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福平

作品数:997 被引量:2,152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7篇专利
  • 417篇期刊文章
  • 71篇会议论文
  • 17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0篇生物学
  • 160篇化学工程
  • 78篇医药卫生
  • 50篇农业科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1篇理学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9篇基因
  • 144篇发酵
  • 136篇杆菌
  • 111篇芽孢
  • 106篇芽孢杆菌
  • 85篇酵母
  • 82篇突变体
  • 82篇工程菌
  • 74篇蛋白
  • 66篇基因工程
  • 64篇碱性蛋白
  • 62篇碱性蛋白酶
  • 60篇酶基因
  • 54篇氨酸
  • 53篇大肠杆菌
  • 52篇毕赤酵母
  • 49篇异源
  • 46篇基因工程菌
  • 42篇重组菌
  • 37篇易错PCR

机构

  • 942篇天津科技大学
  • 35篇天津轻工业学...
  • 29篇齐齐哈尔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天...
  • 16篇天津农学院
  • 16篇山东隆科特酶...
  • 15篇天津大学
  • 10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福州大学
  • 7篇教育部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河北经贸大学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内蒙古大学
  • 4篇江南大学
  • 4篇天津泰达生态...
  • 4篇天津泰达园林...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内蒙古农牧业...

作者

  • 995篇路福平
  • 237篇杜连祥
  • 209篇刘逸寒
  • 194篇李玉
  • 106篇王春霞
  • 83篇王建玲
  • 74篇毛淑红
  • 67篇张会图
  • 63篇王洪彬
  • 60篇黎明
  • 59篇王正祥
  • 53篇刘晓光
  • 53篇王海宽
  • 44篇秦慧民
  • 38篇戚薇
  • 31篇田康明
  • 31篇王敏
  • 27篇别松涛
  • 23篇牛丹丹
  • 16篇郭梅

