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16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9篇蛋白
  • 8篇小管
  • 7篇肾小管
  • 7篇肾小管上皮
  • 7篇小管上皮细胞
  • 6篇肾小管上皮细...
  • 6篇间质
  • 5篇肾间质
  • 5篇纤维化
  • 5篇纤维连接
  • 5篇小鼠
  • 4篇纤维连接蛋白
  • 4篇连接蛋白
  • 4篇间质纤维化
  • 4篇梗阻
  • 3篇单侧
  • 3篇单侧输尿管
  • 3篇肾间质纤维化
  • 3篇输尿管

机构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5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作者

  • 34篇王晓华
  • 21篇杨俊伟
  • 11篇方丽
  • 11篇闻萍
  • 10篇谭若芸
  • 10篇熊明霞
  • 9篇陈诚
  • 9篇江蕾
  • 6篇张飞飞
  • 5篇周书琴
  • 4篇张涛
  • 4篇曹红娣
  • 4篇冯继锋
  • 4篇王笑云
  • 4篇狄佳
  • 3篇何东元
  • 2篇王宁宁
  • 2篇周阳
  • 2篇朱一超
  • 2篇李瑾

传媒

  • 6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沙匹坦预防中重度致吐性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福沙匹坦预防中重度致吐性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中重度致吐性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筛选应用帕诺洛司琼加地塞米松预防失败后,呕吐达到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CTCAE)3级且需追加其他止吐药物解救治疗的患者104例,于第2周期同一方案化疗期间加用福沙匹坦(150 mg静脉滴注,第1天)止吐,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比较患者应用福沙匹坦前后呕吐反应情况。结果:第2周期加用福沙匹坦后患者1、2和3级呕吐发生率分别为70.2%、28.8%和1.0%,呕吐严重程度与第1周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呕吐严重程度均显著轻于第1周期(P<0.001)。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呕吐严重程度均显著轻于第1周期(P<0.001)。有孕吐史的患者第2周期呕吐严重程度显著轻于第1周期(P<0.001)。有焦虑或抑郁病史和无焦虑或抑郁病史的患者第2周期呕吐严重程度均显著轻于第1周期(P<0.001)。福沙匹坦的常见不良反应有便秘、呃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食欲下降。结论:福沙匹坦与帕诺洛司琼及地塞米松联合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致吐性方案化疗诱发的呕吐。
张翔姜莹莹施玥刘怡伶马雨欣何康陈诚王晓华
转化学习模式构建在医学本科教育应用中的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转化学习作为一种成年人理论教育学习方式在美国已经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效,而现今我国医学本科生缺少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的能力,研究如何在我国医学生中开展转化学习方式,对当下医学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指导和推动作用。本文拟以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四个层次来建设转化医学教育模式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改善与提高对医学本科生的教学改革效果,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可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王晓华陈诚尹园孙敏邵海亚冯继锋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增加盐酸帕洛诺司琼给药次数预防顺铂化疗致吐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增加盐酸帕洛诺司琼给药次数对预防含顺铂高度致吐性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如皋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接受含顺铂高度致吐性化疗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盐酸帕洛诺司琼使用情况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在化疗第1~3天治疗前30 min静脉推注盐酸帕洛诺司琼,对照组50例在化疗第1天和第3天治疗前30min静脉推注盐酸帕洛诺司琼,两组均观察1个化疗周期,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情况及给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化疗急性期呕吐有效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呕吐、延迟期恶心及延迟期食欲减退的有效控制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含顺铂高度致吐性方案多日化疗患者中提高盐酸帕洛诺司琼给药次数,具有增强预防恶心呕吐疗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王小勇陈诚许红霞杨杰李俊胡演坤叶雨培王晓华
关键词:顺铂恶心呕吐给药次数化疗
线粒体KATP通道对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单牧江蕾方丽闻萍王晓华熊明霞谭若芸杨俊伟
整体整合医学对高等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和启示被引量:5
2020年
高等医学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加快培养医学创新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目标之一。以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理论和整体整合医学为基础,分析高等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初步融合阶段、深度融合发展阶段和融合转化阶段及其实施策略,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型,为我国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陈诚王晓华尹园朱一超邵海亚陆建伟冯继锋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
高糖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张涛闻萍熊明霞方露王晓华谭若芸杨俊伟
血管紧张素Ⅱ参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自分泌TGF- β1 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正常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株NRK.49F自分泌TGF- β1 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Ang1I(10^-6,10^-7,10^-8, 10^-9mol/L)刺激NRK.49F(6h,12h,24h,和48h)。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GF- β1 受体(T13RD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1的浓度。结果(1)AngⅡ(10^-7mol/L)能刺激NRK-49F细胞分泌TGF- β1 ,其表达量在刺激细胞6h后即开始增加,12h后达到峰值,24h和48h仍能维持较高的水平;(2)AngⅡ(10-9mol/L)能够上调NRK.49F细胞TBRI的表达。结论AngⅡ参与肾问质成纤维细胞自分泌TGF- β1 ,从而促进。肾小管问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狄佳王晓华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间质纤维化
达可替尼在真实世界中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达可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的24例(A组)给予达可替尼治疗,26例(B组)给予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0个月;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和基因突变类型对中位PFS和OS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一线使用达可替尼的患者比二线使用达可替尼的患者拥有更长的中位PFS(P<0.05)。与B组比较,A组EGFR 21外显子突变阳性患者服用达可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能延长PFS(P<0.05)。服用达可替尼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甲沟炎、皮疹、食欲不振和腹泻,21例患者因轻度不良反应而下调达可替尼剂量。结论与EGFR-TKI比较,达可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耐受性较高。
施玥姜莹莹季敏薛婧婧莫蕾朱梦霞薛梦鑫田海霞王晓华陈诚冯继锋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大黄酸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激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0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黄酸(Rhein)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作用及探讨大黄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NRK-49F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作为细胞活化指标,同时检测纤连蛋白(FN)表达的水平以评价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变化。结果 TGF-β1具有促进NRK-49F增殖的作用,大黄酸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抑制该增殖作用。 TGF-β1能够促进NRK-49F进入S期和G2/M期,而经大黄酸作用的细胞主要是G0/G1期细胞。大黄酸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NRK-49F细胞α-SMA蛋白表达水平,同时, 大黄酸还可减少TGF-β1诱导的NRK-49F细胞F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大黄酸能够阻止 TGF-β1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和G2/M期,抑制该细胞的增殖。同时, 大黄酸还具有抑制TGF-β1激活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并拮抗TGF-β1导致的FN表达与合成。
何东元王笑云王宁宁李瑾王晓华郑东辉任胜利杨俊伟
关键词:大黄酸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源性纤维化硬皮病被引量:1
2006年
肾源性纤维化硬皮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皮肤病。该病和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都是以局限性皮肤硬化为主要皮损表现。其组织病理特征:真皮层表达CD34的梭形细胞增殖并向下扩展到皮下脂肪组织,间质黏蛋白和弹性纤维轻度增加并伴弹性组织离解;胶原铁染色可见真皮浅层少量黏蛋白沉积。
王晓华徐丽贤骆丹杨俊伟
关键词:纤维化肾疾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