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克锋

作品数:85 被引量:70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中药
  • 9篇色谱
  • 7篇制剂
  • 6篇色谱法
  • 5篇多糖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药动学
  • 4篇药理
  • 4篇药理研究
  • 4篇皂苷
  • 4篇制粒
  • 4篇物理性质
  • 4篇细胞
  • 4篇辅料
  • 4篇干法制粒
  • 4篇HPLC
  • 3篇毒性
  • 3篇形变
  • 3篇氧化镁

机构

  • 81篇上海中医药大...
  • 26篇上海张江中药...
  • 21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市中药研...
  • 3篇教育部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上海上药杏灵...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85篇阮克锋
  • 45篇冯怡
  • 22篇张继全
  • 22篇徐德生
  • 21篇吴飞
  • 21篇洪燕龙
  • 19篇冯怡
  • 13篇王优杰
  • 12篇沈岚
  • 11篇梁爽
  • 9篇赵立杰
  • 8篇王源
  • 8篇杜若飞
  • 7篇曹韩韩
  • 7篇徐朝晖
  • 6篇林晓
  • 5篇李晓海
  • 5篇王令仪
  • 5篇王硕
  • 4篇杨秀娟

传媒

  • 10篇中成药
  • 7篇中国新药杂志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药学学报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草药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药材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13篇2011
  • 1篇2010
  • 2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83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冬多糖MDG-1对非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麦冬多糖MDG-1对正常小鼠的糖耐量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9组:淀粉组、淀粉+MDG-1组、淀粉+阿卡波糖组,葡萄糖组、葡萄糖+MDG-1组、葡萄糖+阿卡波糖组,蔗糖组、蔗糖+MDG-1组、蔗糖+阿卡波糖组。灌胃给药阿卡波糖400 mg·kg^(-1)·d^(-1),麦冬多糖MDG-1 300 mg·kg^(-1)·d^(-1),单次给药2 h及连续给药2 wk后行口服糖耐量实验。另设空白组、MDG-1低剂量(150 mg·kg^(-1)·d^(-1))组、MDG-1高剂量(300 mg·kg^(-1)·d^(-1))组,连续给药3 wk后,对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培养,观察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单次给药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淀粉+MDG-1组AUC_(0-120min)低于淀粉组(P<0.01)、蔗糖+MDG-1组AUC_(0-120min)低于蔗糖组(P<0.05),葡萄糖负荷各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给药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蔗糖+MDG-1组和葡萄糖+MDG-1组糖负荷后AUC_(0-120min)分别低于蔗糖组、葡萄糖组(P<0.05),淀粉负荷各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MDG-1高剂量组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高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数量低于空白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麦冬多糖MDG-1对非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有显著影响,同时对肠道微生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王令仪王源阮克锋王硕冯怡
关键词:麦冬阿卡波糖葡糖耐量试验肠道菌群
基于指纹图谱分析与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的扶正化瘀胶囊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扶正化瘀胶囊(丹参、虫草菌丝、绞股蓝、桃仁、五味子、松花粉)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为全面评价扶正化瘀胶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体积流量0.8 mL/min,测定10个批次的扶正化瘀胶囊,建立指纹图谱,并对部分特征峰进行归属及定量分析。结果各批次胶囊剂相似度在0.97以上;标定了15个特征峰,确定了12个特征峰的峰归属;通过对照品比对,确定了第9号峰及第13号峰分别为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并对其定量分析;10批胶囊剂中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有量差异较大,说明不同批次的胶囊剂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有较大的差别。结论建立了扶正化瘀胶囊HPLC定量指纹图谱,为其全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翟宇沈岚李青颖冯怡徐列明阮克锋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HPLC
大川芎方效应组分血浆及脑脊液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通过大川芎方效应组分血浆及脑脊液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准确、简便的体内定性分析方法,为大川芎方入血、入脑成分的研究奠定基础,对阐明其"引药上行"配伍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大川芎方效应组分血浆及脑脊液HPLC指纹图谱。结果: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2.0%,6批血浆、脑脊液样品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85以上。结论:所建立的大川芎方效应组分血浆、脑脊液指纹图谱相对稳定、准确,可用于体内成分的定性分析。
沈岚林晓洪燕龙梁爽袁莹冯怡徐德生阮克锋
关键词:指纹图谱血浆脑脊液
康儿灵颗粒的矫味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进行康儿灵颗粒的矫味研究。方法:以20名健康受试者的人工评价作为标准,筛选康儿灵颗粒的不同矫味处方,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最优矫味方案是否影响其质量检查。结果:康儿灵颗粒的最优矫味方案为:添加3‰的阿斯巴甜、1‰的氯化钠、1‰的碳酸氢钠和1‰的哈密瓜香精。结论:矫味可以有效改善中药康儿灵颗粒剂的口感,且不影响其质量检查。
吴飞王优杰张继全洪燕龙冯怡阮克锋刘春林
