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同清

作品数:153 被引量:2,880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29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2篇土壤
  • 32篇峰丛
  • 32篇峰丛洼地
  • 31篇喀斯特峰丛洼...
  • 24篇物量
  • 23篇植被
  • 17篇微生物
  • 16篇养分
  • 15篇茶园
  • 14篇生物量
  • 13篇土壤微生物
  • 13篇人工林
  • 12篇丘陵
  • 12篇群落
  • 11篇生态系统
  • 10篇植物
  • 10篇不同林龄
  • 10篇次生
  • 9篇凋落
  • 8篇凋落物

机构

  • 150篇中国科学院亚...
  • 98篇中国科学院
  • 41篇湖南农业大学
  • 32篇广西大学
  • 20篇江西农业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湖南省农业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湖南省土壤肥...

作者

  • 150篇宋同清
  • 125篇彭晚霞
  • 119篇曾馥平
  • 92篇杜虎
  • 44篇王克林
  • 23篇曾昭霞
  • 18篇肖润林
  • 17篇鹿士杨
  • 16篇宋敏
  • 11篇杨钙仁
  • 11篇黄国勤
  • 11篇王久荣
  • 10篇谭秋锦
  • 10篇刘璐
  • 9篇范夫静
  • 8篇张浩
  • 7篇欧阳资文
  • 7篇陈莉
  • 6篇王华
  • 6篇宋希娟

