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斐

作品数:2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弧菌
  • 8篇创伤弧菌
  • 6篇炎症
  • 6篇细胞
  • 4篇动物
  • 4篇炎症反
  • 4篇炎症反应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溶藻弧菌
  • 4篇螺杆菌
  • 3篇小鼠
  • 3篇免疫应答
  • 3篇IL-22
  • 2篇蛋白
  • 2篇动物模型
  • 2篇炎症机制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致病
  • 2篇致病机制

机构

  • 22篇济南军区总医...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辽宁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篇刘晓斐
  • 22篇胡成进
  • 13篇武静
  • 6篇曹源
  • 6篇邹全明
  • 5篇石云
  • 5篇胡志德
  • 5篇公衍文
  • 3篇陈英剑
  • 3篇丁春梅
  • 3篇郭刚
  • 2篇张河林
  • 2篇宗玉龙
  • 2篇庄园
  • 1篇何守志
  • 1篇张晋渝
  • 1篇张阳
  • 1篇陈兵
  • 1篇刘晓萃
  • 1篇郭红

传媒

  • 6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创伤弧菌致脓毒症诊治建议方案
海洋创伤弧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该细菌生长环境不同于陆地细菌,目前在国内医院临床常用的微生物培养环境难以生长,不能正确鉴定而漏诊,延误及时诊治致脓毒症死亡,应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高度重视。本文对海洋创伤弧菌...
胡成进刘晓斐曹源武静陈英剑公衍文
创伤弧菌感染BALB/c小鼠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讨创伤弧菌感染BALB/c小鼠后引起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类型及规律,我们首先通过半数致死量实验筛选创伤弧菌MO6-24/O腹腔注射感染菌量,随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创伤弧菌感染后小鼠脾脏Th细胞亚群应答情况,通过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IFN-γ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创伤弧菌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Th1细胞调控因子的表达。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Th1细胞亚群应答规律。结果显示,创伤弧菌MO6-24/O腹腔注射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是2.5×105cfu,平均存活时间是16h,我们后续实验选择感染菌量为5×104cfu/只。创伤弧菌感染后能够诱导Th1型细胞应答,并且感染后血清中IFN-γ浓度显著增加(P<0.05),并且创伤弧菌体外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能够引起IL-12/IL-23p40、IL-12p35以及IFN-γ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最后,流式结果显示,创伤弧菌感染后,脾脏Th1细胞的应答逐渐增强,在感染后3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因此,Th1型应答是创伤弧菌诱导的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类型。
刘晓斐武静宗玉龙曹源胡成进
关键词:创伤弧菌感染TH细胞IFN-Γ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由日本荣研株式会社的纳富继宣博士带领团队建立的,其基本原理是在具有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利用特别设计的4段引物识别靶基因的6个区域,以达到对目的基因的高效、特异复制的目的 。
汤潜刘晓斐胡成进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IL-22诱导胃上皮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并促进淋巴细胞趋化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讨IL-22在胃部炎症中的作用,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胃上皮细胞系AGS细胞及胃组织中IL-22受体的表达;采用IL22刺激胃上皮细胞系AGS及GES-1细胞,定量PCR检测其S100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10的表达;通过Transwell细胞趋化试验检测IL-22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发现,胃上皮细胞系及胃组织中有IL-22R1表达,并且IL-22能够诱导胃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及MMP,某些因子可促进淋巴细胞趋化。据此说明IL-22通过调控胃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并趋化淋巴细胞浸润,参与胃部炎症反应。
刘晓斐石云胡志德胡成进邹全明
关键词:IL-22胃上皮细胞
海洋创伤弧菌致脓毒症诊治建议方案
<正>海洋创伤弧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该细菌生长环境不同于陆地细菌,目前在国内医院临床常用的微生物培养环境难以生长,不能正确鉴定而漏诊,延误及时诊治致脓毒症死亡,应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高度重视。本文对海洋创...
胡成进刘晓斐曹源武静陈英剑公衍文
文献传递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被引量:2
2015年
BNP和NT-proBNP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心力衰竭诊断标记物,但二者并非完美无缺.MR-proAN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已有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其在心力衰竭的诊断方面具有和BNP和NT-proBNP相媲美的临床价值,且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BNP和NT-proBNP互补.该文就MR-proANP的由来及其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丁春梅胡志德刘晓斐胡成进
关键词:MR-PROANP心力衰竭
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幽门螺杆菌及其宿主细胞的研究进展
2008年
刘晓斐郭刚邹全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比较蛋白质组学宿主细胞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世界卫生组织胃黏膜组织
海洋弧菌鉴定方法学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来,由海洋细菌导致的感染越来越常见,弧菌是海洋细菌中最常见的类群之一,可引起人类腹泻、菌血症及外伤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目前,对海洋弧菌尚缺乏快速可靠的鉴定方法。16SrRNA序列分析目前被公认为细菌鉴定的金标准。然而由于海洋细菌进化缓慢,且基因具有高同源性,16SrRNA测序并不能对海洋弧菌进行可靠鉴定。编码RNA聚合酶B亚基的基因rpoB为序列较长的单拷贝基因,可以克服16SrRNA的高度保守性。
武静胡成进周月霞张丽娜刘晓斐公衍文
关键词:海洋弧菌RNA聚合酶海洋细菌外伤感染
溶藻弧菌致死剂量感染诱导的炎症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溶藻弧菌致死剂量感染诱导的炎症反应。方法:建立溶藻弧菌ATCC 17749T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采用半数致死量试验确定致死感染菌量及感染时间;收集小鼠尾血检测细菌载量;采用血细...
武静刘晓斐胡成进
关键词:溶藻弧菌炎症反应
溶藻弧菌感染小鼠导致的炎性因子变化
2016年
目的探讨溶藻弧菌感染小鼠后引起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溶藻弧菌ATCC17749T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进行血液学和肝功能指标检测以及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炎性因子抗体芯片进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溶藻弧菌ATCC17749T感染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09 CFU。感染组小鼠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溶藻弧菌感染可引起小鼠肝、肺严重损伤;炎性因子检测筛选出20种显著变化的炎性因子,其中细胞因子信号值大于200,倍数改变大于10的有8种炎性因子,分别为KC、IL-6、RNATES、IL-12、Eotaxin、G-CSF、MIP-1α、Mig。结论该研究所筛选出的溶藻弧菌感染小鼠后变化的炎性因子为溶藻弧菌炎症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武静刘晓斐宗玉龙曹源胡成进
关键词:溶藻弧菌动物实验炎性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