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玥晖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肉碱缺乏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肉碱是脂肪β-氧化过程中长链脂酰辅酶A透过线粒体内膜时的转运体,其缺乏导致脂质沉积性肌病、全身肉碱缺乏综合征、心肌病、肥胖、男性不育等疾病.本文主要综述肉碱缺乏的原因及所导致的相关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
- 房玥晖蔡美琴
- 关键词:肉碱缺乏代谢脂质沉积性肌病心肌病男性不育
- 植物甾醇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预防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植物甾醇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植物甾醇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100 mg/kg植物甾醇灌胃)和植物甾醇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200 mg/kg植物甾醇灌胃)。分别于实验结束时(6周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脂水平、肝脏脂肪含量及体脂含量。结果实验结束时,3组高脂饮食大鼠的体质量、肝脏脂肪含量、体脂含量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础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低于基础对照组(P<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植物甾醇高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量较少(P<0.05),体脂含量较低(P<0.05);植物甾醇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脂肪含量及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植物甾醇具有预防高脂饮食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高剂量植物甾醇可减少高脂饮食大鼠体质量的增加和体脂含量。
- 杨科峰房玥晖张雄杨敏
- 关键词:植物甾醇脂质代谢高脂饮食肥胖
- 铁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恢复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铁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iron saturated recombinant human lactoferrin,Fe-rhLf)对缺铁性贫血的恢复作用。方法:实验用4周龄雄性SD大鼠喂饲低铁饲料(铁含量8.9 mg/kg)和去离子水。实验第4周选取血红蛋白小于100 g/L的大鼠,按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模型对照组、硫酸亚铁阳性对照组和3个Fe-rhLf干预组进行贫血恢复试验。硫酸亚铁对照组以5.43 mg/(kg.d)硫酸亚铁灌胃,折合铁离子含量2.0 mg/(kg.d);3个Fe-rhLf干预组分别以Fe-rhLf 75.53、151.06和302.11 mg/(kg.d)灌胃,分别折合铁离子0.5、1.0和2.0 mg/(kg.d),为平衡各组蛋白质灌胃量,贫血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100 mg/(kg.d)酪蛋白去离子水溶液,其余干预组补充酪蛋白至100 mg/(kg.d)。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体重,30 d后处死动物,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以及肝铁调素和膜铁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与贫血模型对照组比较,Fe-rhLf可以明显加快缺铁性贫血大鼠体重恢复(P<0.05),提高血红蛋白(P<0.01)和红细胞计数(P<0.01)等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指标,同时上调肝铁调素表达,下调膜铁转运蛋白表达。与硫酸亚铁对照组比较,高剂量Fe-rhLf[302.11 mg/(kg.d)]可以明显提高血红蛋白(P<0.05)。结论:与硫酸亚铁比较,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对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更好的疗效。
- 房玥晖冯鑫徐昊吴峥昊许雅君
- 关键词:乳铁蛋白重组蛋白质类硫酸亚铁
- 中国居民谷类食物摄入状况及变化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状况及变化。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1省份150个监测点62 857名居民。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收集谷类食物的摄入情况。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经过复杂抽样加权处理,计算中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结果:2010—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谷类食物摄入量为335.4 g,城市(279.8 g)显著低于农村(388.6g),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谷类摄入量呈递增趋势,分别为265.7、282.2、371.6、426.8g。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杂粮类食物摄入量下降最为明显。相比于1982年,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了172.4 g(33.8%)。结论: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呈下降趋势,需要引导居民合理摄入谷类食物。
- 许晓丽赵丽云房红芸郭齐雅王寻于文涛房玥晖于冬梅
- 慢性病的营养干预被引量:10
- 2015年
-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二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持续下降,而营养不均衡甚至过剩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日益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 赵丽云柳桢郭齐雅许晓丽王寻房玥晖俞丹
- 关键词:营养慢性病健康
- 维生素E对发育期双酚A暴露的雄性小鼠生殖系统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目的:研究雄性小鼠双酚A(BisphenolA,BPA)暴露对其生殖系统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同时大剂量补充维生素E对双酚A作用的影响.方法:以4~5周龄雄性昆明小鼠(n=32)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
- 钟燕房玥晖周逸婷高欣谈韬
- 关键词:双酚A维生素E生殖系统抗氧化能力
-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状况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 调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 资料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研究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居民,共62857名,其中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14017、16539、19910、12391名.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和调味品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分析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宏量营养素、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量.结果 中国内地居民平均能量摄入量为9047.1 kJ,贫困农村最高(9719.3 kJ),中小城市最低(8490.4 kJ);平均蛋白质摄入量为64.2 g,大城市最高(73.9 g),贫困农村最低(60.7 g);平均脂肪摄入量为79.7 g,大城市最高(89.4 g),贫困农村最低(70.6 g).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等微量营养素平均摄入量分别为441.9μg、0.8 mg、80.1 mg、364.3 mg、21.4 mg,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钙平均摄入量低于平均需量的人群比例达到77.0%、90.2%、67.7%、96.6%.结论 中国内地居民3种宏量营养素供给充足,但膳食脂肪摄入过多,维生素、钙、铁、锌等微量营养素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及贫困农村居民营养素摄入存在差异.
