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辉
- 作品数:33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内科外科两种途径拔除感染性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感染患者经内科外科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适应证及外科处理z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02-01至2014-04住院治疗的起搏器装置感染病例共59例。其中,10例患者行外科开胸手术取出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及永久起搏器装置(开胸组),49例选择经静脉拔除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经静脉组),清除心外起搏器装置。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开胸组和经静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未见明显差异。经静脉组以单纯囊袋感染为主(41/49例),开胸组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赘生物形成为主(7/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时间较经静脉组患者长[(12.1±7.3)年比(9.2±6.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6/10例)患者同期行其它心外科手术,2例同期行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术。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开胸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三尖瓣反流均低于经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经静脉途径已能有效地拔除多数起搏器电极导线,首选内科途径。外科开胸手术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适用于下列患者:①赘生物过大,易导致肺栓塞者;②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困难者;③合并其它心脏疾病,需要同期行心脏外科手术;④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三尖瓣功能障碍。
- 王德熊辉华伟陈柯萍刘志敏
- 关键词:外科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围术期心律失常特点及治疗策略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矫治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1996—10至2009—12,76例患者因HOCM经常规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术前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偶发室性早搏(6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颤动(3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4例(5.3%,4/76),主要死困:顽固性心律失常、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术前比较,生存患者术后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内径均减小、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室间隔厚度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术后主要心电图异常表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40例)、室内传导阻滞(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心房颤动(7例)、偶发室性早搏(7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6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结论:HOCM患者术后心电图主要异常表现为传导束传导异常和心房颤动:如术前合并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极易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引起重视。
- 崔彬许建屏王巍吕锋王水云熊辉
-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律失常
- 桡动脉桥在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应用桡动脉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ABG)后近期、中远期随访结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桡动脉作为第二桥血管材料行单纯CABG患者共686例,其中284例合并糖尿病。比较合并糖尿病组(n=284)与无糖尿病组(n=402)患者的术后住院结果、术后30天及中远期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桥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制品使用率、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糖尿病组新发心房颤动比例高于无糖尿病组(29.9%vs.18.9%,P<0.001);术后30天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血管化事件及总体MAC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糖尿病组术后30天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无糖尿病组(1.8%vs.0.5%,P=0.032)。至2019年6月,平均随访时间达(66.4±17.6)个月,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中远期随访期间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总体MACCE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及再血管化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糖尿病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组(P<0.0001)。平均术后(57.0±18.1)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复查,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桡动脉桥血管通畅率与无糖尿病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6%vs.87.2%,P=0.507)。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合理运用桡动脉桥仍可取得良好的近期及中远期效果。
- 沈刘忠胡盛寿刘盛熊辉吴岳瞿建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糖尿病桡动脉
- 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胸骨正中切口术后发生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病种分布、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经验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29 574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的年龄大于17岁的成人患者,共有139例(0.47%)患者发生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其中男性患者111例(79.9%),女性患者28例(20.1%);平均年龄(61±11)岁,平均体重(74±14)kg.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91例,占同期同类手术的0.88%(91/10 341,下同),CABG合并瓣膜或室壁瘤切除等其他心脏手术(联合CABG)15例(0.70%,15/2 143),单纯瓣膜置换或成形术24例(0.21%,24/11 429),大血管手术3例(0.15%,3/2 002),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手术6例(0.19%,6/3 158).患者确诊后即开放原手术切口,纱条换药引流,同时经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待伤口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后入手术室行清创术,手术方式首选保留胸骨的清创手术,对于探查发现胸骨坏死严重或者清创手术失败后需要行二次清创手术的患者,行胸大肌肌瓣或腹直肌肌瓣转移术.结果 痊愈出院112例(80.6%),其中有15例(10.8%)患者需要在院内接受两次以上清创手术.住院死亡13例(9.3%).另有14例(10.1%)需要转往专科医院继续治疗.其他并发症包括全身感染13例、严重瓣周漏3例、清创手术中发生心脏破裂出血4例、清创术后CABG旁路血管出血1例.平均住院时间(39±30)d.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在治疗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早发现并确诊、彻底引流,尽早行清创手术,避免感染范围扩大所导致的其他严重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林野熊辉王小啓郭宏伟柳枫高永顺
-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胸骨心脏外科手术
- 微创外科技术在冠心病心肌血运重建中的应用研究及推广
- 胡盛寿孙寒松宋云虎李立环熊辉高润霖郑哲王小启许建屏孙立忠
- 1996年5月~2003年5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劳动人事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和教育部回国启动基金等3项基金资助,进行了研究。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Byp...