传媒

  • 40篇生态学报
  • 14篇应用生态学报
  • 13篇生态学杂志
  • 10篇农业现代化研...
  • 7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山地学报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岩溶
  • 2篇生态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6篇2014
  • 20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抛荒土地不同处理及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土壤微生物特性是土壤养分的储存库,土壤养分也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了解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对土地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而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研究较少。基于喀斯特峰丛洼地火烧、刈割、刈割除根、封育、种植玉米、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6种坡面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动态监测样地建设与调查,该文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特性,揭示其与土壤养分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碱解氮(available nitrogen,AN)等沿封育、火烧、刈割、刈割除根、种植桂牧1号、种植玉米等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而减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各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244.98~1 246.89 mg/kg、土壤微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35.44~274.69 mg/kg、土壤微生物量磷(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MBP):30.88~64.72 mg/kg,其中,种植玉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最低,其土壤质量退化现象严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组成影响不同,种植玉米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细菌占绝对优势,而火烧、刈割、刈割除根及封育均以放线菌占绝对优势,真菌的比例很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火烧的土壤TP和MBP、全钾(total potassium,TK)与MBC、TN与放线菌作用最强且均呈正相关,刈割的土壤TN与MBC呈正相关,刈割除根的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与MBN正相关,封育的pH值与MBC、真菌负相关,种植玉米的TN、TK与MBP负相关,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pH值与真菌负相关、与放线菌正相关;聚类分析可以将喀斯特峰丛洼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划分为4类,其中封育和火烧最好�
刘艳宋同清蔡德所曾馥平彭晚霞杜虎刘炀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喀斯特地区
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量C、N、P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它推动着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循环,被公认为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以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网格法取样,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揭示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与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碳氮比(MBC/MBN)、碳磷比(MBC/MBP)适宜,MBC、MBN、MBP变异均很大;空间自相关性明显,除MBP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外,其他指标均为指数模型。C0/(C0+C)均<25%(4.9%—6.2%),呈强烈的空间相关,这主要由结构性变异引起。Kriging等值线图表明,MBC、MBN的高值区集中在坡中上部;MBP的格局明显不同,高值区集中在坡脚;MBC/MBN斑块较大,变化缓和;MBC/MBP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斑块多而破碎。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很多,其中,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主要因子有土层厚度、pH、碱解氮。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不仅存在着小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不同土壤微生物属性的空间分布不同。因此,应采取适宜措施,激活土壤微生物活性。
范夫静黄国勤宋同清曾馥平彭晚霞杜虎文丽何铁光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坡地地统计学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被引量:45
2011年
植物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生态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该文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7种代表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和取样分析,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5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7种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不一一对应,植被与土壤的综合指数在全体模式中的位置也并不完全一致,退耕种植任豆+桂牧1号的植被效应和退耕种植香椿的土壤改良作用最好。退耕5年后各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状况还不十分理想,除香椿和撂荒处于中级协调发展时期外,其他退耕模式均还处于失调衰退和过度发展时期,耦合协调度模型只有桂牧1号和撂荒处于植被土壤同步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时应同步提高植物生长抚育和土壤管理水平。
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王克林杜虎鹿士杨
关键词:植被土壤退耕还林还草喀斯特峰丛洼地
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特征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样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峡谷型喀斯特水田、旱地、草地、灌丛、人工林、次生林6种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特征及其分形关系。结果表明: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不同,微生物数量均以次生林最高,旱地最低,其组成数量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数量多达26.66×105—71.64×105cfu/g,占全部微生物比例为87.00%—95.50%,其次为放线菌数量,为1.45×105—3.78×105cfu/g,所占比例为4.21%—12.39%,真菌数量最小,为0.07×105—0.23×105cfu/g,所占比例仅为0.24%—0.61%,不足1%。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的含量不同,次生林MBC与MBN最高,人工林MBP最高,旱地MBC最低,草地MBN与MBP最低;各生态系统均为MBC>MBN>MBP。不同生态系统的MBC/SOC、MBN/TN、MBP/TP分别为0.44%—0.97%、2.13%—3.13%、1.46%—2.13%,差异不显著;MBC/MBN在3.06—6.54之间,其中次生林极显著高于其他生态系统,其他生态系统差异不显著。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且具有良好分形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探讨土壤微生物活性为提高石灰土土壤肥力、促进喀斯特植被迅速恢复提供依据。
