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仕翀

作品数:13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3篇血液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通气
  • 3篇腺癌
  • 3篇机械通气
  • 2篇型心
  • 2篇血液净化
  • 2篇血液净化治疗
  • 2篇血液滤过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阴性
  • 2篇阴性乳腺癌
  • 2篇三阴
  • 2篇三阴性乳腺癌
  • 2篇肾综合征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急性

机构

  • 7篇武汉市中心医...
  • 6篇武汉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廖仕翀
  • 10篇喻莉
  • 6篇张远超
  • 6篇耿峰
  • 4篇李金芯
  • 4篇刘伟
  • 3篇孙圣荣
  • 1篇唐和孝
  • 1篇胡晶
  • 1篇胡晶
  • 1篇范威
  • 1篇王立军
  • 1篇张远超

传媒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性与间歇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滤治疗(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与反复间断静脉-静脉血滤治疗(repeated intermittent veno-venous ...
张远超喻莉廖仕翀耿峰刘伟
三阴性乳腺癌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210例乳腺癌患者,70例TNBC患者为观察组,140例非TNBC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分析TNBC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泌乳情况、使用避孕药以及产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25kg/m^2(OR=9.604,95%CI:3.670~89.237,P=0.002)、抑制泌乳(OR=9.00,95%CI:1.070~75.668,P=0.043)、使用避孕药(OR=13.280,95%CI:3.322~113.423,P=0.006)是TNBC发生的危险因素;TNBC主要表现为进展期浸润性导管癌,且具有更高的T、M分期。结论肥胖、抑制泌乳以及口服避孕药是女性TNBC发生的危险因素,TNBC恶性程度高于非TNBC。
廖仕翀喻莉唐和孝孙圣荣李金芯范威王立军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Ⅰ型心肾综合征(CRS)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42 例使用血液净化治疗Ⅰ 型CRS 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血液净化治...
张远超喻莉耿峰胡晶廖仕翀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救治重度ARDS患者疗效研究
目的 到目前为止,重度ARDS 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旨在探讨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在重度ARDS 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2011.12 至2015.6 月就诊于武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18-72 岁符合重度ARDS 标...
廖仕翀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平均每8位妇女就有1人受其影响。仅2009年,美国新增加约192370例患者,有40170例死亡报道。近10年,随着基因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已经被证明是由不同基因表达谱组成的一类恶性疾病。根据不同的基因表达谱可以将乳腺癌分成不同的亚型。
廖仕翀喻莉李金芯孙圣荣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因表达谱恶性肿瘤基因芯片
右美托咪定对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并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8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治疗)和对照组(咪达唑仑治疗),每组24例。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开始时和2h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气道峰压(Paw)、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在镇静治疗过程中芬太尼用量、停止镇静治疗后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分别使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停药后唤醒时间短,可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效果满意,治疗过程中易唤醒、无呼吸抑制,可缩短拔管时间、改善预后,是较理想的镇静剂。
耿峰喻莉张远超刘伟廖仕翀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
2型糖尿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关联性研究
廖仕翀
关键词:乳腺癌糖尿病
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AECOPD需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机械通气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缓慢静脉注射10 min后以0.2-0.6μg/(kg·h)静脉泵注维持;对照组机械通气前给予咪达唑仑负荷剂量0.06 mg/kg缓慢静脉注射10 min后以0.04-0.20mg/(kg·h)静脉泵注维持。记录2组镇静开始、镇静2h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统计2组镇静治疗过程中芬太尼用量、停药后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2组机械通气镇静治疗过程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镇静治疗2h,观察组、对照组心率[(85.8±15.7)、(94.7±13.0)次/min]、呼吸频率[(26.9±4.7)、(21.6±2.9)次/min]、气道峰压[(2.362±0.627)、(2.617±0.578)kPa]均较治疗前[(119.1±15.6)、(126.8±13.3)次/min,(37.6±3.6)、(35.8±4.9)次/min,(3.107±0.843)、(3.067±0.725)kPa]明显下降(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94.7±5.3)%、(93.2±8.2)%]均较治疗前[(66.0±14.1)%、(71.4±12.2)%]增高(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芬太尼用量[(0.29±0.13)μg/(kg·h)]较对照组[(0.40±0.12)μg/(kg·h)]少,停药后清醒时间[(42.2±6.6)min]、机械通气时间[(5.12±1.28)d]、ICU住院时间[(7.05±1.38)d]较对照组[(80.1±11.2)min、(6.18±1.56)d、(8.01±1.56)d]短(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心动过缓发生率(33.33%)、心动过速发生率(12.50%)、低血压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25.00%,16.67%,2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用于AECOPD需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
张远超喻莉耿峰刘伟廖仕翀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咪达唑仑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与无重复呼吸面罩氧疗在拔管后患者疗效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估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ighflownasalcannula,HFNC)与无重复呼吸面罩氧疗(non-rebreathingoxygenfacemask,NRB)在拔管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88例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及NRB组,收集并记录患者拔管前1h和拔管后6h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脱离机械通气天数,再次机械通气患者例数,治疗期间死亡患者例数,入住重症医学科(ICU)时间及住院总天数等指标,并根据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记录患者使用不同氧疗方式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舒适性。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各指标间的关系。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孑±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构成比描述;组问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效指标的比较上使用HFNC患者拔管后氧合指数显著高于NRB组(251.4±43.9和201.7±60.7,P=0.037),HFNC组患者脱离呼吸机天数较NRB组明显延长(4.2±2.1和3.4±2.8,P=0.037),再次插管患者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NRB组患者(P分别为0.028,0.024),患者主观呼吸困难感受较NRB组明显缓解(2.9±1.1和3.7±1.8,P=0.042),并且发现NRB组拔管后氧合指数将明显下降(拔管前242.9±68.4和拔管后201.7±60.7,P=0.048)。两组患者在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二氧化碳分压,病死率,入住ICU和总住院天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治成人危重症患者拔管失败方面,HFNC是一种较NRB更为安全有效的临床手段。
廖仕翀李金芯喻莉张远超
关键词:机械通气疗效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Ⅰ型心肾综合征(CR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42例使用CBP治疗Ⅰ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CBP治疗前及治疗5d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尿量的变化;同步观察患者的肾功能监测指标、心功能监测指标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使用PICCOplus监测患者心指数、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中心静脉压、血管外肺水指数等指标变化;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42例Ⅰ型CRS患者在CBP治疗过程中循环稳定,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治疗5d后,其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症状较治疗前缓解(均P〈0.05),尿量增加、APACHEⅡ评分下降(均P〈0.05);同时治疗前后患者的肌酐(413.6±126.1)gmol/L比(126.8±68.3)μmol/L、血清胱抑素C(4.1±1.1)g/L.比(1.1±0.8)g/L,肌钙蛋白(3.5±0.7)μg/L比(2.6±0.4)μg/L、B型利钠多肽(3300.3±567.6)ng/L比(807.6±427.7)ng/I。(均P〈0.05)。CBP治疗后患者心肌收缩力、容量前负荷、肺相关参数均改善(P〈0.05)。结论CBP治疗能缓解Ⅰ型CR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肾功能。
张远超喻莉耿峰胡晶廖仕翀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血液滤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