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盛寿

作品数:940 被引量:13,678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2篇期刊文章
  • 182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1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3篇心脏
  • 323篇动脉
  • 203篇外科
  • 196篇手术
  • 189篇冠状
  • 188篇冠状动脉
  • 146篇旁路移植
  • 144篇移植术
  • 143篇动脉旁路
  • 143篇冠状动脉旁路
  • 14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4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37篇心肌
  • 131篇旁路移植术
  • 126篇动脉旁路移植...
  • 126篇冠状动脉旁路...
  • 105篇血管
  • 101篇术后
  • 88篇外科手术
  • 83篇外科治疗

机构

  • 49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30篇中国医学科学...
  • 86篇北京协和医学...
  • 62篇中国医学科学...
  • 57篇中国医学科学...
  • 36篇国家心血管病...
  • 14篇解放军第25...
  • 1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潍坊医学院附...
  • 4篇四川省医学科...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33篇胡盛寿
  • 196篇郑哲
  • 175篇宋云虎
  • 150篇孙寒松
  • 133篇王巍
  • 131篇许建屏
  • 121篇李守军
  • 97篇张浩
  • 79篇黄洁
  • 70篇沈向东
  • 70篇周建业
  • 65篇吴清玉
  • 60篇刘迎龙
  • 58篇朱晓东
  • 53篇孙立忠
  • 50篇王旭
  • 46篇闫军
  • 42篇魏英杰
  • 35篇李立环
  • 35篇廖中凯

