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立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抗病毒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肝炎
  • 3篇丹参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肝炎病毒
  • 3篇艾滋病
  • 3篇艾滋病病毒
  • 2篇单纯疱疹
  • 2篇单纯疱疹病毒
  • 2篇疱疹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膜炎
  • 2篇抗艾滋病
  • 2篇抗艾滋病病毒
  • 2篇抗乙型肝炎病...
  • 2篇活性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学院(成...
  • 1篇南京药物研究...

作者

  • 12篇滕立
  • 9篇陈鸿珊
  • 4篇彭宗根
  • 3篇蒋建东
  • 2篇阎旭光
  • 2篇卢耀增
  • 2篇李壮
  • 2篇吴小娴
  • 2篇张兴权
  • 1篇张丽丽
  • 1篇张菊明
  • 1篇林佩芳
  • 1篇王淑琴
  • 1篇洪行球
  • 1篇郭巨涛
  • 1篇陶佩珍
  • 1篇潘菲
  • 1篇章天
  • 1篇罗先金
  • 1篇修乃云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雏鸭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2
1994年
应用胰蛋白酶灌流DHBV感染北京雏鸭肝脏,制备原代培养的鸭肝细咆,斑点、杂交法检测DHBV DNA。观察了体外培养条件下鸭肝细胞中DHBV复制动态和药物对DHBV DNA复制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1~8天的鸭肝细胞中DHBV处于活跃复制状态,随着培养时间继续延长,细胞逐渐脱落,细胞中DHBV DNA减少,复制减弱。磷羧基甲酸钠、叠氮脱氧胸苷、脱氧无环鸟苷和中药肝可康、肝复灵五种药物对DHBV DNA的复制均有抑副作用。
郭巨涛滕立田佩玉陈鸿珊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抗病毒药
晶珠肝泰舒在2.2.15细胞内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晶珠肝泰舒胶囊的抗HBV作用。方法 :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 2 15细胞中 ,研究晶珠肝泰舒对细胞的毒性和对HBsAg 和HBeAg 分泌的抑制效果。结果 :晶珠肝泰舒胶囊加入细胞培养8天 ,两批实验对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平均为 (3433 11±288) μg/ml,最大无毒浓度 (TC0)平均为 (1250±0) μg/ml。最大无毒浓度时抑制细胞分泌HBeAg 率为(34 5±2 87) % ,50 %有效浓度为 (2294 33±136 3) μg/ml ,选择指数 :1 50±0 09。最大无毒浓度时抑制细胞分泌HBsAg 率(31 1±3 1) % (P<0 001) ,50 %有效浓度为 (2221 29±151 58) μg/ml,选择指数 :1 55±0 11。结论 :晶珠肝泰舒胶囊在2 2 15细胞培养中8天最大无毒浓度对HBeAg 和HBsAg 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陈鸿珊滕立
关键词:晶珠肝泰舒胶囊2.2.15细胞HBSAGHBEAG乙型肝炎肝癌细胞
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体内外抗疱疹病毒活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在体内外实验模型中的抗疱疹病毒药效。方法 用CPE ,MTT染色法和空斑法观察两药在Vero细胞培养内对疱疹病毒 1型 (HSV 1 )和 2型 (HSV 2 )病毒的抑制作用 ;在疱疹病毒 1型小鼠急性脑炎和豚鼠皮肤感染模型以及疱疹病毒 2型小鼠阴道炎模型上观察两药体内对HSV 1和HSV 2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细胞培养内 ,泛昔洛韦对HSV 1和HSV 2无明显抑制活性 (IC50 >1 0 0 0 μg·mL- 1 ) ,阿昔洛韦对HS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动物口服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能显著降低HSV 1腹腔感染小鼠引起的死亡和延长小鼠生命 ,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保护小鼠死亡的ED50 分别为2 9 .9mg·kg- 1 和 >1 0 0mg·kg- 1 ,延长小鼠生命的ED50 分别为 43 .6mg·kg- 1 和 >1 0 0mg·kg- 1 ;对HSV 1感染豚鼠皮肤疱疹的抑制率 ,口服泛昔洛韦为 75 .0 %~ 77.8% ,阿昔洛韦为 45 .0 %~ 41 .7% ,泛昔洛韦优于阿昔洛韦 ;对HSV 2阴道感染小鼠死亡率和延长小鼠生命 ,口服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的ED50 分别是 53 .4 ,53 .4和 44 .6 ,39.5mg·kg- 1 。结论 ①在细胞培养内 ,泛昔洛韦无抗疱疹病毒作用 ,阿昔洛韦有很强的抗疱疹病毒活性。②对于HSV 1引起的脑炎和皮肤感染 ,口服泛昔洛韦优于阿昔洛韦 ;对于HSV 2引起的阴道炎 。
李建农滕立陈鸿珊蒋宁蒋建东
关键词:泛昔洛韦
丹参抗艾滋病病毒和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用途
本发明证实了丹参和滇丹参具有抗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抗白血病病毒的作用,并公开了丹参和滇丹参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陈鸿珊阎旭光张兴权滕立李壮卢耀增吴小娴
文献传递
