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俊伟

作品数:168 被引量:57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8篇肾脏
  • 36篇细胞
  • 28篇血液
  • 25篇血液透析
  • 25篇糖尿
  • 25篇糖尿病
  • 22篇肾病
  • 19篇肾脏病
  • 18篇蛋白
  • 18篇小管
  • 17篇肾小管
  • 15篇糖尿病肾病
  • 15篇维持性
  • 14篇足细胞
  • 14篇维持性血液
  • 14篇维持性血液透...
  • 12篇血管
  • 12篇间质
  • 11篇亢进
  • 10篇肾间质

机构

  • 121篇南京医科大学...
  • 4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1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通大学
  • 2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安徽中医药高...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滨海县...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江苏省盐城市...
  • 1篇扬中市人民医...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7篇杨俊伟
  • 32篇闻萍
  • 30篇叶红
  • 29篇方丽
  • 26篇江蕾
  • 23篇熊明霞
  • 21篇周阳
  • 21篇王晓华
  • 19篇曹红娣
  • 16篇汤兵
  • 16篇谭若芸
  • 13篇王笑云
  • 10篇何伟春
  • 9篇武晓春
  • 8篇王宁宁
  • 8篇周书琴
  • 8篇宋宗纬
  • 8篇方奕
  • 8篇邢昌赢
  • 7篇沈霞

