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超

作品数:141 被引量:64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肝炎
  • 33篇病毒
  • 28篇慢性
  • 27篇乙型
  • 27篇细胞
  • 25篇乙型肝炎
  • 17篇肝炎病毒
  • 15篇慢性乙型
  • 15篇慢性乙型肝炎
  • 14篇外周
  • 14篇外周血
  • 1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0篇乙型肝炎患者
  • 10篇慢性乙型肝炎...
  • 10篇肝炎患者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细胞
  • 8篇特异
  • 8篇特异性
  • 8篇免疫

机构

  • 106篇南京大学医学...
  • 33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5篇南京鼓楼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京军区疾病...
  • 2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江苏建康职业...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淮阴市传染病...

作者

  • 130篇吴超
  • 26篇黄睿
  • 24篇刘勇
  • 20篇严晓敏
  • 12篇陈军浩
  • 10篇陈雨欣
  • 9篇郝迎迎
  • 8篇夏娟
  • 8篇熊亚莉
  • 7篇张俊
  • 6篇韩光曙
  • 6篇王贵阳
  • 6篇刘勇
  • 5篇张云
  • 5篇杨晨辰
  • 5篇沈黎
  • 5篇李春红
  • 5篇孙明
  • 5篇周乙华
  • 5篇王健

传媒

  • 14篇江苏医药
  • 10篇江苏卫生事业...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江苏卫生保健...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江苏省第十二...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02
2002年
目的 了解气管全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条件。方法 对临床 30 2 7例气管全麻术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 ,并对其病原学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调查 30 2 7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 35 7例 ,医院感染率为 11.79% ,尤以肺部感染为主 ,伤口感染次之 ;手术时间与手术伤口类型与各部位感染有明显关系 ;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 ,为 5 9.6 1% ,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 ,占 35 .5 8% ,真菌感染占 4 .8% ,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性 ,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 发现引起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与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染性 ,包括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和免疫防御功能等有关外 ,另外医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均与感染发生都有关 ,明显增加感染的机会 ,从而针对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
吴超张亚英沈黎李春红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麻医院感染
TNFRSF11A和TNFRSF11B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转归的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1A(TNFRSF11A)和11B(TNFRSF11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以2008-2016年纳入的749例持续感染者、494例自限清除者和1486例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利用TaqMan-MGB探针法检测TNFRSF11A rs1805034和TNFRSF 11B rs2073617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共显性模型结果显示,与携带TNFRSF11B rs2073617 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CC基因的个体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OR=1.517,95%CI:1.055~2.181,P=0.024).隐性模型结果显示,与携带rs2073617 TT或T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CC基因的个体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OR=1.435,95%CI:1.033~1.996,P=0.032);相加模型显示,随着携带C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个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的风险亦可增加(OR=1.204,95%CI:1.013~1.431,P=0.035).结论TNFRSF 11B rs2073617的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慢性化可能存在关联.
巫晶晶黄鹏岳明汪春晖吴超邵建国薛红符祖强卓凌云喻荣彬张云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态性
一种抗IL-10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IL‑10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了抗IL‑10单克隆抗体、抗体的制备方法、抗体在制备用于多种疾病中药物的应用,还公开了本发明提供的抗体可配对使用检测抗原的应用。本发明抗IL‑10单克隆抗体能...
陈雨欣陶月吴超耿毓黄睿尹盛夏童欣
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Meta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与核苷(酸)类似物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追查了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11年12月。纳入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和核苷(酸)类似物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 Man5.0.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9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共计7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纳入,其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的血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高于核苷(酸)类似物单用组(P<0.00001、P=0.008、P<0.00001、P<0.00001),但HBsAg阴转率两组间无差异[OR=1.21,95%CI(0.36,4.06),Z=0.31(P=0.76)]。结论:叶下珠制剂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但由于纳入的文献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不高,上述结论仍有待于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
黄睿张俊郝迎迎夏娟吴超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慢性乙型肝炎叶下珠META分析
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了可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并且其能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还公开了本发明所述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编码基因以及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预...
吴超刘勇黄睿田辰贾蓓王健陈雨欣
文献传递
