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卉惠

作品数:30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腺癌
  • 9篇细胞
  • 7篇胰腺
  • 7篇胰腺癌
  • 7篇肿瘤
  • 6篇化疗
  • 5篇晚期
  • 4篇单抗
  • 4篇预后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硼替佐米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浆细胞
  • 4篇浆细胞白血病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4篇肠癌
  • 3篇蛋白

机构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李卉惠
  • 19篇王婧
  • 17篇车娟娟
  • 15篇曹邦伟
  • 15篇赵磊
  • 10篇马妮娜
  • 5篇王昭
  • 5篇吴军
  • 4篇甄洪超
  • 4篇杨凌志
  • 4篇王旖旎
  • 3篇李琴
  • 2篇黄达永
  • 2篇张颖
  • 2篇赵鹏飞
  • 2篇林海珊
  • 2篇尚昆
  • 1篇王欢
  • 1篇闫涵
  • 1篇李坤

传媒

  • 8篇临床和实验医...
  • 4篇临床与病理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8
  • 4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转移癌62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皮肤转移癌的临床特征,加深对皮肤转移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62例皮肤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形态特征、肿瘤来源和发生时间。结果 62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2例;发病中位年龄为60.0岁(33~82岁)。皮肤转移癌可发生在腹部、胸背部、头皮、四肢等全身皮肤的各个位置,其中以腹壁转移最为多见。原发癌病种最常见于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病理活检结果显示,40例与原发灶的病理学类型完全相符,3例与原发灶的形态学相符,但肿瘤分化程度不同。1例通过皮肤活检证实为第二原发癌合并皮肤转移癌的诊断。17例在原发癌确诊同时发现皮肤转移,大部分患者在原发癌确诊4年内出现皮肤转移。结论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皮肤转移癌亦随之增多,提高对皮肤转移癌的认识,有助于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
王婧赵磊李卉惠车娟娟庞歆桥吴军马妮娜
关键词:皮肤转移癌恶性肿瘤
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7月—2017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NSCLC的患者377例。根据患者术前Fbg、FDP及D-二聚体水平分组,设定Fbg<3.498 g/L,FDP<3.165 g/L,血浆D-二聚体≤289.005μg/L为正常值,三项指标均为正常值者为低危组,仅1~2项高于正常值者为中危组,三者均高于正常值者为高危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各组间生存曲线的差异,多因素分析术前血浆Fbg、FDP及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DP、Fbg和D-二聚体单独及三个指标联合对N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前FDP、Fbg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及术后化疗相关。各组5年总生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生存曲线提示高危组患者预后较差(低危组=94.4%;中危组=82.4%;高危组=64.4%,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危险程度分组是完全性切除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FDP、Fbg和D-二聚体联合诊断NSCLC的诊断效能较好,优于单独指标。结论:FDP、Fbg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完全切除术后NSCLC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车娟娟李卉惠甄洪超杨艳尚昆曹邦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肿瘤分期
肿瘤化疗相关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住院医师知识培训与临床转归相关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师进行肿瘤化疗相关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知识培训,探讨该教育模式与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度。方法即将进入肿瘤科轮转的78名住院医师1∶1分配至对照组或实验组,两组均参与现有的肿瘤科常规培训,实验组同时加入肿瘤化疗相关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知识培训;最后教学质量的评价通过客观性临床考试以及患者的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处理以及转归情况来评定。结果两组客观性临床考试总成绩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消化道不良反应单独科目中,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治疗中患者恶心、呕吐以及便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因胃肠道不良反应导致住院日期延长、推迟化疗、化疗剂量减量甚至中止化疗等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对住院医师加强肿瘤化疗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培训课程,可以提高该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转归度。
王婧车娟娟李卉惠赵鹏飞曹邦伟
关键词:肿瘤化疗消化道不良反应住院医师知识培训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75例晚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按照1∶1比例生成随机分配序列分为化疗组和化疗+热疗(联合治疗)组,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化疗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10例,进展17例,客观缓解率27.0%,疾病控制率54.1%;联合治疗组分别为0、18、15、5例及47.4%、86.8%。两组间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而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联合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体能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2.1%及84.2%,显著高于化疗组的21.6%及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8个月和31.6%(12/38);化疗组分别为7.9个月和27.0%(10/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Ⅲ度及以上消化道反应,未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疾病控制率、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化疗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婧赵磊李卉惠车娟娟庞歆桥吴军马妮娜
关键词:胰腺肿瘤热疗
D-Dimer与胰腺癌Ⅳ期患者生存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Ⅳ期胰腺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治疗的胰腺癌住院患者90例,分析其入院时血浆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含量与临床特征及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Ⅳ期胰腺癌患者中D-Dimer水平升高、Fbg含量降低者生存期相对较短,体能状态评分相对较差。ECOG≥3分患者D-Dimer[(5.40±3.19)mg/L]显著高于ECOG≤2分患者[(2.42±2.33)mg/L](P〈0.01)。D-Dimer水平正常者OS为9.82个月(95%CI,8.42-11.26个月),D-Dimer水平异常者OS为3.76个月(95%CI,3.11-4.40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水平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Dimer可作为Ⅳ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实验室指标,其异常升高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王婧赵磊车娟娟李卉惠吴军庞歆桥马妮娜
