长芬陈元欣吴昊窦秀敏田静
关键词:学校体育区域互动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探讨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用整合的思想,对中国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研制进行了整合,以期为改变目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
鲁长芬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文献资料法
文献传递
我国体育数字治理理论阐释、风险挑战与效能释放
2023年
数字治理因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而带有革命性色彩,为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我国体育数字治理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借助数字技术建构运转有序、信息通畅,多元治理主体及社会资源相互影响并共同促进,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多层次治理形态。面对数字时代纷繁复杂的体育形态,体育数字治理表现为体育数字技术采纳、治理能力提升与治理体系优化之间交互影响、动态平衡,以满足治理需求的适配过程。当前,我国体育数字治理在理念、制度、战略和保障等层面尚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未来应从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坚持依法治体等制度优势出发,树立体育数字治理理念,完善体育数字治理机制,构建体育数字治理格局,营造良好体育数字治理生态,以保证体育数字治理效能充分释放,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张晓强罗小兵鲁长芬钱红胜郭赟程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人文主义注重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文章在人文主义视域下分析了美国高阶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特征。结果表明:在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暴露出诸多违背人文主义思想的现象,譬如体育教师"小我"意识的丧失、体育教师专业培养的窄化、女性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障碍和体育教师专业地位的"边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教师职业现状,提出在人文主义视角中构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王健董国永王涛鲁长芬
关键词:体育教师人文主义人文关怀
湖北省黄州城区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湖北省黄州城区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高校开设瑜伽课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大部分学生对瑜伽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宣传单和网络媒体等途径。2)很多女大学生都喜欢瑜伽,而男生普遍对瑜伽缺乏了解喜欢的人较少。3)80%的大学生可能会把瑜伽作为终身体育运动项目。4)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能开设瑜伽课程的原因是塑造形体、缓解压力、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等。因此在黄州城区高校中开设瑜伽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徐艳梅鲁长芬刘宗胜
关键词:高校瑜伽课程可行性
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体育本质被引量:30
2006年
体育本质是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而仍未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当代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本质的内在联系入手,从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体育本质,以期为认识体育本质提供新的途径,从而进一步推动新时期体育理论建设。
鲁长芬陈琦
关键词:体育价值体育价值观体育本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