关键词:阿斯巴甜薄层色谱法
三七益肾颗粒剂中助悬组合辅料的筛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筛选三七益肾颗粒的助悬组合辅料,为该制剂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考察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糊精及CMC-Na-淀粉、阿拉伯树胶-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淀粉、黄蓍树胶粉-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甘露醇、共聚维酮(PVP-S630)-甘露醇作为助悬剂,以沉降时间、沉降容积比、制剂可行性和液体质感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筛选最优助悬组合辅料,使三七益肾颗粒中的三七生药粉悬浮在药液中,确保用药准确。结果:最佳助悬组合辅料为5%CMC-Na和45%淀粉,其评价峰值出现在"很好"占40.5%。结论:使用CMC-Na-淀粉作为颗粒中三七生药粉的助悬剂,可以使三七益肾颗粒中三七生药粉的沉降容积比达到最优值并使液体质感达到最优效果,且制剂可行。
赵春草李洁王瀛峰张继全王优杰阮克锋陈群力吴飞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
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表征方法再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建立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表征方法,使吸湿特性描述达到直观、量化、分级的目的。方法:以与吸湿特性相关的物理性质为变量得到的吸湿影响因子Y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并与直接以吸湿特性参数为指标的聚类结果相比较。结果:吸湿影响因子Y值可用于表征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结论:以Y值表征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这一表征方法简单易测、结果可靠,且可用于快速预测中药提取物粉末吸湿特性。
付小菊冯怡徐德生赵立杰李姝琦谢亚林阮克锋
关键词: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物理性质
药物粉体压缩研究数学模型的意义与应用特点被引量:13
2012年
为了制得合格的片剂,研究者对药物和辅料的压缩性(一直被认为是压片工艺理论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Heckel,Kawakita,Walker等数学模型可反映粉体被压实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评价药物粉体的可压缩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较为广泛的Heckel方程和其他常用的压缩方程,包括各方程提出的理论依据和适用范围,参数的含义解释以及选择和使用各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等。这些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药物粉体的压缩行为,帮助分析指导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但均有自身的特点,故应该根据各数学模型的实验要求和适用范围,选择需要的压缩方程。
李晓海赵立杰李美黛冯怡徐德生阮克锋
关键词:数学模型
正交试验法优选止颤汤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优选复方止颤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钩藤碱、异钩藤碱、芍药苷含量;以钩藤碱、异钩藤碱、芍药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止颤汤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
杨秀娟洪燕龙吴飞阮克锋冯怡
关键词:正交试验钩藤碱异钩藤碱芍药苷
止颤颗粒联合美多芭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引起亚急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联合应用止颤颗粒和美多芭,观察止颤颗粒是否具有增强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小鼠亚急性PD模型,105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止颤颗粒低剂量(3.5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中剂量(9.0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高剂量(22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22 g/kg)组、美多芭(50 mg/kg)组。采用转棍法和爬杆法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结果止颤颗粒低剂量+美多芭组与美多芭组相比,纹状体内DA的水平、TH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提高,而且PD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止颤颗粒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结论止颤颗粒可增强美多芭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止颤颗粒低剂量与美多芭合用可适当减少美多芭的用量。
阮克锋张丹洪燕龙张继全王优杰王炜为刘毅李文涛
关键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帕金森病美多芭多巴胺
黄芪多糖对OGD条件下细胞生存及AKT磷酸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的保护作用以及Akt通路其中发挥的角色,以期探索APS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用MTT法考察APS对HMEC-1细胞活力的影响;用体外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在OGD条件下,用LDH法检测细胞死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APS对Akt通路的调节作用;利用Akt抑制剂Wortmannin作为阻断剂,考察Akt通路在APS细胞保护作用中发挥的角色。结果表明APS对HMEC-1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对OGD诱导的内皮细胞死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显著减少细胞死亡率,且其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且APS能诱导Akt磷酸化,而Akt抑制剂Wortmannin可降低APS对OGD诱导的内皮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这些结果提示,APS可能是通过诱导Akt磷酸化,保护细胞减少OGD诱导的细胞死亡。
王硕冯怡王令仪王源徐德生阮克锋
关键词:黄芪多糖蛋白激酶B内皮细胞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