- 关键词:
- 关键词:微创外科外科手术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术
- 30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临床结果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报告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结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连续30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手术要点、围术期处理以及近中期结果。结果:共行PTE术30例,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45.7岁,平均病史48.0个月。术前心功能为纽约心功能协会分级标准(NYHA)Ⅳ级者12例,Ⅲ级者18例。手术均在深低温间断停循环下完成肺动脉血栓及机化内膜剥脱术。围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为3.3%)。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13.3%),再灌注肺水肿7例(23.3%),肺内出血1例(3.3%)。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1.1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95.1 min,平均停体外循环时间47.7 min。术后平均拔除气管插管时间85.1 h。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的91.4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术后的48.3 mmHg、动脉血氧分压由56.2 mmHg升至88.9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由0.90升至0.97(P均<0.01-0.05),均有显著改善。随访26例,平均随访时间36.8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22例,Ⅱ级3例,Ⅲ级1例,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PTE术是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手段,其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病例,彻底剥离肺动脉血栓和机化内膜,正确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 宋云虎吴永波柳志红熊长明刘平孙晓刚熊辉王旭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血栓内膜剥脱术肺动脉高压
- “一站式”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SYNTAX高危多支血管病变的中期疗效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索"一站式"复合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术治疗SYNTAX高危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2007-06至2010-12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14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为包括左前降支病变在内的多支血管病变,均完成"一站式"复合冠脉血运重建术。依据患者造影资料计算SYNTAX评分,其中有52例患者评分≥30分纳入本研究。研究终点为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施行"一站式"复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全部行左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血管移植,置入药物洗脱支架89枚。全组无手术相关及院内死亡。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3年,其中3例患者出现支架内狭窄,再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例患者出现脑血管事件。全组无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结论:"一站式"复合冠脉血运重建术治疗SYNTAX高危多支血管病变安全、有效。
- 王浩然胡盛寿乔树宾吴永健陈珏徐波李立环熊辉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一站式复合血管重建技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一站式复合血管重建技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共有14例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一站式复合血管重建技术再血管化。其中男性1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0.4±15.4)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开口或体部病变5例,远端或分叉病变11例。手术在一站式复合手术室内进行。通过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旁路移植),同期对左主干病变和(或)其他非前降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一站式复合手术。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乳内动脉桥均通畅。共有25处非前降支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23处病变置入支架(药物洗脱支架27枚,金属裸支架2枚),其余2处病变仅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围术期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再次再血管化等发生。平均随访7.9个月(1~15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且无再发心绞痛。5例患者术后1年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乳内动脉桥及支架均通畅。结论一站式复合血管重建技术治疗经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尤其是合并高危因素者安全可行。
- 胡盛寿高润霖高培显李立环熊辉徐波杨跃进袁晋青郑哲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分析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心房颤动(AF)的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我院近3 年在体外循环下进行CABG术患者686 例,对可能与术后AF发生有关的诸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与CABG术后AF发生相关的高危因素。 结果:686例患者中,140 例(20.4% )并发了CABG术后AF。AF的发生与年龄,术前AF史及术前心房早搏关系密切(Logistic回归P= 0.003,0.001,0.046)。而与性别,心肌梗塞,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术前术后射血分数等诸因素无关(卡方检验及Logistic P> 0.05)。 结论:AF同样是国人CABG术后常见并发症。高龄。
- 熊辉吴清玉胡盛寿朱晓东萧明第许建屏宋云虎孙立忠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心房颤动
- 单中心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远期结果分析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分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中远期生存率,并分析中远期结果的预测因子。方法:连续入选1984-10至2014-12在阜外医院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65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由心血管病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结果:手术死亡率为1.4%(9例/655例)。平均随访(30.8±30.9)个月(3~213个月),52例(7.9%)患者失访,583例(96.7%)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1年、5年、8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0.5%、88.3%。80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性死亡、因缺血性脑卒中、快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再住院、心脏移植、再次心肌切除和永久起搏器植入),1年、5年、8年终点事件免除率分别为94.2%、76.7%、6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风险比(HR)=2.16,95%可信区间(CI):1.36~3.46,P=0.001]和术前心房颤动[HR=2.31,95%CI:1.35~3.94,P=0.002)]是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可获得良好的中远期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年龄〉50岁和术前心房颤动是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 李浩杰宋云虎朱晓东胡盛寿郑哲王水云孙寒松王巍许建屏熊辉王欣闫军王小啟刘赟然鋆唐亚捷
- 关键词:室性流出道阻塞外科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