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炜

作品数:28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肿瘤
  • 14篇直肠
  • 9篇预后
  • 9篇肠癌
  • 8篇直肠癌
  • 7篇直肠肿瘤
  • 7篇手术
  • 7篇切除
  • 7篇外科
  • 7篇肠肿瘤
  • 6篇结直肠
  • 6篇腹腔
  • 4篇切除术
  • 4篇外科治疗
  • 4篇胃肿瘤
  • 4篇复发
  • 4篇病理
  • 3篇乳腺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机构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保定市第三医...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28篇裴炜
  • 12篇赵平
  • 12篇周志祥
  • 10篇钟宇新
  • 6篇邵永孚
  • 5篇梁建伟
  • 5篇张海增
  • 4篇刘骞
  • 4篇吴凡
  • 3篇周海涛
  • 3篇袁兴华
  • 3篇徐泉
  • 2篇王黎明
  • 2篇宣立学
  • 2篇荣维淇
  • 2篇马飞
  • 2篇刘昕
  • 2篇单毅
  • 2篇石素胜
  • 2篇毕建军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抗癌之窗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国老年肿瘤...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术在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71例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组(研究组35例)和传统经腹膜乙状结肠造口组(对照组36例),分析不同造口方法对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造口旁疝等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完成造口操作所需时间为(13.4±1.7)min,对照组患者为(21.4±2.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为(63.4±13.3)h,对照组患者为(43.0±15.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9±1.0)d,对照组患者为(6.4±1.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未有造口旁疝的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造口旁疝,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及造口旁疝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周海涛周志祥云红聂红霞苏昊梁建伟刘骞单毅裴炜赵宏黄振王征曾维根刘昕
关键词: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不同分型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及根部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80例,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根据病人肠系膜分型情况,精准开展低位结扎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高位结扎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胃肠道功能、胃泌素以及胃动素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4.27±5.92)枚,对照组为(16.12±5.99)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排尿困难、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开始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病人的胃泌素以及胃动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胃泌素为(133.33±16.14)pg/ml,胃动素为(318.33±24.11)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78±15.97)pg/ml和(287.44±23.0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基于肠系膜下动脉分型的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及根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安全可行,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提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
司宇光吴国庆裴炜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切除的适应证选择及预后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切除的适应证选择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2007年12月190例女性209个经金属线定位切除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临床资料,在未知病理诊断的情况下复阅乳腺钼靶片,根据BI-RADS第四版标准分类,计算各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并对归并后的良、恶性倾向组的阳性预测值行χ2检验。结果190例共接受209个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定位切除,54例55个病灶为恶性,阳性预测值为26.3%(55/209),BI-RADS2、3、4和5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0/21)、5.3%(4/76)、27.0%(20/74)和81.6%(31/38),恶性倾向组的阳性预测值45.5%(51/112)显著高于良性倾向组的4.1%(4/97)(χ2=45.973,P=0.000)。190例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1~118个月)。55个恶性病灶中,0期和Ⅰ期乳腺癌共45个(81.8%),除1例Ⅲ期患者术后出现对侧淋巴结转移外,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对于BI-RADS4类和5类病灶应积极行定位切除活检,而BI-RADS2类和3类病灶则以定期随诊为主。经定位切除确诊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绝大部分为...
钟宇新宣立学裴炜王翔刘鸿章王仲照
关键词: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切除乳腺肿瘤早期乳腺癌
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治的31例70岁以上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对外科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年龄74岁,手术后并发症者7例(22.6%),手术后30天内死亡2例(6.5%)。病理类型分别为管状腺癌28例(高分化5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7例),黏液腺癌3例肿瘤Dukes分期B期8例,c期9例,D期14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22.7%。行根治性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为44.4%,非根治手术组的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7.7%。全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根治性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38个月,非根治组的中位生存期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合并症、术前CEA、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根治性手术、分期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高龄、术前低蛋白血症为影响老年梗阻性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较好,年龄、术前低蛋白血症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裴炜梁建伟周志祥张海增邵永孚赵平
关键词:结直肠癌高龄肠梗阻预后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41岁。肿瘤位于肝左叶者6例,右叶8例。术前行B超检查者12例,CT检查8例,MRI检查7例,血管造影2例,5例影像学检查后考虑HAML。1例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未能确诊。14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明确,HMB-45检测14例,S-100检测7例,SMA检测6例,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术后随访6个月至18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除1例术后因DIC及心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3例无病生存。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建立术前诊断,但确诊率不高。免疫组化HMB-45阳性是弧婴的病理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有效手段。
钟宇新裴炜王黎明吴凡荣维淇吴健雄邵永孚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38例治疗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腹部外科1999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3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治疗方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5.9±18.3个月,局部复发治疗后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8.7%、32.8%、21.5%,行根治性手术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7%、71.3%、53.5%,姑息性治疗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0%、11.4%、0。[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应争取再次行根治性切除术,能否行根治性手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裴炜周志祥钟宇新赵平
关键词:直肠肿瘤复发前切除术
24例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 ̄2007年间收治的24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0岁。手术切除23例,其中局部切除16例,根治性切除7例,9例术后复发(39.1%),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371,P>0.05)。5年生存率为92.0%,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2.0%和57.6%,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61个月。[结论]对于最大径<5cm的低位直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钟宇新周志祥裴炜赵平
关键词:间质瘤直肠肿瘤手术预后
6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2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发病时已发现远处转移,其中3例行姑息性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1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WLE);其余60例患者中,46例行APR术(其中1例加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4例行WLE术(其中1例加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64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月(4~139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3%、35.3%和18.4%。行手术治疗的60例无远处转移患者中,行APR术和WLE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6和24.3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19.7%和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切缘阳性(P=0.024)、淋巴结转移(P=0.018)和临床分期(P=0.003)与预后相关。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仅淋巴结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RR=16.614,95%CI:1.165~236.847,P=0.038)。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手术方式(APR或WEE)对预后并无明显影响。
裴炜周海涛陈佳楠刘骞
关键词:黑色素瘤外科手术预后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2017年
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特点是中低位直肠癌较多,大约有70%的肿瘤发生于中低位直肠。目前中低位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然是手术根治性切除。保肛手术一直以来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许多患者也非常希望能够保留肛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也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应用,加上新辅助放化疗,使能够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手术疗效显著提高,超过不能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手术。
裴炜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造瘘保留肛门
胃肠道肿瘤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7例,采用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治疗方法。HIPEC采用奥沙利铂350mg溶于右旋糖酐4000ml中,加热至41.5~42.5℃C腹腔内循环灌注40~60分钟。结果 25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因术中腹膜种植转移,行肿瘤切除加腹膜种植灶细胞减灭术,全部病例均完成术中HIPEC。治疗后5例体温超过38.5℃C,4例血压低于100/60mmHg,6例心率大于100次/分,少数患者血液指标轻度异常,相应治疗后均于5~7天内恢复。术后并发出血1例,肠粘连梗阻1例,伤口感染2例,无吻合口瘘。中位随访28个月,死亡7例,2例死于腹腔及全身转移,4例死于远处脏器转移,1例因非肿瘤原因死亡,根治性手术病例总的1、2年生存率88%(22/25)和76%(19/25),胃癌术后1、2年生存率为90%(18/20)和75%(15/20)。结论根治性手术联合HIPEC疗效好,并发症少,是防治消化道肿瘤腹膜转移、提高生存率理想的治疗模式。
冯强袁兴华郑朝旭方仪裴炜徐泉
关键词:胃癌结肠癌腹腔热灌注化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