不同免疫状态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及血清IL-10和IP-10的表达特点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比例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特点。方法采集63例不同免疫状态下慢性HBV感染者和16例健康个体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Breg细胞(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其血清IL-10和IP-10水平。结果免疫活化组外周血Breg细胞比例高于免疫耐受组和健康对照组[(7.89±3.37)%vs(4.77±2.42)%,F=9.27,P=0.010;(7.89±3.37)%vs(3.83±2.14)%,F=16.55,P<0.001],免疫耐受组成熟B细胞(CD24intCD38int B细胞)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43.40±10.74)%vs(54.56±10.72)%,F=7.39,P=0.02]。免疫活化组血清IL-10和IP-10水平高于免疫耐受组、非活动HBV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22.53±24.81)pg/ml vs(0.69±1.34)pg/ml,(22.53±24.81)pg/ml vs(0.31±1.12)pg/ml,(22.53±24.81)pg/ml vs(0.003±0.009)pg/ml,P均<0.001;(2 540.19±1 870.73)pg/ml vs(720.52±285.73)pg/ml,(2 540.19±1 870.73)pg/ml vs(567.38±208.72)pg/ml,(2 540.19±1 870.73)pg/ml vs(624.80±274.45)pg/ml,P均<0.001]。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Breg细胞比例与血清IL-10水平、AL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82,P=0.025;r=0.305,P=0.026),免疫活化期感染者血清IL-10、IP-10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715,P<0.001;r=0.653,P<0.001)。结论免疫活化期的慢性HBV感染者Breg细胞比例升高,且其外周血IL-10、IP-10也显著升高。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Breg细胞比例与血清IL-10、ALT水平正相关,免疫活化期感染者血清IL-10、IP-10水平与ALT水平正相关。
苏然熊亚莉刘勇黄睿王贵阳严晓敏陈军浩吴超
关键词:调节性B细胞干扰素诱导蛋白-10
内质网应激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非心源性因素诱发的急性肺水肿,以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复杂,全身或局部损害因素可以激活内质网应激(ERs)及未折叠蛋白反应(UPR),进而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自噬和钙稳态失衡等各种损伤机制相互关联,共同加重肺组织损伤.本文通过对ERs在ARDS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ARDS发病机制的了解.
何飞蔡楠王军吴超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未折叠蛋白反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表达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探讨其与血清HBV DNA载量、AL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CHB患者免疫耐受期(A组,24例)、免疫活化期(B组,64例)、HBeAg阴性(C组,23例)和11例健康对照者(D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同时检测ALT。结果 B、C组CD4+、CD8+细胞表面PD-1表达显著高于A、D组(P<0.05)。C组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免疫状态下CHB患者CD4+、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及ALT均无相关性。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肝脏炎症损伤是影响PD-1表达的重要因素,HBV DNA载量不是主要影响原因。
李新慧夏娟许林刘勇严晓敏郝迎迎程健吴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状态
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及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特点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及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CD4^+T、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特点及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9例处于不同免疫状态的慢性HBV感染者(其中非活动性HBV携带期15例、免疫耐受期20例、免疫活化期44例)及21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T、CD8^+T细胞比例。对其中33例免疫活化期患者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并随访至48周。分别于治疗前(T0期)及治疗后4周(T1期)、8周(T2期)、12周(T3期)、24周(T4期)和48周(T5期)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时间点患者外周血CD4^+T、CD8^+T细胞比例。同时对部分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慢性HBV感染者中,免疫活化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 =3.610,P <0.05)。抗病毒治疗后,△T0~T1、△T0~T2期,HBeAg血清学转换组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升高率显著高于未转换组(P均<0.05);△T0~T5期,HBeAg血清学转换组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升高率显著高于未转换组(Z =-2.200,P <0.05)。免疫活化组患者血清IL-10、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免疫耐受组(P均<0.05)。免疫活化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后12周及24周,血清IL-10水平显著下降(t=3.037、3.180,P均<0.05),与ALT水平、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表现不同,免疫活化期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CD4^+T比例及CD4^+/CD8^+下降,CD8^+T比例升高,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HBeAg阳性患者,核苷(�
杨晨辰黄睿刘勇严晓敏武抗抗曹淑凤唐勤孙静吴超
关键词:CD4^+T细胞CD8^+T细胞
云芝糖肽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在体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分为PBMCs空白组、云芝糖肽20μL与PBMCs共培养组和云芝糖肽40μL与PBMCs共培养组,3组分别于培养24 h、48 h、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及T淋巴细胞表面CD3+/HLA-DR+、B淋巴细胞表面CD19+/CD69+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g G水平。结果云芝糖肽与PBMCs共培养组CD4+T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0.05),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增高(P<0.05);云芝糖肽20μL与PBMCs共培养组T细胞表面CD3+/HLA-DR+,72 h时表达水平高于24 h(P<0.05);B细胞表面CD19+/CD69+的表达显示从培养24 h到48 h表达升高而在72 h表达减少的趋势;PBMCs与云芝糖肽共培养2组上清Ig G水平均明显高于PBMCs空白组(P均<0.05)。结论云芝糖肽在体外能促进CD4+T细胞比例上升及CD8+T细胞比例下降,提高CD4+/CD8+比值,并增加Ig G分泌,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林丽吴超刘勇陈军浩
关键词:云芝糖肽CD3CD19CD3CD19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