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文英

作品数:91 被引量:352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腹腔
  • 36篇腹腔镜
  • 28篇手术
  • 28篇小儿
  • 21篇外科
  • 17篇囊肿
  • 16篇胆总管
  • 15篇胆道
  • 15篇胆总管囊肿
  • 15篇先天
  • 15篇先天性
  • 14篇治疗小儿
  • 14篇切除
  • 14篇闭锁
  • 13篇胆道闭锁
  • 13篇畸形
  • 11篇儿童
  • 9篇切口
  • 8篇切除术
  • 8篇疗效

机构

  • 82篇首都儿科研究...
  • 22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首都儿科研究...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唐山市丰润区...
  • 6篇赣南医学院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贵阳医学院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作者

  • 91篇侯文英
  • 90篇李龙
  • 65篇刘树立
  • 48篇张军
  • 34篇张金山
  • 25篇明安晓
  • 24篇黄柳明
  • 18篇刘垚
  • 17篇刁美
  • 15篇董宁
  • 15篇叶茂
  • 13篇魏延栋
  • 13篇李颀
  • 13篇李胜利
  • 11篇葛军涛
  • 11篇王淑芹
  • 11篇王海斌
  • 11篇谢华伟
  • 10篇崔龙
  • 10篇贾钧

传媒

  • 35篇中华小儿外科...
  • 20篇中国微创外科...
  • 13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健康之家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8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1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辅助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期随访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9月至2009年1月我科采用腹腔镜辅助肛门直肠成形术(LAARP)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男性患儿中直肠前列腺瘘8例、直肠膀胱颈部瘘6例,6例女性患儿均为高位一穴肛患儿,共同管长度大于3cm。腹腔镜用于直肠末端分离、瘘管处理以及盆地隧道的形成。20例患儿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5.9个月(2-24个月),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平均3.8g(2.5~7年)。对20例患儿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直肠功能(排便次数、大便控制能力、污便以及便秘情况)进行调查,并应用Kelly评分对肛门直肠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例患儿经过排便训练可以达到完全的排便控制无污便和便秘;13例患儿可实现较为满意的排便控制,偶有污便(每1~2周1次),无便秘发生。排便控制较差,排便次数增多,经常有污便或失禁者4例。该组患儿经过有效的肠道管理均可以实现满意的社会生活,该组kelly评分平均为3.9±1.59。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长期的疗效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明安晓李龙侯文英刘树立张金山李胜利刘垚王海斌葛军涛魏延栋
关键词:腹腔镜随访研究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外胆道闭锁的初步经验
2013年
目的 介绍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应用于胆道闭锁治疗的初步经验. 方法 2011年5月至7月我们对4例可治愈型胆道闭锁采取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SILH)治疗,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随访期间进行超声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及肝功能检测.评估患儿手术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肝功能检查等指标. 结果 4例患儿中位手术年龄21d,中位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少.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Ⅰ型胆道闭锁患儿术后3~5d,Ⅱ型胆道闭锁患儿术后6d开始黄疸逐渐下降.迄今无一例死亡或出现并发症. 结论 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可治愈型胆道闭锁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刁美叶茂董宁李颀侯文英明安晓郑伟李龙孙旭
关键词:腹腔镜胆管肝外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Kasai手术前后抗α-enolase自身抗体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前血清抗α—enolase自身抗体情况,并观察部分患儿抗体含量在术后1、3、6个月的变化情况。方法构建重组a—enolase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K293构建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细胞株并且纯化出无标签重组蛋白。以纯化的无标签真核ccenolase作为抗原进行EuSA检测,结合患儿的临床检查和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胆道闭锁患儿血清中α-enolase自身抗体的含量较胆汁淤积患儿对照组高(iN组OD值中位数分别为0.865和0.253,Z=-2.305,P=0.021)。胆道闭锁患儿的自身抗体在术后第一个月有下降(Z=-3.18,P=0.002);术后3个月和6个月自身抗体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A的发病过程中有自身体液免疫现象的存在,黄疸导致的损伤并非是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激素可能导致术后第一个月自身抗体下降,而部分患儿kasai术后自身抗体仍然存在。
