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庆伟

作品数:155 被引量:1,004H指数:1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5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1篇血管
  • 30篇动脉
  • 29篇老年
  • 27篇心病
  • 26篇冠心病
  • 24篇心肌
  • 18篇细胞
  • 17篇心力衰竭
  • 17篇衰竭
  • 16篇动脉粥样硬化
  • 16篇超声
  • 15篇内皮
  • 15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2篇老年人
  • 11篇心血管
  • 10篇血管疾病
  • 9篇动脉疾病
  • 9篇血管新生
  • 9篇祖细胞

机构

  • 13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市第三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富顺县人民医...
  • 1篇昆山市第二人...
  • 1篇昆山市第三人...

作者

  • 150篇陈庆伟
  • 47篇李桂琼
  • 47篇柯大智
  • 30篇邓玮
  • 28篇李兴升
  • 23篇王丽
  • 17篇王志刚
  • 12篇冉海涛
  • 12篇吴庆
  • 11篇杨彦
  • 11篇莫显刚
  • 10篇吴志勤
  • 9篇苏海兵
  • 9篇蒲世玉
  • 9篇邹建中
  • 8篇张兴平
  • 7篇曹广煜
  • 7篇黄晶
  • 6篇王鹏
  • 6篇郭豫涛

传媒

  • 14篇心血管病学进...
  • 12篇现代医药卫生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中华超声影像...
  • 7篇心血管康复医...
  • 7篇2013第二...
  • 6篇中华老年医学...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临床超声医学...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激光杂志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13篇2012
  • 16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附注射液对实验心源性休克犬血浆NO、iNOS及心肌iNOS mRNA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源性休克犬血浆NO、iNOS含量及心肌iNOS mRNA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家犬15只,体质量(14.0±2.7)kg,雌雄不拘。完全随机分为参附组、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n=5),在结扎前,休克时,给药后30、60、120、180 min抽血,用比色法测血浆NO、iNOS的含量,180 min时取心肌组织,用RT-PCR法测心肌iNOSmRNA的表达,同时监测犬的心功能指标。结果参附注射液能降低心源性休克时升高的NO[(66.54±2.42)μmol/L vs(45.31±3.39)μmol/L]、iNOS[(6.60±0.23)U/ml vs(5.13±0.23)U/ml]水平(P<0.01),并下调心肌iNOS mRNA的基因表达。参附注射液给药可显著增加心源性休克犬的CO和CI,明显降低动物的TPVR。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浆中NO和iNOS的水平,抑制心肌iNOS mRNA的表达。
李桂琼陈庆伟柯大智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心源性休克NOINOSMRNA
心力衰竭恶病质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李桂琼陈庆伟
关键词:恶病质综合征心力衰竭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独立预测因子临床综合征运动耐量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与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8
2007年
目的 探讨超声与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优劣。方法 对80例有两项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动脉管腔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无斑块及其性质、部位,有无狭窄并计算狭窄率。结果 颈动脉斑块的总体发病率左侧高于右侧,斑块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见,其次为颈总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超声与造影对颈动脉斑块和(或)狭窄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78.1%和73.8%;诊断颈动脉狭窄率分别为(43.5±0.6)%和(46.5±0.7)%(P〉0.05)。以血管造影为诊断参照标准,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07%、63.64%、86.44%和73.68%。结论 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偏低,但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高于血管造影,联合应用颈动脉造影对其病因、诊断、临床治疗及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意义重大。
裴林林陈庆伟王志刚吴庆柯大智李桂琼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硬化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老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临床研究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人选2003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行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的连续2017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年龄≥60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60例、老年女性对照组(年龄≥60岁)475例、青中年女性冠心病组(年龄〈60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97例、老年男性冠心病组(年龄≥60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685例。分析老年女性冠。tk,病患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老年女性冠心病组与老年女性对照组比较,收缩压(154.0±28.8)与(146.9±27.2)mmHg(1mmHg一0.133kPa)、空腹血糖(6.5±2.4)与(6.1±1.7)mmol/I。、糖化血红蛋白(6.5±1.3)与(6.2±0.9)%、血清尿酸(312.5---t-104.7)与(282.5土84.5)“mol/L升高(均P〈o.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0.5)与(1.5±0.8)mmol/L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老年女性冠心病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一2.454,95%CI:1.462~4.121,P〈0.01)、血清尿酸(OR一0.997,95%CI:0.995~0.999,P%0.01)、糖化血红蛋白(OR一0.749,95%CI:0.609~0.921,P〈O.01)。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以多支病变和双支病变为主,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人术的比例高于青中年女性冠心病组[48.7%(370例)与34.0%(33例),P〈0.053;但较老年男性冠心病组低(48.7%(370例)与55.6%(381例),P〈0.053。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尿酸是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以多支病变和双支病变为主,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
