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顺

作品数:51 被引量:19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13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文化
  • 13篇哲学
  • 6篇社会
  • 6篇主义
  • 5篇主体性
  • 5篇法治
  • 4篇社会主义
  • 4篇文化建构
  • 4篇马克思主义哲...
  • 4篇和谐社会
  • 3篇学科
  • 3篇学术
  • 3篇学说
  • 3篇有感
  • 3篇哲学研究
  • 3篇中国哲学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思维
  • 3篇文明

机构

  • 39篇中国政法大学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北京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8篇李德顺
  • 3篇孙美堂
  • 2篇杨学功
  • 2篇欧阳康
  • 2篇衣俊卿
  • 1篇阎孟伟
  • 1篇丰子义
  • 1篇何怀宏
  • 1篇李萍
  • 1篇郭贵春
  • 1篇张曙光
  • 1篇葛晓音
  • 1篇吴向东
  • 1篇鞠实儿
  • 1篇谢地坤
  • 1篇俞吾金
  • 1篇赵剑英
  • 1篇姜义华
  • 1篇应松年
  • 1篇张能为

传媒

  • 3篇人民论坛
  • 3篇领导科学论坛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哲学研究
  • 2篇中国老年
  • 2篇精神文明导刊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法学
  • 1篇学术界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岭南学刊
  • 1篇当代中国价值...
  • 1篇中国哲学年鉴
  • 1篇北京教育(高...
  • 1篇工程研究(跨...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是什么?被引量:8
2016年
要把握文化的本质,需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哲学层次上看,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人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变自然,使它适合人的生存发展,带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痕迹。文化具有人本性、历史性、主体性三大特性。在中华传统文化问题上,需要提升两个自觉,即中华文化主体的自觉和中华文化总体精神的自觉;剔除两个毛病,即忽视主体和把中华文化精神肢解化、片面化的毛病。建立文化自信,要排除西化论和复古论这两种倾向。
李德顺
关键词:文化人化主体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我的价值研究历程
2022年
一当初为什么关注价值研究?拙作《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以下简称《价值论》)于1987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随即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获得当年“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有评论认为,这是国内正在兴起的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新开拓领域的成果之一。
李德顺
关键词:中国图书奖哲学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
论价值思维的特点及其意义
<正>我国当代的价值哲学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反思阶段。我认为,我们需要从思维方式的变革中寻找自己的理论方位和价值导向。而问题的焦点和实质,在于如何理解价值研究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意义,以便从新的高度构建当代价值和价值...
李德顺
文献传递
“后真相”问题笔谈被引量:2
2020年
主持人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后真相"(post-truth)这个词,以前就有。但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美国总统大选等大事件背景下,这个词在媒体上的使用频率突然暴增,以致《牛津词典》将其评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牛津词典部总裁甚至表示,它或许将成为"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词汇之一"。于是也有人积极地使用了不无夸张的"后真相时代"这个提法。据专家考证,"post-"的含义,通常指的是某个特定情况或事件之后的时期;20世纪中期以来有所拓展,也表示特定的某个概念变得不那么重要或者不再相关。
李德顺孙美堂陈阳李世伟韩功华阴昭晖
关键词:美国总统大选终身教授
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
<正>关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不仅需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更要关注它的深刻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一、“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等相区别...
李德顺
文献传递
从价值角度看工程
2022年
价值哲学是一项新兴的哲学基础理论分支。在哲学上,价值论是和存在(本体)论、意识(认识)论相并列,共同构成哲学元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价值哲学自十九世纪末2 0世纪初诞生以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很多人希望能够应用其相关理论去解决解决现实社会的发展难题。
李德顺
关键词:价值论哲学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
本文从 Ontology 的译名讨论开始,认为"本体论"能够从学说史上获得充分的根据,并且能够从中国文化传统中获得一定的支持。因而这个术语可以保留,但是要把学科层次上的存在论与学说意义上的本体论区别开来。接着,通过对形而...
李德顺杨学功
关键词:本体论存在论传统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
文献传递
中国文化与精神家园建设
2012年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和文明。随着小生产和农业文明走向没落,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入侵,中华文化衰落了,近代以来虽经无数仁人志士反复摸索和艰苦抗争,但仍没有成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建设现代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
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堂
关键词:中国文化精神家园
学科、学说、学者——纪念冯定有感
我对冯定先生所知甚少。第一次见到他的名字,竟然是在 1964年点名批判他的文章中。那时我才上大学一年级。然而学人的处境和经历问题,却从此深深地进入到我的心中。多年来,常为此感慨万千。这篇文章,便是千虑之中的一点所见。
李德顺
文献传递
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
2023年
此次座谈,以《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三十周年为契机,就“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等议题进行研讨。与会专家指出:保持文化自信,首先要在民族认同、历史认同的基础上,确立自觉的主体担当意识;把中国文化作为对象来研究应该加强古今中外互鉴,当代新儒学、新道家的相关研究值得关注;引进外国文化,要在洞察了解世界发展的大势下进行权衡比较,使中国的文化既不失于固有的血脉,又能追随世界的潮流;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自然需要接受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文明互鉴势所必然;“四海同文”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文化理想,也是一种切实的社会实践,还是一种贯通古今、会通中外的现实存在;新时代的中国文化研究,应该将守正创新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新道统、新文统之建构与壮大;鲁迅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言论带有时代特征,要辩证看待,而且中国文化是多层次的;中国知识分子兼具传统道义和社会责任感的传统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继承和发扬;文化上的中国连续性是政治上中国统一性的坚实基础,这是我们最根本的自信。
李德顺葛晓音张学智詹福瑞赵敏俐郭英德党圣元左东岭马自力韩建业
关键词:文化自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