传媒

  • 16篇中华肾脏病杂...
  • 15篇肾脏病与透析...
  • 13篇中华医学会肾...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中国血液净化
  • 7篇现代生物医学...
  • 6篇中华医学会肾...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临床肾脏病杂...
  • 4篇中华糖尿病杂...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13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2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17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19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磺熊脱氧胆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陈瑜周阳陈露苏卫芳杨俊伟
介入治疗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中心静脉狭窄(CVS)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到24%-40%。CVS可引起静脉高压、静脉回流障碍、动静脉内瘘(AVF)的静脉动脉化时间延长,从而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引起透析患者的住院率甚至死亡率的增加。目前CVS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外科手术、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PTS)等,其中以PTA和PTS为主的介入治疗正逐渐成为CVS治疗的首选。
叶红曹红娣宋宗纬卞雪芹仲华杨俊伟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狭窄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成形术静脉回流障碍
整合素连接激酶介导的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纤连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在高糖刺激下纤连蛋白(FN)与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糖尿病肾病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细胞和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CD-1小鼠糖尿病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细胞或肾组织ILK和FN蛋白的表达。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将含无激酶活力的人ILK基因表达质粒pCMV-kdlLK转染HKC细胞,观察抑制ILK活力对高糖诱导的HKC合成FN的影响。结果STZ注射后4周,CD-1小鼠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0.3±2.7)mmol/L比(6.1±1.4)mmol/L,P〈0.01],同时,肾组织ILK和FN的表达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ILK与FN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细胞培养实验证实,高糖能够刺激HKC上调ILK和FN蛋白的表达,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KC细胞转染pCMV—kdILK质粒以抑制ILK的活力,能够显著地拮抗高糖刺激HKC表达FN的作用。结论高糖通过上调ILK蛋白增加肾小管表达并合成FN,抑制ILK能够拮抗高糖刺激HKC合成FN的作用。
熊明霞谭若芸张飞飞王晓华方丽樊伟王笑云杨俊伟
关键词:高糖肾小管整合素连接激酶纤维连接蛋白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系膜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
周书琴江蕾闻萍高雯狄佳杨俊伟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具有致癌作用的尿毒症毒素的蓄积、继发于尿毒症的免疫功能缺陷、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等均是MHD患者恶性肿瘤患病率增加的原因[1]。随着血液透析质量的提高,MHD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达58%~80%[2],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MHD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的重要因素[3]。尽管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需对MHD患者进行广泛的肿瘤筛查,MHD患者合并恶性肿瘤已成为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4]。
叶红曹红娣吴文慧杨俊伟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毒素免疫功能缺陷免疫抑制药物MHD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在评估肾纤维化程度和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组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α,CPT1α)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及疾病进展的关系,以及CPT1α在预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CKD疾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3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肾活检证实存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PT1α蛋白表达,按照CPT1α阳性染色细胞占比的四分位数分为3组:Q1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67.89%)、Q2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49.84%~67.89%)和Q3组(阳性染色细胞占比<49.84%)。采用Masson染色评估肾间质纤维化程度;Bodipy脂滴染色评估肾组织脂质沉积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中CPT1α及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蛋白的mRNA表达量。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肾组织CPT1α阳性细胞数占比与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的相关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评估CPT1α阳性细胞数占比与C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关系;配对比较分析调脂药物对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90例CKD患者入选本研究。Masson染色和Bodipy脂滴染色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Q2组和Q3组患者肾间质纤维化和脂质沉积面积增加(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Q2组和Q3组肾组织细胞外基质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与CPT1α阳性细胞占比呈负相关(r=-0.309,P<0.01);基线肾组织CPT1α表达阳性细胞占比与血肌酐水平呈负相关(r=-2.801,P<0.001),与eGFR呈正相关(r=1.240,P<0.001)。中位随访时间3.47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PT1α表达阳性细胞占比与年eGFR变化率相关(r=0.220,P=0.038)。配对分层分析结果显示,Q1组患者用调脂药后无延缓eGFR下降的作用(P>0.05),Q2、Q3组患者用药后可延缓eGFR的下降(均P<0.05)。�
袁琦周阳周阳方奕丁昊骆静徐玲玲江蕾
关键词:纤维化
红细胞生成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纤连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纠正肾性贫血的有效药物。随着该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中的推广使用,其对CKD患者肾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亦日益受到关注。rhEPO是否参与并造成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影响肾衰竭的进展,对于应用rhEPO的CKD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通过观察rhEPO对肾小管纤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rhEPO对机体肾组织可能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闻萍方丽张飞飞周书琴王晓华刘佳杨俊伟
关键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肾小管上皮细胞RHEPO肾性贫血
美国质量激励计划对我国血液透析质量管理的启示和思考
2023年
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数量激增和血液透析(HD)需求的逐步增加,迎来了HD市场发展的黄金机遇,同时也给我国医保财政、医疗资源和医疗市场的质量监督管理等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HD医保投入与质量绩效间的成本效益比必将成为未来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议题。本文纵览美国透析产业发展史,简要介绍质量激励计划的演变和内涵,建议以质量激励计划为参考、去粗取精,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建设我国的HD质量控制数据系统,以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核心推动HD的医疗体制改革,实现我国HD的规范发展和最优社会效益。
方丽(综述)杨俊伟
关键词: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质量控制管理
代谢组在糖尿病肾脏病诊治及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糖尿病肾脏病(DKD)已逐渐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由于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往往不可逆地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如何早期诊治DKD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代谢组技术能够高通量地定量检测多种代谢物,进而通过分析代谢途径解析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因而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多种代谢物与DKD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与此同时,代谢物也参与糖尿病造成的肾脏损伤,丰富了DKD发病机制的认识。该文对代谢组在DKD诊治及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石彩凤周阳何爱琴吴小梅杨俊伟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代谢生物标志物
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建立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成人胸主动脉的平滑肌层,剪成1 mm×1 mm×1 mm的碎片,用组织块贴壁法,以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牛长融合的细胞用0.25%的胰酶消化、传代。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并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表达。结果:在贴壁培养10~12天后,组织块的边缘开始有少量细胞爬出,呈长梭形,胞浆透亮、丰富:继续培养1~2周后组织块边缘融合,呈典型的"峰谷"样表现。消化传至3~8代,细胞的生长特性未见明显改变,免疫荧光显示细胞α-SMA的表达丰富。结论: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是一种稳定、可行的实验方法。
居小兵王宁宁杨俊伟王笑云孙彬邢昌赢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