关键词:D-二聚体胰腺癌预后
贝伐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安全性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本文主要对贝伐单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贝伐单抗治疗的72例晚期结直肠癌病例。统计贝伐单抗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贝伐单抗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共有72例患者可进行安全性评价。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高血压(12.5%),出血(12.5%)和蛋白尿(8.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出血的发生率为1.4%,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4%,胃肠穿孔发生率为1.4%。通过多变量分析确定出了药物各种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结论贝伐单抗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患有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应用贝伐单抗安全性较好,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赵磊王婧车娟娟李卉惠曹邦伟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贝伐单抗安全性
大黄素联合吉西他滨抑制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验证大黄素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抑制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大黄素促PANC-1细胞凋亡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MTT方法检测大黄素单药以及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PANC-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IL-6水平。RT-PCR方法检测大黄素处理后PANC-1细胞内侵袭相关基因MMP-9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大黄素以及吉西他滨处理PANC-1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加药处理细胞72h后,大黄素组(40μmol/l)PANC-1细胞抑制率为31%,GEM组(20μmol/l)的抑制率为35%,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率为4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浓度大黄素组为(22.41±2.27)ng/ml,联合用药组为(15.44±3.91)ng/ml。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素组、联合用药组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GEM组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素组、GEM组、联合用药组Bax表达水平上调,但Bcl-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黄素组、GEM组、联合用药组的Bax/Bcl-2分别为2.71±0.25,4.73±0.17,5.72±0.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4±0.15,结论: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抑制肿瘤PANC-1细胞增殖,具有促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王婧赵磊车娟娟李卉惠庞歆桥吴军马妮娜
关键词:大黄素胰腺癌
胃肠道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724(CA724)、癌抗原50(CA50)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雅培ARCHITECT i2000型化学发光仪检测18例胰腺癌患者、20例胰腺术后患者、15例胰腺炎患者及1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EA、CA19-9、CA125、CA724、CA50的含量,胰腺癌组分别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胰腺癌组中CA19-9、CA125、CEA血清水平较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查体组明显升高,其中以血清CA19-9水平升高最显著。与健康人相比,胰腺良性病组CA19-9、CEA、Ca72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CA724未出现统计学差异。CA19-9诊断胰腺癌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3.7%,准确率为79.1%。CA19-9+CA125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100%和79.6%,准确率为85.1%。结论血清CA19-9、CEA、CA125在胰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王婧李卉惠车娟娟马妮娜庞慧曹邦伟
关键词:胰腺癌CEACA19-9CA125CA724CA50
XELOX与FOLFOX6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和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FOLFOX6)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指导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X组和F组。X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F组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X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分别有7例、13例、14例和6例,治疗有效率(RR)为50.0%,F组治疗有效率为47.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X组神经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P<0.05),但是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 XELOX和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并无显著差异。相比于F方案,X治疗方案用药更为方便,可以显著减少或并不增加除手足综合征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优先使用。
马妮娜王婧李卉惠张瑞雪曹邦伟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Claudin 3在肺鳞癌和腺癌的表达差异及预后探讨
2018年
目的:检测肺鳞癌和腺癌患者中Claudin 3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其在肺鳞癌和腺癌的表达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共160例行手术切除的肺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Claudin 3的表达情况,并将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术后辅助化疗及Claudin3表达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是否复发转移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00)和复发转移(P=0.00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鉴于不同病理亚型中Claudin3的表达差异,分层分析显示鳞癌与腺癌中Claudin3差异表达,且在鳞癌中阳性表达Claudin3的患者生存获益,而在腺癌中则是阴性表达Claudin 3的患者生存获益。结论:TNM分期(P=0.000)和复发转移(P=0.000)是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鳞癌与腺癌中Claudin3差异表达,且在鳞癌中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获益,而在腺癌中则是阴性表达的患者生存获益。
车娟娟王婧李卉惠赵磊甄洪超曹邦伟
关键词:肺鳞癌肺腺癌预后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