丹参复合有效部位抗HIV-1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和评价云南丹参复合有效部位(DS-MEF)的抗艾滋病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HIV-1)活性。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3H掺入法、荧光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测定其对HIV-1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的抑制作用;采用传代人T淋巴细胞MT-4细胞、慢性HIV-1ⅢB感染传代人T淋巴细胞H9细胞和健康人新鲜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HIV-1实验室传代的ⅢB病毒株和临床分离的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敏感株018a及AZT耐药株018c感染细胞测定其对细胞的毒性和在细胞培养内对HIV-1P24的抑制作用;灌胃或腹腔注射1次不同剂量DS-MEF后测定其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DS-MEF抑制HIV-1整合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59±0.50)mg/L、(27.39±11.18)mg/L和(9.38±2.45)mg/L;对MT-4细胞毒性的半数有毒浓度(50%toxic concentration,TC50)为(13.19±6.07)mg/L,抗HIV-1活性的IC50为(0.224±0.163)mg/L,选择指数(selected index,SI)为58.7;在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细胞培养内对细胞毒性的TC50为(18.11±9.84)mg/L,抑制HIV-1P24抗原的IC50为(17.230±21.114)mg/L,SI为1.1。对PBMC细胞毒性的TC50为(288.70±0.08)mg/L,抑制AZT敏感株HIV-1018a的IC50为(26.42±11.16)mg/L,SI为10.9,抑制AZT耐药株HIV-1018c的IC50为(27.87±5.35)mg/L,SI为10.4;与AZT和奈韦拉平均有协同抗HIV-1的作用,联合指数分别为0.78和0.67。灌胃20g/kg DS-MEF对小鼠无明显毒性,无毒剂量>20g/kg,腹腔注射后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为1.18g/kg。结论DS-MEF毒性小,具有多环节多功能地抑制HIV-1的作用。
彭宗根秦德华滕立高雷蒋建东陈鸿珊
关键词:丹参
牛磺酸钠棉酚的合成及其抗病毒试验研究
1992年
本文报道了牛磺酸钠棉酚合成的新工艺,并进行了其初步抗病毒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新工艺合成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均好;在实验条件下,只有在小病毒量感染时,牛磺酸钠棉酚才具有较好的活性。
郭争鸣朱崇泉边军吴国沛滕立蔡胜勇蒋景仪
丹参抗艾滋病病毒和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用途
本发明证实了丹参和滇丹参具有抗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抗白血病病毒的作用,并公开了丹参和滇丹参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陈鸿珊阎旭光张兴权滕立李壮卢耀增吴小娴
文献传递
新型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柯萨奇B_3病毒活性被引量:5
2009年
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经氨解、Hoffman降解、水合肼还原及闭环反应得2-芳基-1H-苯并咪唑-4-羧酸,经氯化亚砜酰氯化后与相应的胺反应,制得2-取代芳基-1H-苯并咪唑-4-酰胺类衍生物1a~1g,均为新化合物。并测定了其抑制柯萨奇B3病毒(CVB3)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b、1c、1e和1g的活性优于利巴韦林。
张钟闾罗先金修乃云彭宗根滕立
关键词:苯并咪唑抗病毒活性
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小鼠血清活性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HIV-1RT)抑制剂在小鼠血清中的活性动态,探讨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方法:不同途径给予小鼠已知和未知HIV-1RT抑制剂后,在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体外测定血清抑制 HIV-1RT的活性。结果:正常小鼠血清有非特异性抑制HIV-1RT的活性,经稀释后可排除;非核苷类RT抑制剂可在体外直接测定小鼠体内用药后的血清抑制HIV-1RT活性和动态,核苷类RT抑制剂的血清抗HIV-1RT的活性可测出,但血清活性不如非核苷类药物为高,主要因核苷类药物的活性物质是其三磷酸盐,在细胞内转化后形成。此种体外测定小鼠用药后血清活性的体内体外结合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可初步分析药物与血清蛋白的结合率以及估算其生物利用度和清除率。结论:体内与体外相结合的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小鼠血清活性的测定方法,可应用于非核苷类HIV-1RT抑制剂的药效评价,对于核苷类HIV-1RT抑制剂,取血时间要长,并同时测定血清在细胞内的活性,以便综合分析。
彭宗根陈鸿珊滕立
关键词:血清药效评价动物实验
消星障滴眼液治疗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被引量:6
1993年
由猕猴桃根提取制备而成的消星障滴眼液,在组织培养中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实验性兔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优于疱疹净滴眼液。长期滴眼无毒副作用。
张菊明林佩芳陈良良唐利华洪行球梁炳圻陈鸿珊滕立
关键词: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