况刚陈庆伟李兴升柯大智李春李方胜王丽吴志勤林渝美
关键词:冠心病
口服吡二丙胺和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
1993年
1983年以来,我们应用吡二丙胺(双异丙吡胺)和胺碘酮(乙胺碘呋酮)单用或合用转复心房颤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特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共有20例进行了28次转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4~63岁。基础心脏病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6例;另外有3例为可疑冠心病,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7例患者入院时有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除4例超过1年外,其余均不超过6个月,最短为14天。病人人院后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常规化验、心电图、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罗开良李刚李佩莉陈庆伟高大中王冀平凌宗秀李增高
关键词:胺碘酮心室纤颤
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47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年龄≥60岁)患者,将其分为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组(179例),单纯冠心病组(29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与单纯冠心病组相比较,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组发生3支病变较多(P〈0.0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及弥漫病变比例更高(P〈0.01),其Gensini积分亦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09)。结论LDL-C、FBG及2hPBG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
王丽陈庆伟吴庆柯大智况刚
关键词:老年人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
以有效的医患沟通减少患者“知情不同意”被引量:7
2012年
"知情不同意"的原因,来自于医患双方及其所处的环境。加强医患沟通是避免"知情不同意"的重要途径;给予爱的关怀、保持有效沟通、舆论环境正确引导,都有助于防范"知情不同意"的发生发展。
邓玮陈庆伟李桂琼李兴升柯大智
关键词:知情不同意医患沟通
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5
2012年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增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冠心病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与男性存在某些差异,在老年人中尤为明显。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由于危险因素多、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复杂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预后较差。现就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做一综述。
况刚陈庆伟
关键词:老年女性冠心病
超声微泡联合双特异性抗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心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超声辐照微泡(MB)和双特异抗体(BiAb)的辅助下干预心肌纤维化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在MB的辅助下,将雄性小鼠MsCs与BiAb输入异丙肾性心肌纤维化雌性小鼠(MSCs+BiAb+MB组)。BiAb由能识别间充质干细胞的anti—CD29和能特异性结合损伤心肌的抗肌凝蛋白轻链抗体(AMLcA)制备。另设未治疗组、单纯MSCs组、单纯BiAb组、单纯MB组、MSCs+BiAb组和正常对照组。5周后处死小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Y染色体鉴别基因(SRY)的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对比心脏胶原纤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心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结果MSCs归巢数最多的是MSCs+BiAb+MB组,其次为MSCs+BiAb组,MSCs组归巢数最少。与未治疗组相比,MSCs+BiAb+MB组、MSCs+BiAb组和单纯MCSs组的心肌胶原纤维含量下降(P〈0.05),HSP-70表达下调(P〈0.05)。其中,与单纯MSCs组相比,MSCs+BiAb+MB组的心肌胶原沉积量更低(P〈0.05)。单纯MB组、单纯BlAb组与未治疗组的胶原沉积量、HSP-7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可促进骨髓间充质于细胞的归巢,联合BiAb,可进一步增加干细胞的归巢率和修复效果。MSCs归巢后能干预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HSP-70的介导有关。
邓玮陈庆伟王志刚李兴升刘灏周玥李桂琼柯大智莫显刚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抗体双特异性心肌纤维化
CD47重组质粒及其过表达重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构建CD47重组质粒并将其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建立稳定过表达CD47的BMMSCs,为研究干细胞治疗中逃避免疫监视的有关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构建过表达CD47基因的质粒载体,转染至分离培养的大鼠BMMSCs,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细胞CD47 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完成功能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pYr-ads-4-ratCD47质粒,经酶切、测序结果表明pYr-ads-4-ratCD47重组质粒构建成功;RT-PCR、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转染至大鼠BMMSCs后CD47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增高(P<0.05);功能检测提示过表达CD47分子的BMMSCs成功逃避巨噬细胞吞噬。结论:经质粒介导可成功将大鼠CD47目的基因片段转染至大鼠BMMSCs,并能够在体外有效的过表达。
叶力文邓玮陈庆伟柯大智李桂琼
关键词:CD4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组质粒转染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