- 郭齐雅赵丽云何宇纳房玥晖房红芸许晓丽贾凤梅于冬梅
- 关键词:营养调查膳食
- 植物甾醇预防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 目的:研究植物甾醇预防高脂饮食性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以及对体脂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基础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高脂模型(高脂饲料喂养)和植物甾醇低剂量组(高脂饲料+ 100mg/kg...
- 杨科峰房玥晖张雄杨敏
- 关键词:植物甾醇脂质代谢高脂饮食肥胖
- 维生素E对双酚A暴露的发育期雄性小鼠生殖系统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双酚A(BPA)暴露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大剂量补充维生素E对BPA作用的影响。方法 32只4~5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玉米油灌胃0.2ml/d,n=10),BPA组(每天给予BPA 0.5mg/kg BW灌胃,n=11)和维生素E干预组(每天给予BPA 0.5mg/kg BW和维生素E 150mg/kg BW灌胃,n=11)。干预3周后处死动物,测量血和各组织抗氧化活性,并检测生殖功能指标。结果 BPA组的睾丸湿重,BPA组和维生素E干预组的精囊湿重、精囊脏器系数和精子计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维生素E干预组精囊脏器系数显著高于BPA组(P<0.05);BPA组和维生素E干预组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BPA组精子活动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与维生素E干预组(P<0.05)。BPA组和维生素E干预组肝脏SOD活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BPA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维生素E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双酚A的短期暴露对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可能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并显示出对实验动物抗氧化能力增强;短期补充维生素E对双酚A暴露所引起的生殖系统抑制可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 房玥晖周逸婷钟燕高欣谈韬
- 关键词:双酚A生殖系统抗氧化能力维生素E
- 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变化趋势被引量:44
- 2016年
- 目的分析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变化趋势。方法以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比较不同年度各类食物消费量的差异。膳食调查均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消费量有所下降,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由1992年的439.9 g下降至2010—2012年的337.3 g,薯类食物消费量也呈下降趋势,2010—2012年摄入量比1992年减少了50.8 g。新鲜蔬菜消费量由1992年的310.3 g下降至2010—2012年的269.4 g,农村下降较城市更加明显。城市居民水果消费量由1992年的80.1 g下降至2010—2012年的48.8 g,农村居民保持稳定。畜禽肉类消费量由1992年的58.9 g上升至2010—2012年的89.7 g。豆类、奶类和鱼虾类食物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食用油摄入量在1992—2002年间明显上升,2010—2012年与2002年基本持平。与1992年相比,2010—2012年全国平均盐摄入量减少了3.4 g,与2002年相比减少了1.5 g。结论 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后膳食结构逐渐稳定,但不合理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的双重负担更加明显,应对此采取干预措施。
- 赵丽云房玥晖何宇纳于冬梅郭齐雅于文涛房红芸王寻赵文华
- 关键词:营养调查膳食摄入食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