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振宝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光合系统
  • 6篇光谱
  • 6篇复合物
  • 5篇荧光
  • 5篇光破坏
  • 4篇D1/D2
  • 3篇荧光光谱
  • 3篇CYT
  • 2篇蛋白
  • 2篇叶绿
  • 2篇荧光发射
  • 2篇纳秒
  • 2篇固定化
  • 2篇光合作用
  • 2篇氨酸
  • 2篇菠菜
  • 2篇残基
  • 1篇蛋白复合物
  • 1篇电荷
  • 1篇电荷分离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植...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17篇于振宝
  • 14篇匡廷云
  • 13篇汤佩松
  • 13篇唐崇钦
  • 8篇彭德川
  • 4篇李成勇
  • 4篇卢荣禾
  • 3篇叶彤
  • 2篇王水才
  • 2篇陈耀东
  • 2篇马林
  • 2篇侯洵
  • 2篇侯建敏
  • 2篇杨昆云
  • 2篇赵琦
  • 2篇程玉华
  • 2篇崔岩
  • 1篇侯建敏
  • 1篇陈建新
  • 1篇许根俊

传媒

  • 7篇Acta B...
  • 3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年份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_1/D_2/cyt b_(559)复合物光破坏的多步反应被引量:1
1993年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_1D_2’cyt b_(559)复合物在强光照射下色素分子受到破坏,导致在红区(Q_y带)的吸光度值及CD信号的下降,而且在光照后的暗放置过程中这种变化继续进行,吸收差光谱的峰位在680nm处,说明受破坏的很可能是原初电子供体P680.在光照后的暗放置过程中,该反应中心复合物的荧先强度继续升高,而且峰位蓝移.所有这些结果表明,在光照的过程中,PSⅡ反应中心D_1/D_2/cytb_(559)复合物很可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反应中间体形成,从而造成在暗放置过程中该反应中心继续受到破坏,也就是说,PSⅡ反应中心D_1/D_2/cytb_(559)复合物的光破坏不是一步反应,而是一个多步反应.
卢荣禾匡廷云于振宝唐崇钦彭德川汤佩松
关键词:光破坏光合系统
疏水吸附固定化天冬氨酸酶及其性质的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论述了一种N-烷基琼脂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了pH,离子强度、载体上疏水基团含量等因素对载体吸附天冬氨酸酶的影响以及固定化天冬酸酶的性质。结果表明邻甲苯胺基琼脂珠在pH5.5,0.1mol/L磷酸缓冲液(含有0.25mol/LKCL)中,每克湿载体可吸附15—25mg酶蛋白,酶活力回收达90%以上。固定化酶的性质有所改变,其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明显增强。 固定化天冬氨酸酸柱可以用于连续化生产L-天冬氮酸,在pH8.0,1.0mol/L及丁烯二酸铵(含0.02mol/L MgCl_2),30℃条件下,以空间流速SV=3.5操作2个月,固定化酶活力仍保持79.5%。
马林于振宝程玉华阎岗林高贵
关键词:天冬氨酸酶固定化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采用柱层析法从菠菜叶绿体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II)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 D_1-D_2-Cyt b-559,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该反应中心中所含的色素比大约为Ch1a/2 Pheo a=6.0。四阶导数光谱在红区有两个峰,说明该反应中心至少存在两种结合状态的 Chl a。相位调制法得到的时间分辩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三元复合物的荧光至少是3指数衰减,其寿命分别为:1.51ns、6.23nS、36.26nS,占整个荧光的分数依次为:0.06,0.67,0.27。其中寿命为6.23nS 的荧光为与电荷分离不相关的 Ch1 a 所产生;寿命为1.51ns 的组分所占比例很小,其来源不清楚;寿命为36.25nS 的组分为原初电子供体 P680与原初电子受体 Pheo a 发生电荷重组时产生的荧光,这个组分的荧光直接反映了该反应中心的电荷分离活性。
于振宝匡廷云唐崇钦彭德川赵琦汤佩松李成勇
关键词:荧光光谱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 D_1/D_2/cyt b559复合物的组氨酸残基的光照破坏被引量:8
1993年
高等植物在强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现已普遍认为,光抑制的原初部位是光系统Ⅱ(PS Ⅱ)的反应中心。无论在整个叶片,还是在类囊体膜以及 PS Ⅱ颗粒、放氧颗粒中均能发现光破坏现象。但是,由于在这些颗粒中有许多与光破坏不直接相关的色素和蛋白分子,因此很难确定具体哪个分子受到破坏。而以只含有少数色素和多肽分子的 PSⅡ反应中心 D_1/D_2/cyt b599复合物为材料可以克服这个困难。该反应中心复合物的获得大大推动了光破坏机理的研究。现已证明,D_1/D_2/cyt b559复合物对光照十分敏感,光照可引起原初电子供体 P680的破坏。
匡廷云于振宝唐崇钦卢荣禾彭德川汤佩松
关键词:光合系统光合物光破坏
磷酸吡哆醛修饰的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时间分辨荧光分析
1992年
在别构抑制剂AMP或底物果糖1,6-二磷酸(FruP_2)存在下,磷酸吡哆醛(PLP)分别专一性地修饰在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FruP_2ase,E.C.3.1.3.11.)的催化部位或别构部位。测得了修饰在催化部位或别构部位的PLP的荧光寿命及其连续分布。通过荧光寿命分布宽度的比较,认为该酶的活性部位柔性大于别构部位的柔性。