王海斌刘树立明安晓侯文英魏延东葛军涛李龙
关键词:胆道闭锁自身抗体
腹腔镜与开腹行肝门肠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肝门空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5年9月,对26例胆道闭锁(Ⅲ型)患儿在腹腔镜下行肝门空肠吻合术,充分显露肝门,游离并于肝门纤维块处切除胆囊,提起距Treitz韧带20cm处空肠,经脐将空肠提出腹壁外并逐渐拉出远端40cm范围,距Treitz韧带20cm横断空肠并封闭远端,将近端与远侧30~35cm处空肠行端侧吻合,把肠管送回腹腔。将肝支空肠襻经结肠后隧道上提至肝下,肝门空肠端侧吻合。与同期同年龄段34例胆道闭锁(Ⅲ型)行开腹肝门空肠吻合术的患儿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及术后转归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开腹组[(15.4±5.0)ml vs(33.8±19.4)ml,t=-4.709,P=0.000],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19153.9±619.5)元 vs (15116.7±898.4)元,t=19.607,P=0.000];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术后腹腔镜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和AST比开腹组下降明显。腹腔镜组术后切口疝1例;开腹组急性肝衰竭、伤口裂开各1例,伤口感染2例,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395,P=0.530)。术后4个月时随访,腹腔镜组13例(占50%)患儿退黄;开腹组18例(53%)患儿退黄。结论腹腔镜肝门空肠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微创效果明显,方法安全、有效。
刘雪来李龙张军侯文英黄柳明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闭锁
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胃冠状静脉一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效果和预后。方法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17例患儿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就诊。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4.9岁。完善腹部B型超声、增强CT和血常规检查。B型超声和CT检查均提示门静脉海绵样变、脾大和脾功能亢进,以“肝外门静脉高压”收入院。所有患儿均采用胃冠状静脉一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肝外门静脉高压。2例患儿冠状静脉长度为2.5cm,分别移植4cm和6.5cm肠系膜下静脉作为延长血管。所有患儿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3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采用超声检查评估脾脏大小和分流血管通畅情况。记录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成功采用胃冠状静脉一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手术时间195~375min,平均250min。3例患儿术中输入1个单位同型红细胞,其余患儿未输血。住院时间9~22d,平均15d。术后门静脉造影显示所有患儿分流血管通畅。术后患儿血常规及血生化结果正常,随访超声显示分流血管通畅,脾脏明显缩小。2例患儿复发,保守治疗有效。结论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法。
张金山李龙刘树立侯文英刁美明安晓叶茂葛军涛
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
先天性球形结肠20例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球形结肠(Congenital Pouch Colon,CP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作者收治的20例CPC患儿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和随访结果。结果20例中,新生儿12例,婴幼儿8例。临床表现:营养不良19例,腹胀16例,尿中含大便15例,呕吐胆汁12例,大便失禁6例。经腹平片诊断18例;经消化道造影和腹腔镜确诊CPC合并膀胱瘘11例,尿道瘘4例,子宫瘘2例,阴道瘘1例,泄殖腔畸形2例。患儿均行腹腔镜辅助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球形结肠、近端肠管肛门成形术。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腹胀和粪瘘消失;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3d.4.3d和12.5d;平均随访时间(28.2±2.0)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14例患儿正常排便,无粪尿,4例肠炎,2例便秘。术后6个月随访,肛门排便功能均良好,2例偶有污粪,2例偶有便秘。术后1年随访无不适,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CPC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新生儿。临床表现为营养不良、腹胀、呕吐胆汁、粪尿。腹部X线检查和腹腔镜可确诊。治疗于可采取腹腔镜辅助肛门拖出球形结肠切除、肛门成形术。术后恢复快,预后较好。
李胜利张军明安晓侯文英王海斌张金山李龙