传媒

  • 164篇中国循环杂志
  • 91篇中华胸心血管...
  • 70篇中华心血管病...
  • 66篇中国胸心血管...
  • 28篇中华外科杂志
  • 26篇中国分子心脏...
  • 15篇中华医学杂志
  • 15篇中华器官移植...
  • 15篇中国微创外科...
  • 15篇中华医学会第...
  • 13篇中国体外循环...
  • 10篇中国心血管病...
  • 9篇生物医学工程...
  • 9篇中国心脏大会...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7篇中华医学信息...
  • 7篇医学研究杂志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0篇2022
  • 20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16篇2018
  • 31篇2017
  • 26篇2016
  • 42篇2015
  • 48篇2014
  • 69篇2013
  • 44篇2012
  • 49篇2011
  • 57篇2010
  • 72篇2009
  • 45篇2008
  • 93篇2007
  • 52篇2006
  • 59篇2005
9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各年龄段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
目的:回顾性总结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37例,按年龄分组。通过分析各年龄段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结果,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救治率。方法:1999年4月~2011年3月收治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
张惠丽李守军胡盛寿沈向东闫军王旭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先心病误诊
文献传递
心脏外科手术后体外膜肺治疗50例
2011年
目的 总结50例成人心脏外科术后体外膜肺治疗的临床经验,并尝试确定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方法 2004年至2008年,50例心脏外科术后病人接受体外膜肺治疗.记录病人基本资料,体外膜肺建立时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院内死亡比例,以逻辑回归计算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结果 38例病人脱机,33例出院,生存比例66%.经逻辑回归计算,体外膜肺建立前的乳酸水平为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结论 体外膜肺可治疗心脏手术后顽固性心源性休克及呼吸功能异常.
李景文龙村楼松黑飞龙于坤王仕刚胡盛寿许建屏常谦刘平张海涛孙寒松王巍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死亡率
>60岁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术后生存分析
郑哲黄洁宋云虎王巍廖中凯石丽杜娟胡盛寿
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手术结果报道
目的:回顾性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5年来实施主动脉弓缩窄一期矫治的手术结果。资料和方法:回顾性调阅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完成的55例主动脉弓缩窄一期矫治手术的病案,并对病例特点和手术结果做一总结...
李守军王旭郑哲胡盛寿刘迎龙沈向东
文献传递
室间隔完整的超龄大动脉转位患儿最佳手术方式的选择
李守军吴洪斌胡盛寿刘迎龙沈向东王旭李永青
影响动脉转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动脉转位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2001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ASO208例,男157例,女51例;年龄6 h至17岁,中位年龄90 d;体重3~43 kg,中位体重5 kg。大动脉转位(TGA)/室间隔缺损(VSD)127例,TGA/室间隔完整(IVS)或合并VSD直径<5 mm81例。冠状动脉分布正常(1LCx2R)151例,单冠状动脉畸形15例,壁内走行6例,冠状动脉分布反位36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ASO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术期死亡24例(11.54%),死于术后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2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0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脑部并发症1例。其中2001~2005年手术死亡20例(18.30%),2006~2007年手术死亡4例(4.00%),后者手术死亡率较前者明显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死亡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明显长于生存患者(236±93 min vs.198±50 min,P=0.002),冠状动脉分布异常(33.3%vs.6.5%,P=0.000)及术中发生冠状动脉事件(33.3%vs.2.2%,P=0.000)的比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手术年代早(OR=7.463,P=0.003)、冠状动脉分布异常(OR=6.303,P=0.005)及术中发生冠状动脉事件(OR=17.312,P=0.000)是ASO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子。结论ASO有明显的学习曲线,手术年代早、冠状动脉分布异常、术中对冠状动脉处理不当是影响ASO死亡的主要危险因子。
张雅娟胡盛寿李守军郑哲王旭闫军
关键词: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动脉转位术手术死亡率
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狭窄患儿行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的早中期结果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成形术是治疗婴儿及儿童期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方式,本研究评估其手术早期及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3月至2011年6月间3个月~14岁患儿因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在我院行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手术的病例。入选病例除主动脉瓣狭窄,不合并左心其它水平梗阻,但可合并其它简单先天性心脏畸形。术前、术后及门诊随访中行超声心动评估。观察术后早期及随访期间的转归和主动脉瓣功能。结果本组患儿共30例,其中男性23例(76.7%),年龄42.2月(3月~9.6岁),体重(15.4±7.9)Kg。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2例(40.0%),合并简单先天性心脏畸形18例。主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平均(73.3±26.7)mmHg,无主动脉瓣中量以上返流。全组体外循环时间平均66分钟(35~146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41分钟(15~104分钟)。本组无住院期间死亡。出院时主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31.4±20.0)mmHg,中度以上残余狭窄3例(3/30,10.0%),无中量以上返流。有随访资料27例(90%)。中位随访期限为18个月(1月~12.4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3.7%),全组无再次主动脉瓣手术/介入干预。心功能NYHAIII级1例(3.7%),其余均为NYHAI级。主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48.5±36.3)mmHg,主动脉瓣中量返流2例(7.4%)。术后主动脉瓣环直径增加率(2.43±2.11)mm/年。结论婴儿期和儿童期因主动脉瓣狭窄行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的患儿手术安全性高,早中期疗效满意。
张芃郭少先沈向东胡盛寿李守军闫军许建屏
关键词: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成形术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进行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10例,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进行心功能评价。患者进行手术同时抽取骨髓血提取单个核细胞,在桥血管远端吻合完成后,分别将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注射到静止的心肌组织内。术后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术中采集骨髓血45~60 m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2.8~7.1)×107,连续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LVEF术后1周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显著升高,心脏MRI检查发现左心室明显缩小。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与骨髓血采集以及细胞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桥血管进行心肌内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周峰张浩要彤胡盛寿张晓玲魏英杰
关键词:单核细胞骨髓自体桥血管
中国心脏外科挑战和机遇并存被引量:7
2007年
胡盛寿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胸心血管外科登记注册外科医师心血管病
心脏MRI在体示踪移植细胞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寻找一种能够对移植细胞进行在体示踪的标记方法,为细胞移植的动物和临床实验中细胞的存留、迁移提供重要手段。方法:从中华小型猪髂骨处抽取骨髓,体外培养扩增MSCs。将SPIO和MSCs共同孵育培养36h。普鲁士蓝染色评价细胞的标记效率;通过MTT比色实验评价SPIO对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检验标记后细胞的活性;使用CostarTranswell方法评价铁离子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细胞分化诱导液培养标记后的细胞评价其向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在体内实验中将SPIO标记或未标记的自体MSCs注射到心肌或冠状动脉内,通过心脏磁共振检查对移植细胞进行在体示踪观察。在细胞移植后不同时期取材动物心脏切片进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结果:MSCs经铁离子标记后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率在98%以上,可见蓝染颗粒位于细胞浆内,标记细胞电镜切片观察可见高密度铁颗粒位于细胞浆内。MTT比色实验发现随着培养液中SPIO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改变;台盼蓝染色显示标记后98%的细胞保持活性;细胞经SPIO标记后仍可保持原有的细胞形态,可继续培养、传代。细胞迁移试验发现细胞标记后对SDF-1和VEGF诱导的迁移能力没有明显的减低。铁离子标记后细胞仍可向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注射到心肌或冠状动脉内的SPIO标记的MSCs可通过心脏磁共振检查进行在体示踪,动态观察显示SPIO标记细胞在磁共振影像上表现为低密度灶影或信号缺失,并且在移植后4周仍可显影。病理学检查可以看到移植细胞呈普鲁士蓝染色阳性,并和影像学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临床使用的SPIO磁共振对比剂可以安全、有效的标记MSCs。利用心脏磁共振对移植的标记细胞可以实现移植细胞的在体示踪观察。此标记方法结合心脏磁共振技术为移植细胞的在体示踪和细胞�
何庚戌要彤张浩胡盛寿宋鹏张晓玲
关键词:心脏病磁共振成像
共9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