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乙型
  • 5篇细胞
  • 5篇慢性
  • 5篇肝炎
  • 4篇药学
  • 3篇药师
  • 3篇药学实践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临床药
  • 3篇临床药师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血流
  • 2篇血清
  • 2篇亚群
  • 2篇药师参与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细胞亚群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医学...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夏娟
  • 10篇黄睿
  • 8篇吴超
  • 6篇严晓敏
  • 5篇郝迎迎
  • 5篇陈重
  • 5篇张乃菊
  • 5篇刘金春
  • 4篇张帆
  • 4篇刘勇
  • 3篇陈天平
  • 3篇张昭萍
  • 3篇熊亚莉
  • 3篇王贵阳
  • 3篇刘勇
  • 2篇许林
  • 2篇程健
  • 2篇李新慧
  • 2篇吴鸿雁
  • 2篇张俊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2篇抗感染药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姜黄素抑制Gr1hi单核细胞肝脏浸润抗小鼠急性和慢性肝损伤作用
黄睿吴鸿雁刘勇孙珍花王贵阳田辰潘志耘严晓敏夏娟熊亚莉张昭萍吴超
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Meta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与核苷(酸)类似物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追查了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11年12月。纳入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和核苷(酸)类似物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 Man5.0.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9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共计7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纳入,其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的血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高于核苷(酸)类似物单用组(P<0.00001、P=0.008、P<0.00001、P<0.00001),但HBsAg阴转率两组间无差异[OR=1.21,95%CI(0.36,4.06),Z=0.31(P=0.76)]。结论: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但由于纳入的文献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不高,上述结论仍有待于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
黄睿张俊郝迎迎夏娟吴超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慢性乙型肝炎叶下珠META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动态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与HBeAg血清学转换间的关系。方法对2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并随访51周,根据HBeAg是否发生血清学转换分为:HBeAg未转换组(14例),HBeAg转换组(6例)。分别于治疗前(基线,TO)、治疗2~4周(T1)、治疗5~10周(T2)、治疗11~20周(T3)、治疗21~30周(T4)、治疗31~51周(T5)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分别为(7.54±0.67)log10拷贝/ml、(7.30±0.79)log10拷贝/ml(P〉0.05),ALT水平为(187.26±184.15)U/L、(272.17±215.07)U/L(P〉0.05),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为6.040/0±3.71%、6.77%±2.88%(P〉0.05),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为6.39%±3.33%、8.88%±2.84%(P〉0.05)。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ALT水平的下降与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下调呈显著正相关(r=0.212,P=0.05;r=0.377,P〈0.01;r=0.279,P〈0.05;r=0.347,P〈0.01)。在相同的随访时间段内,HBeAg转换组血清HBVDNA载量、ALT水平及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下降率均高于HBeAg未转换组,且两组间△T0~T1、△T0~T2期HBVDNA的下降率及△T0~T2、△T0~T3期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9.9%对比37.3%,56.7%对比47.4%,70.1%对比-4.2%,66�
夏娟许林刘勇严晓敏李新慧郝迎迎程健吴超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免疫状态及抗病毒治疗早期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变化特点
潘志耘孙珍花夏娟刘勇王贵阳田辰黄睿严晓敏熊亚莉张昭萍吴超
血清HBeAg定量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e抗原血清转换的预测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不同时期外周血HBeAg滴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与HBeAg血清转换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例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随访2年,分别于抗病毒治疗的基线、12周、24周、48周和96周收集患者的血清,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HBeA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水平。结果抗病毒治疗2年后,7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转换,15例患者HBeAg仍为阳性。两组在基线状态下HBV DNA、HBsAg和HBeAg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患者12周HBV DNA和12周、24周、48周HBeAg滴度的下降率均高于未转换的患者(P<0.05)。12周达到HBV-DNA阴转的患者在后期仍有36.4%的概率不发生HBeAg的血清学转换。12周、24周和48周HBeAg水平小于0.976、1.059和0.369(log10S/CO)以及12周HBeAg较基线下降大于45.3%、48周较基线下降大于82.1%,均可预测2年后e抗原的血清转换,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33,0.859,0.962,0.872和0.910(P<0.05),敏感性均为83.3%,特异性分别为92.3%,92.3%,100%,92.3%和100%。结论 HBeAg阳性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eAg定量的快速下降,可作为预测后期HBeAg血清转换的良好指标。
