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文婕

作品数:135 被引量:755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7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1篇教育
  • 33篇课程
  • 24篇教学
  • 23篇教师
  • 13篇课程开发
  • 12篇文化
  • 11篇知识
  • 11篇校本
  • 10篇哲学
  • 10篇课堂
  • 8篇校本课程
  • 8篇校本课程开发
  • 8篇教育强国
  • 7篇德育
  • 7篇教师教育
  • 6篇引论
  • 6篇价值观
  • 5篇德育课
  • 5篇德育课程
  • 5篇学习文化

机构

  • 128篇华南师范大学
  • 7篇四川师范大学
  • 7篇教育部教育管...
  • 2篇深圳市教育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文山师范高等...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巴蜀小...
  • 1篇绵阳东辰国际...
  • 1篇萍乡学院
  • 1篇大邑县教育局

作者

  • 133篇曾文婕
  • 27篇黄甫全
  • 7篇王永丽
  • 6篇陈思宇
  • 4篇吴定初
  • 4篇宁欢
  • 4篇余璐
  • 3篇孙福海
  • 3篇潘蕾琼
  • 2篇卢婷婷
  • 2篇尹睿
  • 2篇刘喆
  • 2篇陈雄飞
  • 1篇吴淑蓉
  • 1篇杨璐
  • 1篇陈冬梅
  • 1篇雷霏
  • 1篇周勇军
  • 1篇申仁洪
  • 1篇霍巍

