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俊

作品数:159 被引量:810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7篇血管
  • 29篇卒中
  • 23篇血管病
  • 22篇缺血
  • 21篇影像
  • 16篇血性
  • 16篇病例
  • 15篇动脉
  • 14篇大脑
  • 13篇无力
  • 13篇颅内
  • 11篇病例报告
  • 10篇预后
  • 10篇梗死
  • 10篇成像
  • 10篇磁共振
  • 9篇脑血
  • 9篇脑血管
  • 8篇卒中患者
  • 8篇脑卒中

机构

  • 155篇北京协和医院
  • 23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中南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江西省人民医...
  • 3篇北京医院
  • 3篇山东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济南市中心医...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58篇倪俊
  • 99篇崔丽英
  • 63篇彭斌
  • 58篇朱以诚
  • 55篇周立新
  • 55篇姚明
  • 18篇高山
  • 18篇关鸿志
  • 14篇徐蔚海
  • 13篇韩菲
  • 12篇袁晶
  • 10篇王建明
  • 9篇金征宇
  • 9篇陈琳
  • 8篇李明利
  • 8篇卢强
  • 7篇牛婧雯
  • 6篇任海涛
  • 5篇戴毅
  • 5篇魏妍平

传媒

  • 27篇中国现代神经...
  • 2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6篇中国卒中杂志
  • 5篇中国神经免疫...
  • 5篇中风与神经疾...
  • 5篇中华脑血管病...
  • 5篇协和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信息...
  • 4篇2014北京...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罕见病研究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7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7篇2016
  • 15篇2015
  • 18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6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卒中患者脉压差与复发性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翟菲菲朱以诚倪俊姚明周立新彭斌崔丽英
左下肢无力一年余,加重半年,右下肢无力一个月被引量:1
2015年
毋庸置疑,医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从临床症状体征中抽丝剥茧找到线索,因此临床医生的培训一直围绕临床诊疗思路的训练展开。由于神经病学学科的特点,神经科医生需要在诊治过程中先根据症状、体征确定病变部位,再结合病变部位、患者特征、起病形式、疾病过程、合并症状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确定病因,这些规范的诊疗过程要求神经科医生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同样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为临床医学带来变革。诊疗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带来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水平的大幅提高,也对传统的定位、定性临床诊疗思路形成冲击。如何训练医生将临床逻辑推理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避免过度依赖辅助检查,是新时期医学教育的新课题。医学期刊无疑应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例如,美国Neurology杂志专门设立了对年轻医生进行培训的专栏,其中包括临床推理(Clinical reasoning)、医海拾贝(Pearls&Oy—sters)等,这些专栏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目前国内神经病学期刊大多延续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疑难罕见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的传统模式,具有教学意义的临床诊疗思路分析病例屈指可数。因此,本刊新设“临床诊疗思维”栏目,旨在步步深入(step by step)地呈现病例的临床诊断全过程,希望这一栏目能为读者所喜爱。
范思远牛婧雯倪俊陈琳崔丽英
关键词:下肢无力临床诊疗思维症状体征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药服用情况横断面调查
<正>目的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我国增加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其治疗药物除了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化学合成药物外,中药应用的比例,数量及种类等相关数据却比较缺乏。材料与方法自2008年6月—2010年10...
袁晶朱以诚姚明倪俊周立新彭斌崔丽英
文献传递
以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型布鲁杆菌病七例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以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型布鲁杆菌病的临床特点,并探索可能的脑血管病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2月以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型布鲁杆菌病患者,采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流行病学史,血/脑脊液常规及病原学、影像学(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治疗方案及预后等信息,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分析神经型布鲁杆菌病伴发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结果我院共确诊神经型布鲁杆菌病31例,其中7例患者以脑血管病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为首发症状),占神经型布鲁杆菌病的23%。其中3例表现为脑梗死,1例表现为脑梗死合并脑出血,1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表现为脑小血管病相关影像学异常。3例自动出院,4例应用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治疗,预后良好。结论神经型布鲁杆菌病可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或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改变。对于伴听力下降、乏力等全身非特异性症状的脑血管病,需鉴别布鲁杆菌感染;血管痉挛、血管炎及感染诱发动脉硬化性梗死可能是此类患者发生卒中的可能机制。