于振宝李成勇许根俊
关键词:化学修饰果糖二磷酸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和能量传递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光合作用中最核心的步骤之一是在反应中心进行的原初反应,PSⅡ反应中心原初反应的机理研究已日益成为国际光合作用研究的焦点这一.1987年Nanba和Satoh首次分离纯化出PS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复合物以来,国际上对PSⅡ反应中心的原初电荷分离(Charge separation)、电荷重组(Charge recombination)和能量传递过程的动力学性质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及烧孔谱(Hole-burning Spectroscopy)等技术进行研究,已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是,由于PSⅡ反应中心中色素分子的吸收光谱重叠严重,其吸收光谱在675nm处仅有一个吸收峰,无法选择性地激发原初电子供体P680,实验得到的数据比较复杂,不同实验室得到的动力学数据以及对实验数据的解释,都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完全相反.本文以菠菜叶绿体中的PSⅡ颗粒、PSⅡ核心复合物(CP47/CP43/D1/D2/Cyt b559)和PSⅡ反应中心复合物(D1/D2/Cyt b559)为材料,用皮秒和飞秒激光技术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和能量传递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测定出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内部β-胡萝卜素和原初电子供体P680之间的能量传递以及PSⅡ反应中心原初电荷分离的时间常数,提出了可能的动力学模型.
侯建敏匡廷云于振宝杨昆云唐崇钦汤佩松叶彤崔岩陈耀东王水才侯洵
关键词:光合作用电荷分离
光破坏的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的CD光谱被引量:1
1994年
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复合物的圆二色(CD)光谱在红区有一个反向带,其正峰在680 nm ,负峰在660 nm 处。光破坏后,该反应中心复合物的CD信号明显下降,而且当正峰完全消失后,负峰仍然存在,说明该反应中心的CD信号不仅来源于原初电子供体P680。
于振宝唐崇钦匡廷云卢荣禾汤佩松李崇慈
关键词:CD光谱光合系统复合物
D1/D2/Cyt b-559几个不同寿命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的分辨
1993年
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0ns,5.9ns,24ns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量子产率依次为0.05,0.34,0.35和0.26。这些不同寿命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相互重叠在一起,稳态光谱只显示1个发射峰。根据相调荧光测定的“硬件”分析方法,通过选择检测器的相角,可以选择性地把各个寿命组分的荧光分别滤掉。如果5.
于振宝匡廷云李成勇唐崇钦彭德川汤佩松
关键词:菠菜光合系统荧光光谱
D1/D2/Cytb-559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被引量:1
1996年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复合物在488 nm 处激发的共振拉曼光谱显示4 个主要谱带,其峰位分别在1532(υ1)、1165(υ2)、1010(υ3)和970(υ4) cm - 1处,表明PSⅡ反应中心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是全反式构型。D1/D2/Cytb-559 复合物的色素抽提液的拉曼光谱也显示4 个主要的拉曼峰,其中υ4 谱带的强度急剧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内部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与抽提液中自由的β-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不同,而与光合细菌反应中心内部的类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相似。
卢荣禾匡廷云于振宝唐崇钦汤佩松李庚新唐树延
关键词:复合物共振拉曼光谱
质体醌重组的D1/D2/Cyt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动力学和光破坏作用被引量:5
1994年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失去了电子受体QA 和QB,人工合成的质体醌可以与D1/D2/Cytb559 复合物发生重组。癸基质体醌(DPQ)与D1/D2/Cytb599 复合物的重组导致该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下降及发射光谱蓝移,同时两个与光化学活性相关的长寿命(24 ns和73 ns)荧光衰减组分占整个荧光的百分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DPQ作为Pheo- 的电子受体,限制了P680+ ·Pheo- 的电荷重组。DPQ 的加入对D1/D2/Cytb559复合物中Chla 分子的光破坏敏感性影响不大,但β-胡萝卜素在加入DPQ 之后可以被光照破坏,这个过程可能与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相关。
唐崇钦匡廷云于振宝卢荣禾彭德川汤佩松李成勇
关键词:光破坏荧光寿命质体醌复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