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线锚钩在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带线锚钩在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0年8月,采用由四爪锚钩和三色标记刻度缝线组成的带线锚钩系统,对35例肺GGN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带线锚钩行术前定位,24 h内行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根据裸露于胸膜腔的三色线尾段及其标示的刻度,判断肺内锚钩和病灶的位置,以确定手术切除范围,行肺局部楔形切除术。结果35例GGN均完成CT引导下带线锚钩术前定位,植入后CT检查示所有锚钩均位于距病灶边缘1 cm范围内,定位操作时间(11.7±4.3)min,定位术后气胸、肺出血、短暂性胸痛发生率分别为11.4%(4/35)、11.4%(4/35)、2.9%(1/35),均无严重并发症。定位与手术间隔时间1~23 h(中位时间16 h)。术中见34例(97.1%)三色线尾段位于脏层胸膜外,另1例三色线全部留置于肺内,通过触诊肺内锚钩确定病灶位置。35例均成功行VATS肺楔形切除术,并获得病理诊断。结论使用带线锚钩进行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术前定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文爽刘阳张冉袁庆锋石长林张琪周黎岳孟超
- 关键词:CT引导术前定位胸腔镜手术
-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改良组术中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胃食管吻合术。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肺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术肺功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
- 袁庆锋张琪
- 关键词:管状胃食管癌根治术并发症胃食管反流
- Ⅲ型纤连蛋白样包含结构域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Ⅲ型纤连蛋白样包含结构域1(FND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93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NDC1的表达,分析癌组织中FNDC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关系。随访5年,Kaplan-Meier生存分析癌组织中不同FNDC1表达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癌组织中FND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5)。FNDC1阳性棕褐色染色主要位于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细胞浆,癌组织中FNDC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5)。癌组织中FNDC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随访3~60个月,FNDC1阳性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FNDC1阴性患者(P <0.05),FNDC1阳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FNDC1阴性患者(P <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FNDC1表达升高,FNDC1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并有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标志物。
- 袁庆锋张琪杨云杰
- 关键词:食管癌
- 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在60例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食管癌切除术中实施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0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没有出现胸胃相关综合征及返流性食管炎的症状,经对症治疗后1例胸胃瘘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均获得痊愈,总治愈率为98.33%。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管状胃加幽门成形术可使患者在行食管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情况减少,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 张琪
- 关键词:管状胃幽门成形术食管癌切除术
- 胸腔镜术前应用肝素预防静脉血栓的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估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应用肝素预防静脉血栓的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拟接受全身麻醉下胸腔镜手术(包括肺叶切除术、食管切除术、胸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试验组从住院开始使用肝素钠5 000U(每天2次至出院),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肝素钠5 000U(每天2次至出院)。收集初始资料包括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资料及术前凝血功能情况,终点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液体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3例患者获得了有效的研究数据。两组患者在研究初始时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P=0.338)、术中出血量(P=0.321)、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P=0.470)、每日平均引流量(P=0.1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运用肝素对于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栓预防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 石长林张冉邓韩宇袁庆锋张琪何鸿晏苟小军杨云杰郑萌
- 关键词:胸腔镜术前肝素安全性
- 癌性食管狭窄采用自膨式带膜食道支架置入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癌性食管狭窄患者采用自膨式带膜食道支架置入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食管癌性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将不同规格的自膨式带膜食道支架置入患者癌性食管狭窄处,帮助患者扩张食道,并于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患者3个月、半年、1年、2年时的生存情况,并对8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的食管狭窄段直径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的吞咽状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从为期两年的随访结果来看,术后3个月、半年、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88.78%、66.33%、46.94%,性别、年龄、食管的病灶部位、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以及置入支架后有无化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影响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的UICC分期、有无合并瘘、根治手术史对生存率影响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术后胸骨后疼痛、食管异物感患者35例(35.71%),胃食管反流患者29例(29.59%),发热10例(10.20%),出血13例(13.27%),黑便11例(11.22%),经对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结论食管狭窄患者行自膨式带膜食道支架置入手术后的短期疗效显著,能有效扩张食管狭窄段直径,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均在可控范围内。而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的UICC分期、有无合并瘘、根治手术史等。
- 张琪
-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狭窄
- 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科室确诊食管癌并行手术的病例117例,对11个可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基础疾病、术前血清白蛋白值、肿瘤分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硬膜外镇痛6个因素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OR=2.682)、存在基础疾病(OR=3.874)、血清白蛋白低于4.0 g/dL(OR=1.592)、肿瘤分期处于Ⅲ期(OR=2.435)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10 mL(OR=3.238)均可作为预测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硬膜外镇痛是保护性因素(OR=0.784,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建议术前应注意、避免各危险因素,选择有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方案。
- 袁庆峰张琪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切除术肺部并发症
- 电视胸腔镜技术在原发性肺癌肺叶切除中的应用及对血清CRP和IL-6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技术在原发性肺癌肺叶切除中的应用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0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对照组与56例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CRP、IL-6、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CRP及IL-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3d,两组CRP及IL-6均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CRP、IL-6、最大min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方法上有差别(P<0.05);术后1d、3d研究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MVV、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同时间点CRP、IL-6、、MVV、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技术在原发性肺癌肺叶切除术中的效果确切,可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似的手术效果,并可抑制血清CRP及IL-6过度表达,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 袁庆锋张琪
- 关键词:原发性肺癌肺叶切除术电视胸腔镜技术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