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杰

作品数:194 被引量:30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0篇哲学宗教
  • 37篇文化科学
  • 11篇语言文字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政治法律
  • 8篇社会学
  • 6篇艺术
  • 5篇文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7篇哲学
  • 26篇德里达
  • 16篇语言
  • 15篇现象学
  • 12篇启蒙
  • 11篇艺术
  • 11篇悖谬
  • 11篇胡塞尔
  • 9篇文化
  • 9篇文字
  • 8篇网络
  • 8篇解构
  • 6篇形而上学
  • 6篇政治
  • 6篇人性
  • 6篇社会
  • 6篇宗教
  • 5篇延异
  • 5篇萨特
  • 5篇绘画

机构

  • 16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6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光明日报出版...

作者

  • 190篇尚杰
  • 4篇尚杰
  • 1篇郭贵春
  • 1篇张曙光
  • 1篇鞠实儿
  • 1篇谢地坤
  • 1篇俞吾金
  • 1篇赵剑英
  • 1篇张能为
  • 1篇朱平
  • 1篇孙周兴
  • 1篇景海峰
  • 1篇彭永捷
  • 1篇赵敦华
  • 1篇任平
  • 1篇甘绍平
  • 1篇陈学明
  • 1篇欧阳康
  • 1篇胡大平
  • 1篇衣俊卿