谭秋锦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杜虎张浩范夫静
关键词: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
桂西北喀斯特次生林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被引量:23
2009年
以桂西北喀斯特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自然恢复方式下处于同一演替序列的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3个森林群落,应用网筐收集法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定位观测和研究了各群落的凋落物量、组成特征、季节动态变化及其N、P、K含量。结果表明,3个次生林群落年均凋落物量范围为6053.93kg·hm-2(灌丛)~6794.40kg·hm-2(藤刺灌丛),凋落物以叶占明显优势,其年变化以单峰形式出现,峰值处在9月份;凋落物中主要养分元素的含量为N>K>P,而森林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P>K>N,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的养分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41、106.09、80.62kg·hm-2(N),6.58、6.64、5.06kg·hm-2(P),18.63、19.66、14.90kg·hm-2(K);群落地表凋落物层的凋落物现存量范围为2835.23kg·hm-2(藤刺灌丛)~3349.16kg·hm-2(乔灌丛),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为1.82(灌丛)~2.37(藤刺灌丛),随着凋落物的分解养分元素的回归速度表现出K>N>P。同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喀斯特次生林群落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较大,养分回归较迅速,具有良好的自养能力和恢复潜力。
朱双燕王克林曾馥平曾昭霞宋同清
关键词:次生林凋落物养分归还
稻草覆盖对红壤丘陵茶园的生态调控效应被引量:35
2006年
在红壤丘陵区幼龄茶园通过连续4年稻草覆盖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对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茶树生长时期(3~10月)的土壤水分含量,特别是土壤表层(0~20 cm)的水分含量;缓冲了茶园土壤温度变化;抑制了茶园杂草的生长;增加了蜘蛛等天敌的数量,有效地控制了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虫等害虫数量,但茶尺蠖显著增加;有利于蚯蚓的生长,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
肖润林彭晚霞宋同清王久荣夏艳珺汤宇
关键词:茶园稻草覆盖生态效应红壤丘陵区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凋落叶降解和养分释放被引量:17
2012年
凋落叶降解及养分释放研究对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取桂西北喀斯特区3种原生林与3种次生林进行比较,研究其凋落叶降解与降解过程中的营养元素释放规律以及降解速率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原生林凋落叶的降解速率略大于次生林。C、N、K元素在前180d释放速率较快,随后趋于稳定。次生林凋落叶总P含量在降解初始阶段呈净积累,随后净释放,而原生林的凋落叶在降解360d后仍呈现P素净积累。相关分析表明,凋落叶降解速率与凋落叶初始总N、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呈负相关,与C∶N比呈正相关。综合比较发现,次生林圆叶乌桕(Sapiumrotundifolium Hemsl)凋落叶的降解速率与养分释放速率较快,是喀斯特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过程中潜在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曾昭霞王克林曾馥平宋同清刘孝利宋希娟
关键词:原生林次生林养分释放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优势种根系构型特征被引量:14
2018年
以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灌丛、次生林、原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挖法分析了各阶段4个优势种的根系构型参数,探讨该特殊生境条件下植物根系构型的差异性、相似性以及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方式。结果表明:(1)各个植被恢复阶段优势种拓扑指数TI均趋向于0.5,呈叉状分支结构,并表现为次生林(0.57)>原生林(0.49)>灌丛(0.46),有利于根系在贫瘠且浅薄的土壤环境中拓展生存空间。(2)3种植被恢复阶段优势种的根系平均连接长度在34.29cm以上,平均为37.01cm,增加连接长度对植物在养分贫瘠的喀斯特土壤环境的生存有利。(3)次生林根系分支率低于灌丛和原生林,这是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优势种对环境所采取的不同适应策略。(4)3种植被恢复阶段优势种根系的横截面积比均符合Leonardo da Vinci法则,且不随直径的变化而变化。(5)3种植被恢复阶段优势种在土壤养分、水分获取及土壤空间拓展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性。研究认为,在喀斯特峰丛洼地异质性很强的生境下,3种植被恢复阶段优势种的根系均为叉状分支结构,且均以较长的连接长度和较低的分支率策略适应其特殊的生态环境。
苏樑杜虎王华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陈莉陈莉
关键词:根系构型拓扑指数DA
中国石漠化地区碳流失原因与固碳增汇技术原理探讨被引量:9
2015年
石漠化的发生发展和迅速扩张,是导致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碳流失的主要原因,而石漠化地区固碳潜力巨大,是国家固碳增汇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增强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基于喀斯特小流域是石漠化治理的基本生态水文地质单元的科学认识,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流域内物质组成结构与循环交换特征等,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进行了小流域类型的划分与剖析。针对区域社会经济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环境承载力,提出了不同类型小流域石漠化治理和固碳增汇的设计方案,建立了喀斯特"高原集雨灌溉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峰丛洼地人工种草替代型草食畜牧业模式"、"峡谷型发挥光热资源优势的特色林果模式"、"槽谷型发挥水土资源优势的竹果产业模式",为石漠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白晓永王世杰刘秀明容丽苏以荣周运超宋同清
关键词:石漠化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19
2009年
本试验在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选择3个生态功能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系统由人工林(Ⅰ)→次生林(Ⅱ)→原生林(Ⅲ)顺向演替,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平均值均呈现增加趋势,变异系数均在10.40%~80.94%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变异性。人工林和原生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及人工林的碳氮比的块金值/基台值均<25%,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原生林碳氮比和次生林的3个土壤性质指标的块金值/基台值在32.6%~41.7%之间,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人工林各指标的变程明显大于次生林和原始林。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3个区域内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碳氮比变化则较不规则;人工林和原生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片状平缓变化分布,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呈支离破碎的斑块状分布。高度异质性的小生境决定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的空间结构和格局,而受重度人类活动干扰的人工林和未受干扰的原生林空间异质性较次生林降低。
吴海勇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黎星辉欧阳资文
关键词:峰丛洼地有机碳全氮碳氮比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