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翠梅

作品数:5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温室气体
  • 2篇温室气体清单
  • 1篇电力
  • 1篇电力部门
  • 1篇电网
  • 1篇端方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 1篇中国省域
  • 1篇省级电网
  • 1篇省域
  • 1篇排放因子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体排放
  • 1篇区域电网
  • 1篇温室气体排放
  • 1篇消费者
  • 1篇消费者责任
  • 1篇
  • 1篇CO2排放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中国21世纪...

作者

  • 5篇马翠梅
  • 3篇葛全胜
  • 1篇何霄嘉
  • 1篇钱凤魁
  • 1篇刘燕华
  • 1篇李士成
  • 1篇张九天
  • 1篇王文涛

传媒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美国加州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经验及其启示被引量:2
2013年
分析阐述了美国加州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历程、清单边界界定原则、清单采用的方法、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来源、清单报告格式和最新的强制性温室气体报告制度。结合中国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现状,提出了尽早确定电力转移排放归属地、改善统计数据基础、做好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IPCC部门分类对应工作、研究重点排放源温室气体报告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马翠梅徐华清苏明山
关键词:温室气体清单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温室气体清单反映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的状况,是制定与衡量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的基础。虽然联合国规定了国家清单采用生产者责任方法编制,但很多研究认为该方法存在"碳泄漏",容易造成发达国家转移减排责任等问题,并提出了其他清单编制方法。本文对已有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研究进行了总结,将其归纳为3大类:生产者责任方法、消费者责任方法和生产—消费者共同责任方法,并进一步总结了3大类方法下的多种估算方法;通过图表、数据等方式分析了各类方法的原理、优点及局限性。通过已有的研究分析推断,未来一段时间内生产者责任方法仍将是推荐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最后展望了我国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方向。
马翠梅徐华清苏明山
关键词:温室气体清单
省级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火力发电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部门,为有效控制该部门排放,应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采取措施。准确核算电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量是消费端减排的基础,其中电网排放因子会直接影响核算结果。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在已有的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基础上,结合省级电网电力来源特点,提出了省级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以2010年为例计算得出各省电网因子,与区域电网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并估算了不同电网因子对核算各省调入电力间接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省级电网因子与区域电网因子的差距在-67.4%~51.6%,不同电网因子核算得出的各省调入电力间接排放量相差-60.7%~50.2%。与区域电网因子相比,省级电网因子核算结果更为准确,因此更适合用于估算电力间接排放。
马翠梅李士成葛全胜
关键词:省级电网区域电网
中国省域电力部门CO_2排放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提出一种基于各省电力消费详细来源的消费端排放计算方法,该方法使用不同来源电力的特征化排放因子估算调入电力隐含排放。对2005年和2010年各省电力部门CO_2排放量进行估算,并与生产端方法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消费端方法计算后电力净调出省排放量下降,2010年内蒙古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值高达1.09亿t,该差值相当于陕西发电排放或加拿大发电和供热总排放;相反,使用消费端方法计算后电力净调入省排放量上升,2010年河北排放量上升0.74亿t,北京上升0.60亿t,北京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幅度高达320%。
马翠梅葛全胜
关键词:电力部门CO2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框架研究被引量:48
2013年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适应则更为现实和迫切,而适应技术的正确选择与表述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本研究以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等领域为对象,在分析各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危害及其适应技术响应基础上,初步总结归纳出11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表达方式,主要包括预警、工程研发、动态监测、评估、灾害防控、适应空间、适应长效性、模型分析、重大工程、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社会影响与宣传等类型的技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选择框架,对各领域适应技术进行初步归类;最后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类型适应技术选择的基本操作步骤。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适应技术清单的统一归类和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依据。
刘燕华钱凤魁王文涛葛全胜马翠梅张九天何霄嘉
关键词: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