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燕龙

作品数:136 被引量:73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4篇中药
  • 26篇制剂
  • 14篇川芎
  • 12篇微丸
  • 9篇大川芎方
  • 8篇物理性质
  • 8篇处方
  • 7篇药物
  • 6篇提取物
  • 6篇天麻
  • 6篇缓释
  • 5篇移行成分
  • 5篇软材
  • 4篇学成
  • 4篇药动学
  • 4篇药动学影响
  • 4篇用户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机构

  • 12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0篇上海张江中药...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国家药典委员...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136篇洪燕龙
  • 52篇冯怡
  • 46篇林晓
  • 44篇张磊
  • 32篇沈岚
  • 32篇王健英
  • 28篇王优杰
  • 24篇徐德生
  • 23篇吴飞
  • 21篇阮克锋
  • 20篇鲜洁晨
  • 18篇张宝军
  • 16篇赵立杰
  • 14篇胡晓娟
  • 13篇冯怡
  • 9篇杜若飞
  • 8篇张雪
  • 8篇袁莹
  • 6篇杨秀娟
  • 5篇张继全

传媒

  • 19篇中国中药杂志
  • 12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国新药杂志
  • 6篇中药材
  • 5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医药工业...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成药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品标准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生物化工
  • 1篇2013年“...

年份

  • 3篇2023
  • 17篇2022
  • 13篇2021
  • 13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4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从药动学角度阐释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药动学方法比较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中各药味...
沈岚林晓洪燕龙冯怡徐德生胡蓉婉
关键词:药动学
文献传递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初步工艺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采用新型缓释材料及固体分散技术制备三七总皂苷缓释片。方法 以人参皂苷Rg1和Rb1为指标 ,采用单因素法考察辅料对缓释作用的影响 ,并优化处方。结果 选择乙基纤维素(EC)为缓释部分的辅料 ,并以聚乙二醇 4 0 0 0 (PEG 4 0 0 0 )为速释部分的辅料。结论 初步实现了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缓释效果。
洪燕龙吴清杜守颖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缓释片人参皂苷高效液相
正交试验法优选止颤汤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优选复方止颤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钩藤碱、异钩藤碱、芍药苷含量;以钩藤碱、异钩藤碱、芍药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止颤汤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
杨秀娟洪燕龙吴飞阮克锋冯怡
关键词:正交试验钩藤碱异钩藤碱芍药苷
止颤颗粒联合美多芭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引起亚急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联合应用止颤颗粒和美多芭,观察止颤颗粒是否具有增强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小鼠亚急性PD模型,105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止颤颗粒低剂量(3.5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中剂量(9.0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高剂量(22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22 g/kg)组、美多芭(50 mg/kg)组。采用转棍法和爬杆法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结果止颤颗粒低剂量+美多芭组与美多芭组相比,纹状体内DA的水平、TH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提高,而且PD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止颤颗粒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结论止颤颗粒可增强美多芭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止颤颗粒低剂量与美多芭合用可适当减少美多芭的用量。
阮克锋张丹洪燕龙张继全王优杰王炜为刘毅李文涛
关键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帕金森病美多芭多巴胺
挤出滚圆过程中挤出物表面粗糙度的表征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中,挤出物的特征物理性质直接影响微丸的成型质量,是微丸处方、工艺研究的核心因素。研究表明,挤出物的表面粗糙度是挤出物特征物理性质之一,与微丸成型质量具有重要的相关性。以蒸馏水为润湿剂,以微晶纤维素、白前提取物为原料制备挤出物,采用显微镜获取挤出物图片,以粒度粒形分析仪的软件进行图片分析,建立并确定了基于等效周长椭圆的表面粗糙度表征方程。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准确性、灵敏度。进一步采用本法考察润湿剂不同用量下得到的不同挤出物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粗糙度与微丸成型性的关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原料,挤出物表面粗糙度对微丸成型性的影响不同。
李雪洪燕龙杜若飞鲜洁晨冯怡
关键词:微丸挤出滚圆法挤出物表面粗糙度粒径
表界面特性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8
2019年
表界面作为两相之间的过渡区域,属于物理化学范畴,目前在材料等科学领域广泛应用。同样,在药学研究中该性质也起着重要作用。药物制剂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界面层离不开气-液-固之间二相或三相的相互作用,界面作用会影响制剂最终的成型性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溶出、吸收等。笔者通过对比表面积、表界面张力、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等表界面特性的概述以及润湿、增溶、乳化等界面现象在药学研究中应用的分析,从药物制剂的过程控制及制剂产品的有效性等角度阐述表界面特性在药物制剂领域的重要作用。提示表界面特性作为药物的关键物理性质之一加以重视并应用到药学研究中是必要的。
李佳璇施晓虹赵立杰冯怡杜若飞洪燕龙王优杰
关键词:药物制剂比表面积表面自由能乳化增溶
用于中药临方制剂的全粉末水丸机械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临方制剂的全粉末水丸机械生产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基于物料分类规则对临方制剂的处方药味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类物料在整个处方中的占比,而后将其输入到粘合剂浓度预测模型和粘合剂用量预测模型中得到粘合剂浓度和...
洪燕龙陈恒晋张磊林晓沈岚
中药临方浓缩水丸的丸条物理性质表征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中药临方浓缩水丸制备过程中制剂中间体丸条的物理性质表征方法。方法:以健脾丸为模型处方,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临方浓缩水丸制备技术制备丸条,采用物性测定仪的质构曲线解析法测定压缩力、回复力、弹性、黏性等9个物理性质参数,单因素考察优选出表征丸条特征物理性质的测定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六味地黄丸、附子理中丸、保和丸为模型处方进行样品测定。结果:优选的测试参数如下:执行触发力7 g,第1次下压距离0.5 mm,第2次下压距离4.5 mm,测前速度0.1 mm/s,测试速度0.7 mm/s,测后速度0.5 mm/s。在此条件下,丸条各项物理性质参数的相对标准偏差均<15%。结论:该方法表征丸条的多个物理性质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性和适用性。
陈恒晋张雪胡志强林晓沈岚鲜洁晨张磊洪燕龙
关键词:物理性质健脾丸
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
杨明冯怡李小芳谢兴亮郑琴韩丽付超美马鸿雁许润春陈丽华洪燕龙曾敏陈斯玮高亚男苏佑僮
课题组研究开发的结肠康方、芍药甘草方、复方丹参方三个复方释药系统制剂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研究基础,部分项目已经申请了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项目,拟进行后续新药开发,预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关键词:释药系统中药创新药物制剂
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从药动学角度阐释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合理性。  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药动学方法比较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中各...
沈岚林晓洪燕龙冯怡徐德生胡蓉婉
关键词:药动学指纹图谱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