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学锋

作品数:13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切除
  • 5篇胆管
  • 5篇术后
  • 4篇胆管癌
  • 4篇切除术
  • 4篇静脉
  • 4篇肝门胆管
  • 4篇肝门胆管癌
  • 3篇胆管肿瘤
  • 3篇血栓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胰十二指肠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预后
  • 2篇十二指肠

机构

  • 13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沧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3篇李学锋
  • 10篇张秋学
  • 10篇杨冬山
  • 9篇刘汝海
  • 7篇张磊
  • 7篇张执全
  • 6篇李凤山
  • 5篇王铁功
  • 3篇陈新
  • 2篇刘清新
  • 2篇李喆
  • 2篇吴爽
  • 1篇鲁猛
  • 1篇李风山
  • 1篇赵连利

传媒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比较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胰瘘发生情况,探讨胰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总结我院1994年8月至2012年12月18年间5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情况,按3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单纯套入吻合32例为A组;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端吻合363例为B组;套入加捆绑式胰肠吻合145例为C组,胰瘘的定义参照国际胰瘘研究组(ISGPF)诊断标准。结果:胰瘘总发生率为6.5%,其中A组为28.1%,B组为5.8%,C组为3.4%;总手术死亡率为2.0%,A组为21.9%,B组为0.8%,C组为0.7%,在发生胰瘘的病例中,A组主要为C级瘘,B、C组主要为A、B级瘘,胰瘘发生率A组与B组间差异显著(χ2=17.85,P=0.00),A组与C组间差异同样显著(χ2=18.65,P=0.00),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5,P=0.28)。结论:胰肠吻合方式的改进与完善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降低胰瘘发生率的主要因素,加强手术前后综合治疗是防止胰瘘的重要保障。
张秋学王铁功刘汝海李学锋杨冬山张磊张执全李凤山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发酵黄芪对自然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发酵黄芪对自然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自然衰老雄性SD大鼠20~22月龄40只,2~3月龄10只,按月龄分为5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发酵黄芪组,各10只,低/中/高剂量发酵黄芪组大鼠分别灌胃100 mg/kg、200 mg/kg、400 mg/kg发酵黄芪,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则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各组均分别干预2个月。采用Y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大鼠学习能力标准所需实验次数明显增多(P<0.05),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较老年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较老年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对照组比,老年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较老年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血清SOD、CAT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较老年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血清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较老年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青年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结构形态清晰,深染,锥形细胞排列较整齐,神经元细胞密集,齿状回仅见少量变性神经元;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形态结构轮廓模糊,神经元毒性降低,层次减少,排列稀疏,细胞间隙增大,且海马齿状回出现大量变性神经元;发酵黄芪低/中/高剂量组上述病理变化均有一定程度缓�
吴爽李学锋王秋彤李喆刘清新
关键词:自然衰老抗氧化能力
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取栓、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术后抗凝及溶栓等方法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股青肿)的疗效。方法回顾近10余年9例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中8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取栓、术后抗凝及溶栓,8例中有7例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发现合并不同程度的Cockett综合征,其中2例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9例中1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肢静脉溶栓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经手术的8例患者除1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出现湿性坏疽,被迫截肢外,其余7例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挽救了患肢。1例行下肢静脉溶栓的患者死亡。1个月后复查彩超,没有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的5例中有2例左下肢血栓患者复发血栓,但均未再次发展为股青肿。7例随访1.5~10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取栓、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术后抗凝及溶栓等方法是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股青肿)的有效方法,Cockett综合征是左下肢DVT取栓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
杨冬山张秋学李学锋刘汝海李凤山
关键词:下肢股青肿取栓术COCKETT综合征
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1998至2009年我科采用规则性肝叶或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8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7例中,男55例,女32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6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隐痛46例;黄疸19例;胆道感染14例;合并胆原性胰腺炎6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P)和(或)碱性磷酸E(AKP)增高17例;无症状4例。