传媒

  • 13篇课程.教材....
  • 11篇基础教育参考
  • 10篇教育发展研究
  • 6篇中国电化教育
  • 6篇教育研究
  • 6篇中国教育学刊
  • 6篇教育科学研究
  • 5篇电化教育研究
  • 4篇现代教育论丛
  • 4篇教育导刊(上...
  • 3篇中国德育
  • 3篇现代远程教育...
  • 3篇中小学德育
  • 3篇课程教学研究
  • 2篇班主任
  • 2篇外国教育研究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 14篇2023
  • 6篇2022
  • 14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视”教师情绪--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被引量:9
2009年
在已有的教学公平研究中,教师情绪基本是"不在场"的,具体表现为"漠视"教师情绪和"敌视"教师情绪两种态度。然而,教师情绪既不能归为"虚无",也无法彻底"拒斥"。面对这样的情形,"正视"教师情绪理应成为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这一取向要求我们正面对待教师情绪,在关注教师情绪"阻碍"教学公平的同时,看到教师情绪也是教学公平的"促进者"。而且,这一取向要求我们正面对待教师情绪并正确引导教师情绪。
曾文婕
关键词:教师情绪教学公平
高校混合式学习网络课程的创新与开发——以《小学教育学》网络课程建设为例被引量:16
2013年
混合学习是将e-Learning与课堂面对面教学融会在一起的整合式学习。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混合学习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一个新的方向。混合学习包涵着学习对象、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的混合。该文通过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主干课程《小学教育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探索,认为混合学习式网络课程在研制上需要遵循"内容导向性""活动多样性"和"要素整合性"的创新原则,在教学设计上应该包括"课程内容的分类组织""学习资源的精心选择""教学活动的灵活组织""教学评价的多样开发""教学互动的多层建构"和"教学管理的人性设计"等,在模块结构上可以建设为"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资源""教学评价""教学互动"和"教学管理"等模块。
黄甫全曾文婕孙福海尹睿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课程
从评价走向转化——论转化性评估的缘起、特征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为了发挥评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及克服形成性评估的不足并得到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转化性评估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评估范式,转化性评估旨在推动已有教与学状态的转变与优化,使之达致更佳水平。基于"超越"和"调整"的理念,转化性评估强调教师、学生和家长等都参与评估过程,围绕反馈的提供与使用承担相应角色。立足于转化性评估的视野观照,当下大多数学校中的评估还处于管理性评估阶段和进步性评估阶段。为了进一步发展至转化性评估阶段,已有评估活动需要遵循制订评估计划、收集评估数据、分析评估数据和应用评估结果四个步骤,灵活运用以循证文化为基础、以元认知为导向、以"教-学-评"整合为目标、以学习进程为框架、以共同体为支柱和以评估素养发展为动力六大策略。
曾文婕宁欢
关键词:以评促学形成性评估
大学生学习研究引论
2017年
在建构主义思潮启发下,学习研究领域逐步孕育起教育学视角,随之掀起大学生学习研究热潮。大学生学习研究不仅映现教育概念向学习概念回归,而且回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质量诉求,以期让大学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文化学习模型揭示,学习是人的一种特殊文化活动,包含"认知""具体情境""课目内容"和"交往互动"四大组成,关涉内在的心理认知和外在的教育情境维度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因而,大学生学习研究有多样化主题,涵括大学生学习状况、大学生教育情境、大学生教育情境的学习效应三大类型。受整体主义的思想滋养,它凸显出师生研究者的成长、行动研究的开发、多样化方法的创用三种路径。
余璐黄甫全曾文婕潘蕾琼
关键词:优质高等教育大学生学习
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能——论新兴学本评估的价值论原理被引量:35
2015年
为了彰显评估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新世纪兴起了一种整合性学本评估范式,融汇了学习性评估、学习段评估和学习化评估三种方式。然而,由于价值与理性二元分离传统的影响,学本评估从理论到实践都遭遇着严峻的信任危机。对此,当代价值论直面"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能"的拷问,进行了两大合理性辩护。一是针对"何以可据"问题,深挖价值选择机理,揭示出学习价值持续生成与优化的历时过程,学习性评估彰显学习中心,学习段评估凸显学习过程,学习化评估则启动学评融合,从而阐明了学本评估的价值生成论原理。二是针对"何以可凭"问题,细探价值判断机理,描绘出学习价值理性活动的交互过程,学习性评估促进学生的心智投入,学习段评估提升学习的创价判断,学习化评估成就教学的文化认识,从而论证了学本评估的价值认识论原理。
曾文婕黄甫全余璐
关键词:价值论
聚焦课堂学习研究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2007粤港课堂学习理论研讨会综述被引量:5
2007年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其中课堂学习的改革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交流课堂学习研究的成果,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2007年9月29日至30日,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香港教育学院院校协作与课堂学习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了“2007粤港课堂学习理论研讨会”,与会者就课堂学习研究的意义、关注领域和基本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并探讨了课堂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
曾文婕黄甫全
关键词:课堂学习研究粤港
推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学本评估”策略被引量:4
2021年
实施学习为本的评估,综合运用学习段评估、学习性评估与学习化评估三种具体策略,有利于推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第一,为了推动高中从"育分"回归"育人",需要改造终结性评价走向学习段评估。终结性评价重视鉴别与筛选,促使高中关注育分;学习段评估则重视解释与改进,能够提升高中育人成效。第二,为了促成高中生培养从"趋同化"走向"个性化",需要基于形成性评价建构学习性评估。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但在实践中多沦为"频繁测验"和"作品搜集",难以突破学生培养趋同的困境。学习性评估关注每位学生"现在在哪儿""要去哪儿"和"如何更好地到达那里",能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第三,为了引导高中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需要倡导学习化评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化评估追求学习和评估一体化,鼓励学生成长为优秀的自主评估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基于自我系统制订学习目标、绘制学习进展图反映个人学情并应用学习工具开展反思调节。
曾文婕周子仪
关键词:育人方式
学本评估:缘起、观点与应用被引量:42
2015年
顺应"让所有学生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社会诉求,学本评估逐渐孕育而生。学本评估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整体性评估方法论,以自我导向学习为基础,需要合作活动学习环境予以支持,涵括、平衡和整合了学习性评估、学习化评估和学习段评估三种评估方式,旨在优化师生对评估的理解和体验,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最终通过发展学生的元认知优化所有学生的学习。在应用和开发过程中,教师等评估者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估信念,进而活用学本评估的三大方式并创生出有效的具体评估方法。
曾文婕黄甫全
关键词:元认知
大学教学改革何以促进深度学习——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被引量:2
2021年
确证"大学本位"教师教育的地位和有效性、培养卓越教师的紧迫性以及响应大学"金课"建设的要求,都要求进行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师范生深度学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投入程度以及重视学生能够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学习结果。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三种教学策略促进深度学习。一是重视问题解决,按照"设计核心问题—转化为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解决方案"的思路,以"核心问题"驱动学科内容的学习;二是强调项目驱动,开启"确定主题—制订计划—作品创作—成果交流"的路径,将参与科研项目设置为常规课程;三是推动知识创造,基于"深入实践发现问题—观察分析确定问题—小组合作协同创想—学习结果可视化展示—评价反馈不断改进",设计服务于实践的学习作品。
曾文婕阮婷婷
关键词:知识创造高阶思维大学教学改革卓越教师
德育神经科学研究引论
神经科学在探讨道德发展的神经机制中,创生了德育神经科学分支。纵览所有有关研究文献,德育神经科学已经开辟了一系列研究领域,其中主要的五个分别为"道德神经科学""道德价值学习神经科学""德育课程神经科学""神经德育学"以及"...
黄甫全董娜曾文婕潘蕾琼伍晓琪陈思宇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