传媒

  • 41篇网络传播
  • 14篇江苏行政学院...
  • 13篇哲学动态
  • 13篇浙江学刊
  • 9篇哲学研究
  • 9篇世界哲学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5篇党政干部学刊
  • 5篇云南大学学报...
  • 4篇学海
  • 4篇江海学刊
  • 4篇探索与争鸣
  • 4篇中国哲学年鉴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辽宁大学学报...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求是学刊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17篇2010
  • 20篇2009
  • 14篇2008
  • 13篇2007
  • 19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伦理学的“奇点”——关于“毫无意义”的纯粹善良
2017年
伦理学的"奇点"指的是人的天性中既超越功利又脱离理性思辨的纯粹善良现象。在世俗眼光看来,这种纯粹善良的心理和举止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属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从而没有看到它们是超越功利性算计的纯粹私人感情。这种感情无法用善恶或者是非将它们做一种逻辑上的分类,它们是极其微妙的感受,给人以难以言表的幸福感,它们是贴近日常生活的,想象赋予庸常的日常生活以生动活泼的意义,震撼人的心灵,具有伦理学意义上的美感。
尚杰
关键词:伦理学情感
确定性的丧失——20世纪新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被引量:2
2016年
近代启蒙运动从探讨人性出发追求科学与理性,在学理上表现为对于形式上的确定性的高度肯定。但是,作为重要启蒙思想家的卢梭,发现了"不确定性"在启蒙思想所讨论的各种问题上的意义,之后的叔本华、尼采、克尔恺郭尔,延续了卢梭所开辟的这个方向,这些思想的精华成为20世纪后现代思潮的精神灵感的重要来源,并且在数学、逻辑、自然科学领域得到了验证。20世纪新启蒙运动与近代启蒙运动类似,也是一场跨学科的、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社会运动。它指出了近代启蒙运动的局限性,探讨了人性新的可能性,使人类走向一个更为宽容和开放的时代。
尚杰
关键词:人性启蒙悖谬
解构康德的美学观——读德里达《绘画中的真相》被引量:2
2021年
德里达对康德美学观的解构,认为康德把"先验判断"视为一个已存的框子,这个框子与具体的审美经验脱钩,在美的分析四个方面,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参与无概念的审美愉悦。但是,解构的艺术认为,框子并不是中心,而处于边缘,它的审美趣味并不遵循康德的演绎逻辑,而是处于"延异"或增补性的逻辑过程。在此,德里达与康德的争论,代表了后现代哲学向德国古典哲学的挑战。
尚杰
关键词:解构绘画先验
他在顶峰,在最高处独自享受着孤独——写在伟大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逝世之际
2010年
列维-斯特劳斯的最后离去,标志着20世纪意义上的思想大师正式成为历史。他是真正的世界级的思想家,但遗憾的是,国内大多数读者,即使是学术圈内的人,也还没有真正开始读他的书。本文分析了列维-斯特劳斯早期关于人类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中的"乱伦禁忌"思想,指出这条结构主义思路是对现代人类学的杰出贡献。在文章最后,作者认为一种具有普遍的人权价值胸怀,是使一个民族诞生伟大思想家的精神土壤。
尚杰
关键词:结构主义人类学
灵感与知识的较量——由哲学学科现状引发的忧思被引量:1
2015年
在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制度中,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哲学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战略上的偏差所导致的主要问题,在于混淆了知识与智慧。这种混淆使受教育者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缺乏怀疑与批判精神。这些问题积累到我国高校哲学教育和研究机构中,出现了长期以来影响教育与科研成果质量的种种顽疾:学问成了工匠武的个人作坊、隐形的抄袭、独断论、学术共同体的缺失、缺乏公正独立的学术批评气氛及其评价体制。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将对以哲学为主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前景造成严重伤害,也不利于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
尚杰
关键词:灵感知识哲学独断论
宏观哲学的衰落与微观哲学的兴起
2021年
就基本情形而言,目前国内的哲学教育模式、问题模式、思考模式、考试模式、评价模式、科研管理和培养模式、学科划分模式——所有这些模式思考的前提是把哲学视为意识形态,隐含着立场在先、目的论或者目标始终如一、同一性原则、直线性、观念论等。就20世纪西方尤其欧洲哲学的现实演变而言,这些都是被质疑、被批评的对象。用学术语言来讲,其是宏观意义上的哲学。
尚杰
关键词:学术语言观念论考试模式欧洲哲学
横向的逻辑与垂直的逻辑--从中西语言的差异追溯两种不同的思想制度被引量:2
2009年
汉语与西方文字的差异,即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子,在于由对待判断系词"是"而导致的两种不同的思想制度。透过西方文字的"be-ing",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本体"和附属于本体的属性或形式的学说。本体与属性的划分,即"所言"与"言"的划分,这种思维模式标志着一种"垂直的逻辑";汉语中的"是"从传统使用中就没有严格的形式逻辑意义上的系词效果,而是一种横向的类比思维,也就是把不一样的事物,说成是一样的。在传统上称之为"兴",即所谓"象征"。在效果上,汉语思维传统属于一种"横向的逻辑"思维传统,它模糊了西方意义上的学科界限。
尚杰
关键词:中西语言系词
汉语的“哲学性”是如何可能的
2022年
“汉语哲学”这个提法,容易流于字面而被误解甚至误导,它在什么意义上是成立的,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吗—如果它成立,那么德语哲学、朝鲜语哲学、阿拉伯语哲学都应该成立。这就是我说的误解或误导。如果我把“汉语哲学”这四个字比作汉字“小猫”的“猫”的发音,同样道理,英语哲学的猫就是“cat”,当然还有法语哲学和阿拉伯语哲学中的“猫”,虽然各种语言中“猫”的发音不同,但它们都指向不同语言心目中的猫。换句话说,不同语言都有依托于该语言的哲学,区别仅在于语言的发音不同,文字不同。
尚杰
关键词:哲学性
悖谬之心情哲学——解读克尔凯郭尔的代表作《非此即彼》被引量:6
2007年
尚杰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心情悖谬代表作
只是一书生
2022年
一入行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1982年初人辽宁大学哲学系学习。这门专业是我自觉的选择,硕士和博士阶段,我念的都是哲学,这是怎样的缘分,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自己适合做这个,现在走过了这么多年,回过头看,觉得选对了。
尚杰
关键词:恢复高考哲学系大学生硕士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