张秋学杨冬山张磊张执全李学锋
关键词:胆结石肝切除术
肝门胆管癌联合半肝切除或门静脉重建严重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共14例肝门胆管癌患者并施行肝门胆管癌联合半肝切除或门静脉重建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刘汝海李凤山张执全张秋学杨冬山李学锋陈新王铁功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门静脉重建半肝切除严重并发症
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八例被引量:6
2004年
张秋学刘汝海李凤山李学锋
关键词: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螺旋CT扫描螺旋CT增强扫描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发酵黄芪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衰老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发酵黄芪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衰老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HDF),并根据代龄和加药情况分为青年组(30代前的HDF细胞),模型组(40代后的HDF细胞),对照组(用10%正常血清处理的40代后的HDF细胞),实验组(用10%发酵黄芪干预血清处理的40代后HDF细胞)。培养至40代时开始干预,光学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DF细胞形态;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各组HDF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HDF细胞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各组HDF细胞p1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及实验组HDF细胞增殖能力及CDK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HDF细胞β-gal活性及p16、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发酵黄芪可促进HDF细胞增殖,降低β-gal活性,同时抑制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发挥抗细胞衰老的作用。
吴爽李学锋王秋彤李喆刘清新
关键词: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增殖衰老Β-半乳糖苷酶
不同术式治疗104例肝门胆管癌疗效及生存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比较我科1998—2008年手术治疗104例肝门胆管癌的疗效。其中根治性切除45例,姑息性切除38例,体外桥式引流21例。结果93例获得5~67个月随访。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1年生存率分别为80.0%(32/40)、86.8%(33/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5%(27/40)、39.5%(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5/40)、13.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性切除1年生存率优于体外桥式引流(P〈0.01)。结论手术是治疗肝门胆管癌最有效的方法,根治性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根治性手术优于姑息性手术,而姑息性手术优于体外桥式引流术。对重度黄疸合并胆道感染患者术前选择性引流减黄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张秋学杨冬山张执全张磊李学锋陈新
关键词:胆管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半肝联合肝动脉切除治疗BismuthⅢ、Ⅳ型肝门胆管癌43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半肝联合肝动脉切除治疗BismuthⅢ、Ⅳ型肝门胆管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2年6月半肝联合肝动脉切除的43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右半肝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28例,左三叶切除3例,联合尾状叶全部或部分切除19例,本组全部患者切除了肝固有动脉,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5例,其中2例行肝动脉重建。年龄超过70岁且胆红素〉300μmol/L的5例患者术前行选择性引流减黄,时间2—3周。结果本组患者根治切除率58.1%(25/43)。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3例,低分化腺癌18例,乳头状癌2例,黏液腺癌4例,硬化性腺癌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5%(17/43),其中胆源性肝脓肿3例,胆瘘4例,肝功能不全合并大量腹水4例,门静脉重建后狭窄2例,肝动脉重建后闭塞1例,胃瘫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3.O%(40/43)、39.5%(17/43)、27.9%(12/43)。结论肝门肝管癌侵及肝动脉时,受侵犯的血管多数已经狭窄甚至闭塞,因此,肝动脉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如果行门静脉切除重建时,肝动脉亦应同时重建。
张秋学刘汝海李学锋李风山杨冬山张执全张磊王铁功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动脉血管切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分析:附442例报告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2010年12月442例P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按不同年代和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分组:1998年12月以前采用单纯胰-肠套入吻合(32例)为A组;此后的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305例)为B组;套入加捆绑式吻合(105例)为C组。分析各组手术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全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9%,总病死率为2.3%。3组间比较,B,C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均P<0.01),但B,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分别为43.8%,6.6%,6.7%(其中胰瘘发生率分别为28.1%,3.6%,2.9%);间接相关并发症分别为59.4%,17.0%,19.0%;病死率分别为21.9%,0.7%,1.0%。结论:胰瘘的发生与采用何种胰肠吻合方式有关;熟练的手术技巧、仔细严密的吻合以及加强术前术后防范措施是降低PD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张秋学王铁功刘汝海李学锋杨冬山陈新张磊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