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轩

作品数:39 被引量:1,487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体育
  • 9篇课程
  • 6篇学校体育
  • 6篇体育学
  • 5篇体育学科
  • 5篇体育与健康课...
  • 5篇教育
  • 5篇健康课
  • 5篇健康课程
  • 4篇学科
  • 4篇体育课
  • 4篇体育学科体系
  • 4篇健身
  • 3篇社会
  • 3篇体育课程
  • 3篇竞技
  • 3篇课程标准
  • 3篇课程改革
  • 3篇高校
  • 2篇人文

机构

  • 37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联合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广东第二师范...
  • 2篇广州体育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作者

  • 37篇杨文轩
  • 11篇陈琦
  • 8篇冯霞
  • 6篇邓星华
  • 5篇鲁长芬
  • 4篇张细谦
  • 4篇胡小明
  • 4篇周爱光
  • 3篇龚建林
  • 2篇杨晓生
  • 2篇郑俊武
  • 2篇杨波
  • 1篇富学新
  • 1篇尹博
  • 1篇罗小兵
  • 1篇李薇
  • 1篇林翠娟
  • 1篇周威
  • 1篇汪晓赞
  • 1篇陈华

传媒

  • 22篇体育学刊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体育科学
  • 2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体育与科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广东科技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基础教育课程
  • 1篇2011第九...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区职业女性的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被引量:34
2002年
对广州市区不同年龄层次的职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她们体育行为、体育态度的研究 ,了解广州市区职业女性体育现实的基本情况。指出了目前广州市区职业女性体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探求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盛慧萍杨文轩周爱光
关键词:体育行为体育态度问卷调查职业女性不同年龄
“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与学校体育的新使命被引量:94
2002年
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是学校体育目的之所在。为此 ,学校体育必须在新形势下重新构建其内容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全面需要。
邓星华杨文轩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
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及现状被引量:17
2007年
美国教育以宪法为依据实行分权制,这促成了美国教育的多元化,受教育多元化的影响,美国体育学科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美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多样性导致了体育学科体系的松散架构。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中以人为本、紧扣时代需求、注重学科队伍与学术组织建设等经验以及学科发展松散混乱、社会公认度低、学科归属不明确等问题,都对我国体育学科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杨波杨文轩龚建林
关键词:体育科学体育学科体系
我国近年来人文体育观研究述略被引量:23
2005年
本文通过对人文体育观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对在体育认识上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体育的社会本位和人本位的关系、体育的人文精神等问题进行了辨析。文章指出21世纪我国的体育理论研究应从人学的高度,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尺度,对人文体育观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冯霞杨文轩
关键词:人文体育观
德国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启示被引量:24
2007年
通过对德国体育概念的争论和德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的探讨和德国构建体育学科体系主要模式的介绍及德国高校三级学位授予体系和学科专业设置现状的概述,总结出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几点启示,具体包括我国体育科学有望成为一个学科门类,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应更科学、规范、合理,应不断提升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动力,高校体育学科专业(方向)设置应结合学科的诉求和社会的需求来考虑等。
龚建林杨文轩陈琦杨波陈彩燕鲁长芬
关键词:体育学科学位授予
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被引量:46
2009年
体育实践的适度超前和理论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近100年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作为教育二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的历程,已经具备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和独立设置学科门类的条件和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如德、英等国也有把体育作为一个学科门类设置的做法。把体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设置,根据体育3种实践形态和揭示它们规律的学科,可称之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形成体育学科门类下的3个一级学科,它将为3个学科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引,并减少国际交流障碍,化解3种形态的失衡和反差,把我国建成真正体育强国。
杨文轩
关键词:体育学体育学科体系
办学术精品 促学术繁荣
2000年
杨文轩
关键词:学术精品办学体育界体育学术耕耘
美、英、俄、德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8
2007年
美、英、俄、德高校学科设置各有特色:美国以"统计、归纳"模式为主,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为新兴、交叉学科发展预留空间,具有开放性和学科增删程序规范性等特点,但缺少长远的战略计划性方面的思考,学科设置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英国高校学科设置在学科名称体现了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学科设置也表现出对市场需求的过分依赖;俄罗斯以"计划、演绎"模式为主,统筹性强,但体系过于庞杂,需要简化;德国高校学科分类综合性强,体育学科与教育学科并列设置,体育学科的地位较高,发展较好。获得的启示是: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应选择更为灵活的学科设置模式,增设"交叉学科",使学科体系更加开放;规范学科设置程序、学科名称兼顾国际化和本民族习惯;体育学科与教育学科并列设置成为学科门类,促进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
富学新杨文轩邓星华鲁长芬龚建林
关键词:高校学科专业体育学科体系
科克利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思想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文献回顾,探索科克利对竞争概念理解的演变及其从批判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文化理论和结构理论视角对竞争的解读,指出了对竞争和成功狭窄理解的弊端,提出对竞争奖励结构的调整、对成功多维度定义和寻找主流体育的备选代替形式等对策,这些对于目前中国体育都有着现实借鉴意义。
石洁琦杨文轩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竞技体育
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252
1998年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提出体育课程改革要使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线的教育转向强身育人教育,增强课程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建立以增强体质为中心的考核制度。
陈琦杨文轩郑俊武杨晓生于红霞司徒结蔼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教学体育课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