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静华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2篇自我
  • 1篇道德
  • 1篇叙述者
  • 1篇叙述自我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创作观
  • 1篇异化
  • 1篇欲望
  • 1篇知识
  • 1篇神灵
  • 1篇生命
  • 1篇颂诗
  • 1篇终极关怀
  • 1篇自我完善
  • 1篇自足
  • 1篇自作自受
  • 1篇诅咒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艺术

机构

  • 7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崔静华
  • 6篇刘丽
  • 1篇李曼

传媒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新疆职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摘苹果之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2015年
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摘苹果之后》中,农民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苹果大丰收,却没有欣喜之情,只有无尽的疲惫和困乏。当冬天来临,土拨鼠已经返回洞穴开始冬眠了,农民知道的自己睡眠不会像土拨鼠那样舒适,因为那些苹果搅扰了他的梦。事实上,摘苹果象征着人类对名利和知识的过度追求,万贯家财、功成名就、满腹经纶的欲望主宰了芸芸众生的命运,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异化。因此大家需要克制过多的欲望,知足常乐,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刘丽崔静华
关键词:欲望名利知识异化
波特小说的淡化情节写作
2013年
批评家常常认为凯瑟琳·安·波特的长篇小说《愚人船》情节涣散,缺乏整体性,是片段的拼凑。的确,这部小说没有传统的线性叙述,也没有从铺陈、发展到高潮的过程,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然而,这恰恰表现了作者的现代主义写作策略。文章意图讨论该小说淡化情节的处理方式,来揭示擅长现实主义手法的波特因浸淫于现代主义盛行的文学时代而显示出来的罕见却鲜明的现代主义意识。
李曼崔静华
关键词:波特现代主义
从觉醒到迷失——论《觉醒》中的主人公埃德娜
2010年
美国作家凯特·肖邦发表于十九世纪末的小说《觉醒》备受女权批评家的重视和好评,关于主人公埃德纳许多评论家几乎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经历了至少三次觉醒,最终以自杀保全了自己的独立人格。然而,小说中的许多细节表明,埃德纳的觉醒过程其实从童年时期就开始了,她向男权思想的抗争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而她的自杀实际上是彻底的迷失而不是真正的觉醒。作家其实是让所有女性以此为戒,努力进取,不断完善自己,实现个人价值。
刘丽崔静华
关键词:抗争自足自我完善
《炼狱》中的罪与救赎
2011年
在悲剧《炼狱》中,普罗科托因犯下通奸罪不经意间启动了萨勒姆镇一些人的种种欲望和罪恶,为自己和那些无辜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直不能正视自己罪孽的他,面对法庭和宗教强权的逼索,在妻子的帮助下最终战胜了自己的罪恶、软弱和自卑,找回了自己纯净纯善的灵魂,完成了自我救赎。这只迷途的羔羊终于回到了上帝的怀抱,坚持真理、捍卫良知,获得了新生而成为圣人。该剧展示出现实社会中严峻考验下人性最光辉的一面,让观众对人性的回归有了坚定的信念。
刘丽崔静华
关键词:救赎
《洛丽塔》回忆录中的叙述视角策略
2010年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主体部分的回忆录中选择强奸犯亨伯特作为叙述者,开启了后现代小说向微型叙事、局部叙事和小人物叙事转变的趋势,用他的不可靠叙述来迷惑、考验读者,同时又让他在美化自己时戏剧化地暴露自己。揭示出主人公和后现代经验中特有的自恋和精神分裂倾向,使读者有机会摆脱亨伯特的蛊惑,对回忆录进行独立阅读和阐释。
刘丽崔静华
关键词:叙述自我不可靠叙述者
超越生命 获得永恒——济慈的三大颂诗体现的艺术创作观
2009年
人类从古到今都在经历着生命的三重悲剧: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充满了生老病死和悲欢离合的痛苦,不可避免的死亡会将一切人类的努力化为虚无。《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秋颂》清晰地展示了济慈直视生命、超越生命、达到永恒的人生轨迹,诗人的个人追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启发人们尤其是当今的人们严肃思考各自的人生和人类共同的命运。
刘丽崔静华
关键词:超越生命文学艺术终极关怀
神灵诅咒还是自作自受:《俄狄浦斯王》的命运启示
2012年
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并非阿波罗神的诅咒决定,也不是他不够谨慎犯下过错所致,而完全是因为理性和道德的缺失自己一手铸就。诚然,他解出了斯芬克斯的谜底是"人",但他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人的本质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作为人类社会轴心时代的精神导师之一,索福克勒斯正是用主人公可怕的灾难警醒我们,文明人和动物、原始人的本质区别就是理性和道德,也只有理性和道德才是每个人甚至是全人类掌握命运、获得幸福的钥匙。
刘丽崔静华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命运道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