幼兔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Roux支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探索小儿胆肠吻合术中Roux支长度与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45只1月龄体重(600±60)g清洁级新西兰幼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Roux支组(SRJG);长Roux支组(LRJG);空白对照组(CG)。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活动性和反应性。记录、计算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觅食水时间和生存率。测量、计算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实验各组幼兔的平均头围、平均身长和平均体重。解剖死亡幼兔,查找死因并记录。分析不同袢空肠组(Rouxjejunumgroup,RJG)并发症、成功率、对幼兔胃肠道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尉G间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JG间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和平均觅食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比CG较明显延长;三组反应性和术后活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率:SRJG93.34%,LRJG66.67%;死因主要为Roux支和呼吸道并发症。术后开腹发现:S尉G肠粘连2例,无Roux支扭转;LRJG肠粘连8例,Roux支扭转6例;RJGRoux支平均增长(2.2±0.25)cm/月;CG幼兔无腹腔粘连,空肠平均增长(2.3±0.33)cm/月。RJG1个月Roux支空肠平均管径(0.63±0.07)cm,与CG(0.8±0.05)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3个月Roux支空肠平均管径(O.35±0.08)cm较CG(0.8±0.05)cm明显缩小。术前三组平均头围、平均身长和平均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RJG比C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尉G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和3个月LRJG低于SRJG和CG,但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上消化道造影及造影后开腹发现:LRJG和SRJG幼兔均无反流。结论SRJG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因而小儿胆肠吻合术中短的个体化的Roux支空肠可能并发症较少,更利于小儿术后恢复和生长发育。
李胜利张阔张军明安晓侯文英魏延栋葛军涛王海滨李龙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胆管闭锁与十二指肠乳头异位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胆管闭锁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对胰胆的解剖进行造影研究。方法对221例胆管闭锁患儿中47例(21.3%)进行胆管造影,根据胆囊管和胆总管及十二指肠显影清晰影像进行研究,观察胆总管、胰管、胰胆合流共同管及其开口部位。以同期收治的29例非胆管闭锁性黄疸婴儿的胆管造影结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29例中7例(24.1%)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降段以远,而胆管闭锁组47例中24例(51.1%)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降段以远,后者较前者明显增高(P〈0.05)。胆管闭锁组和对照组合并胰胆合流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95.7%(45/47)和82.8%(24/29),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22)。胆管闭锁患儿胰胆合流共同管的平均长度指数为0.418±0.152,比对照组(0.236±0.122)明显延长,P〈0.05。胆管闭锁组胆总管的平均直径指数为0.078±0.043,对照组为0.199±0.086,前者较后者明显细小,P〈0.05,而共同管和胰管的直径差异不湿著(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远端开口异位和胰胆合流共同管延长是胆管闭锁影像学改变特点,提示此畸形的病因与胚胎早期肝憩室发育异常有关。
李龙刘树立侯文英刘雪来付京波黄柳明刘刚王淑芹刘宝富雷宇
关键词:胆管闭锁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囊肿彻底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18例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囊肿彻底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材料和方法过去9年中,我们对21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儿行腹腔镜囊肿彻底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方法治疗(男/女:...
李龙刘树立刁美张军李旭侯文英李颀董宁
文献传递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3例患儿因胰腺病变就诊我院,其中1例为局灶性胰岛细胞增生症,1例为弥漫性胰岛细胞增生症,1例为先天性胰母细胞瘤。所有患儿均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儿进行跟踪随访,内容包括术后低血糖症状缓解与否,定期复查血胰岛素、血糖浓度、腹部B超等。7例应用传统腹腔镜技术进行胰腺肿瘤切除术的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手术时间120~200min(平均153.3min),较对照组(170~215min,平均187min)低。术中出血量较少,无输血者。术后腹腔引流时间为3~4d(平均3.3d),较对照组(2~7d,平均5.8d)低。术后住院时间为6~7d(平均6.3d),较对照组(3~24d,平均16d)明显较低。2例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患儿术后空腹血糖浓度较术前升高,术后空腹血胰岛素浓度较术前降低。所有患儿术后无胰瘘、胰腺出血等并发症。迄今为止随访4~29个月,所有患儿血糖浓度和血胰岛素浓度恢复正常,定期复查B超未出现复发者。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技术在胰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张金山李龙侯文英刘树立李颀董宁李旭孔赤寰叶茂魏延栋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高胰岛素血症胰腺肿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