郝迎迎夏娟刘勇张俊黄睿张云邓小昭吴超
关键词:肝炎乙型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HBEAG血清转换
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血管生成与肝纤维化和炎症关系研究
孙珍花黄睿吴鸿雁王贵阳田辰严晓敏夏娟刘勇熊亚莉潘志耘张昭萍吴超
HBV感染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中T细胞、NK细胞亚群及NKT细胞变化特点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外周血与肝组织中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T(NKT)细胞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HC患者(A组,25例)外周血、PHC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癌边缘<2cm)、周围组织(距癌边缘≥2cm)和肝血管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行半肝切除者(B组,21例)外周血和肝组织中T细胞亚群及其表面PD-1表达、NK细胞亚群及NKT细胞的比例。结果外周血中A组CD4+T细胞、CD8+T细胞及其表面PD-1表达、CD56bright NK细胞、CD56dimNK细胞、NKT细胞、CD4+/CD8+T及CD56bright/CD56dimNK比值均与B组相仿(P>0.05)。A组PHC癌组织的CD8+T细胞、CD56dimNK细胞和NKT细胞比例均低于癌旁组织、周围组织及B组肝组织(P<0.05、P<0.01),而CD4+T细胞比例、CD4+/CD8+T比值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均升高(P<0.05、P<0.01)。结论 HBV感染相关性PHC患者癌组织微环境中存在明显细胞免疫失衡;抗肿瘤效应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及PD-1的高表达可能是PHC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之一。
曹淑风郝迎迎夏娟刘勇黄睿武抗抗杨晨辰仇毓东吴亚夫吴超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自然杀伤细胞亚群自然杀伤T细胞
防脱管敷贴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防脱管敷贴。;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固定导管的敷贴。;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
姚仁玲李婕黄睿王健夏娟
医师、药师联合以“药学问题”为导向的文献阅读模式在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中文献阅读的教学模式与具体方法。方法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题组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进行的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的文献阅读经验,总结医师、药师联合“以药学问题为导向”的文献阅读模式在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医师、药师联合“以药学问题为导向”文献阅读模式步骤包括医师确定主题,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初步阅读,精选文献,阅读分析及制作幻灯片,带教医师、药师审核,按照审核意见修改,文献汇报,医师药师自由讨论,医师确定下个主题等。结果医师、药师联合的“以药学问题为导向”文献阅读模式是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真实病例提出临床潜在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由临床药师学员进行有目的的查阅文献,在阅读文献时能对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和归纳总结,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在提高医师的诊治水平同时又帮助临床药师学员培养临床思维和临床药学思维。结论医师、药师联合的“以药学问题为导向”文献阅读模式能有效发挥各自专业的长处,取长补短,在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的基础上既能节省医师阅读文献时间,提高诊治水平同时又能提高临床药师学员阅读文献的积极性,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药学思维能力。
张乃菊陈天平刘金春夏娟陈重张帆吴佳莹杨小迪
关键词:临床药师
基于PK/PD理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万古霉素治疗血流感染患者的药学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日剂量和日给药频次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中对血药(谷)浓度的影响程度。方法:临床药师分别通过参与1例万古霉素日剂量不变、增加给药频次治疗粪肠球菌败血症的治疗实践和1例万古霉素增加日剂量、减少给药频次治疗人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治疗实践,观察日剂量和给药频次对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的影响程度。结果:万古霉素日剂量不变,增加给药频次后血药谷浓度呈近3倍升高;增加万古霉素日剂量,减少给药频次后血药谷浓度却明显下降。结论:临床药师基于PK/PD理论参与临床万古霉素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发现万古霉素PK/PD参数评价指标更倾向于t>MIC。
张乃菊黄睿陈重张帆夏娟严晓敏刘金春
关键词:万古霉素日剂量血药浓度PK/P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