曹宇泽范思远姚明关鸿志倪俊崔丽英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卒中
空腹血糖升高是非糖尿病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SMART亚组分析
目的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卒中后高血糖与患者影像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卒中后高血糖患者梗死面积较大,出血转化风险较高,静脉溶栓后再通率较低.卒中后高血糖一直被认为与死亡率和功能残疾正相关.然而,以往的大部分研究或者样本量较少,...
姚明倪俊周立新彭斌朱以诚崔丽英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桂哌齐特)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确证研究的一个亚组分析,该研究在中国开展,从2016年8月开始至2019年2月结束,连续入组发病时间≤48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7~25分的急性前循环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主要终点指标为患者接受治疗期内(14 d)的血压均值及血压正常人群比例的变化。进一步,还探讨了既往合并高血压病史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本分析纳入该大型临床研究中伴高血压的809例患者。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AIS患者血压均值、治疗结束后血压正常人群比例(60.5%比59.0%,P>0.05)在桂哌齐特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影响患者的临床血压管理。
陈会生杨弋倪俊陈国芳纪勇易飞张卓伯吴晋蔡学礼邵蓓王剑锋刘雅芳耿德勤屈新辉李晓红魏琰韩树根朱润秀丁建平吕桦黄一宁黄勇华肖波龚涛俞晓飞崔丽英
关键词:卒中多中心研究随机对照试验马来酸桂哌齐特安慰剂
颅内出血后重启抗血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具有抗血栓治疗指征的颅内出血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然而出血后是否启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治疗的时机仍存在争议,缺乏相关指南的推荐意见,此类疾病的治疗决策对临床医师构成了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重点分析了不同病因的颅内出血后启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血栓栓塞及出血复发的风险,同时呈现目前临床实践中启动抗血栓治疗的时间及方案,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李胜德倪俊彭斌
关键词:颅内出血抗凝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栓栓塞复发
晚发型cblC型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MACHC基因突变致晚发型cblC型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例男性患者,以双足麻木起病,逐渐出现双下肢僵硬无力,发病前有非特异性精神行为异常症状,此次就诊经基因检测发现MMACHC基因4号外显子存在c.482G>A(p.Arg161Gln)错义突变,与文献报道c.482G>A复合杂合突变不同,本例患者突变类型为纯合突变。结论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异质性较大,容易漏诊误诊,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行为异常时应考虑该诊断,基因检测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指导该病的分型。
魏景景司倩倩倪俊魏妍平钱敏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晚发型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严重程度及临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影像及实验室资料。结果经临床和影像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034例,其中845例患者24 h内完成了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病因分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不同(P<0.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期NIHSS评分(r=0.166,P<0.001)及出院时mRS(r=0.125,P<0.001)呈正相关。二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出院时功能预后不良相关(未经调整OR=1.058,95%CI 1.019~1.099;调整不含NIHSS评分在内混杂因素OR=1.026,95%CI 1.014~1.091;调整含NIHSS评分在内混杂因素OR=1.022,95%CI 0.984~1.061)。NIHSS评分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功能预后不良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血浆D-二聚体水平预测功能预后不良敏感性为54.9%,特异性为66.1%,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09。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及急性期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并可能通过此相关性从而影响功能预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用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不良。
滕雨明韩广淞沙宇惠吴娟娟周义钧冯璐潘子昂毛荷娇徐蔚海倪俊
关键词:脑卒中TOAST分型NIHSS评分功能预后
成人手足口病合并脊膜神经根炎一例被引量:4
2008年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2岁,主因“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6d,双下肢疼痛麻木4d”于2006年8月23日入院。患者发病前曾有手足口病急性期患儿接触史,2~3d后患者出现发热、口腔及舌部溃疡、手足红色丘疹及疱疹、咽痛、咽干等症状。自行用药后(具体不详),口内溃疡及手足皮疹逐渐消退,但出现双足麻木,渐向上发展至双大腿及腰部,伴疼痛,以双下肢后部为主,为阵发性刺痛,
吴冬燕关鸿志倪俊王建明
关键词:成人手足口病神经根炎双下肢疼痛口腔溃疡脊膜红色丘疹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