传媒

  • 40篇天津科技大学...
  • 37篇食品与发酵工...
  • 29篇生物技术通报
  • 26篇食品研究与开...
  • 20篇工业微生物
  • 18篇中国生物工程...
  • 16篇微生物学通报
  • 15篇生物工程学报
  • 14篇中国酿造
  • 1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生物技术
  • 11篇中国轻工教育
  • 11篇2005年工...
  • 10篇天津轻工业学...
  • 9篇食品科学
  • 8篇药物生物技术
  • 8篇氨基酸和生物...
  • 8篇化学与生物工...
  • 7篇第三届全国酶...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6篇2024
  • 60篇2023
  • 73篇2022
  • 57篇2021
  • 53篇2020
  • 54篇2019
  • 45篇2018
  • 39篇2017
  • 51篇2016
  • 33篇2015
  • 24篇2014
  • 35篇2013
  • 50篇2012
  • 52篇2011
  • 28篇2010
  • 36篇2009
  • 61篇2008
  • 55篇2007
  • 34篇2006
  • 46篇2005
9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重组糖化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通过将GATE(GenBank ID:AJ304803.1)和GAA1(GenBank ID:HQ537427.1)两种糖化酶基因的结构域重组及突变缺失,提供至少三种热稳定性好且酶活力高的重组糖化酶、制备方法与应用...
黎明袁颢瑜路福平
文献传递
一种以蔗糖为原料生物转化生产甘露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蔗糖水解酶和甘露醇脱氢酶的重组菌株pET28a-sacA-mdh/BL21及其利用该菌株进行发酵生产甘露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含蔗糖的发酵培养基中对该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2)利用不同浓度的...
李玉路福平陈艳王正祥田康明
文献传递
果胶裂解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产生果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该酶的性质。实验表明,该酶的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为(g·L-1):麸皮60,玉米秸杆40,尿素20,K2HPO4·3H2O 2.0,KCl 7.0,CaCO310.0。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 6.0,30℃,接种量8%,培养2 d,此时酶活力为8.47 U/mL。该酶的最适温度50℃,最适pH 6.0。
兰颖辉路福平
关键词:黑曲霉果胶裂解酶发酵
新月弯孢霉原生质体的形成与11β-羟基化反应被引量:7
2000年
研究了新月弯孢霉原生质体形成的条件以及 1 1 β-羟基化反应。将培养 1 6~ 1 8h的菌体 ,以0 .6mol/L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 ,3 0℃下 ,经过 1 %溶壁酶和 1 %纤维素酶混合酶液 ( pH5.6)酶解 4~ 5h ,原生质体释放量达 6.1 1× 1 0 6/ml,再生率为 1 3 .1 %。原生质体细胞具有 1 1 β -羟基化反应的能力 ,氢化可的松转化率为 4 4.4 4%。
王敏路福平蒋岳杜连祥
关键词:新月弯孢霉原生质体羟基化
根霉纤溶酶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3
2000年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中国根霉 1 2号 (Rhizopuschinesis 1 2 )发酵生产纤溶酶的影响 ,发现C/N的降低有利于产酶 ,同时用正交实验给出了最佳培养条件为 :以麸皮水 +胰蛋白胨 +豆渣为培养基 ,接种量 2 0 % ,转速 1 70r/min ;用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培养基为 4.3 6661 %麸皮水 +0 .98975 %胰蛋白胨 +4 .89895 %豆渣 ;在最优条件下 ,纤溶酶的发酵效价可达 3 .0 6U/ml。发现添加金属离子Mg2 + ,Ca2 + 可以提高产量 。
郑延斌路福平杜连祥
关键词:纤溶酶发酵条件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高温中性蛋白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的高温中性蛋白酶基因在sacB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下,以蛋白酶自身或sacB基因的序列为信号肽,分别实现了在枯草芽孢杆菌DB104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酶的比活力可达16530U/mg,纯化倍数达到3.8倍,分子量约为35kD.对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此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作用pH为7.5,在65℃下反应1h后,仍可保留约80%的活力.
张敏赵丛杜连祥路福平高晨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高温中性蛋白酶纯化酶学性质
泰拉霉素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2016年
对泰拉霉素粗品的萃取、树脂吸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萃取剂、萃取pH、相比、萃取次数、树脂类型、树脂吸附温度工艺等进行比较.确定了泰拉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为:用乙酸丁酯作为萃取剂,萃取pH值为8.5-9.0,乙酸丁酯与泰拉霉素溶液萃取体积比1:2,进行2次萃取,选择DM-301大孔吸附树脂在30-35℃、pH7-8、用甲醇与水7:3的比例作为洗脱剂、流速40ml/min进行解析.对确定的泰拉霉素分离纯化工艺经过生产验证,产品含量达到96%以上.
陆建中路福平
关键词:萃取树脂吸附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乳酸菌筛选与鉴定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方法]采用α-PNPG平板法筛选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确定其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对该菌发酵豆浆前后糖尿病重要指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检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50为1.88mg/mL,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6.06%。[结论]得到了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
谢玉锋韩雪梅路福平
关键词:葡萄糖苷酶发酵食品副干酪乳杆菌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美雄酮
杜连祥王敏路福平别松涛戚薇王建玲王春霞张伟钟铁木应子祥
甲基睾丸素作为性激素类药物,如母核经C1,2位脱氢反应生成美雄酮后可使其活性大大增加,并减弱雄性激素样作用。本项目应用微生物脱氢法研制了美雄酮的转化工艺,并对其进行逐级放大,最后在5m^3发酵罐上进行试验,确定了工艺路线...
关键词:
关键词:简单节杆菌生物转化
多拉菌素产生菌aveD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被引量:6
2010年
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bkd76-3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环己羧酸(CHC)可产生抗寄生虫药物多拉菌素(doramectin,阿维菌素衍生物CHC-B1),但同时还产生其它三种无效组分CHC-B2、CHC-A1、CHC-A2。利用基因缺失载体pXJ04(pKC1139∷△aveD1+△aveD2)对该菌株的aveD基因进行缺失,获得的aveD缺失突变株经摇瓶发酵和HPLC检测,发现只存在2种产物,经LC/MS分析验证,这两种产物分别为CHC-B1和CHC-B2,表明该突变株完全丧失了合成CHC-A1和CHC-A2的能力。缺失突变株的CHC-B1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8.19%,CHC-B2的产量提高了602.3%,发酵产物中有效组分多拉菌素的比例增加了93.16%。该缺失突变是在染色体上通过同源双交换完成的,不会发生进一步的重组,因此突变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工业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
王洁颖甘邱锋张晓琳汪洋宋渊路福平
关键词:阿维链霉菌基因缺失多拉菌素
共10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