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瑞芬太尼
  • 2篇甲状腺
  • 2篇芬太尼
  • 1篇休克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药
  • 1篇血管活性药物
  • 1篇异丙酚
  • 1篇瑞芬太尼联合...
  • 1篇手术
  • 1篇尿道
  • 1篇尿道成形
  • 1篇尿道成形术
  • 1篇七氟醚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手术
  • 1篇全身麻醉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丁卫卫
  • 3篇张加强
  • 3篇张会
  • 2篇孟凡民
  • 1篇杜溢
  • 1篇王英伟
  • 1篇张江玲
  • 1篇陈依君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析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90例在该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苏醒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6.89±1.03)min、呼吸恢复时间(5.77±0.64)min、拔管时间(8.16±1.11)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9.55±1.05)min、呼吸恢复时间(7.99±0.71)min、拔管时间(18.44±1.66)min,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例,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意义显著,苏醒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丁卫卫张会张加强张江玲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手术异丙酚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和瑞芬太尼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无肌松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及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无肌松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甲状腺肿瘤患者40例,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10min注射完毕,以七氟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记录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及插管后3 min(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及Narcotrend指数,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采用Viby-Mogensen评分法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76±6)s,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7%,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100%;与T0时比较,T1、T2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及Narcotrend值明显降低(P<0.05),T3时平均动脉压及Narcotrend值明显降低(P<0.05);T1、T2、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及Narcotren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及瑞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而平稳,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用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安全可行。
张会孟凡民张加强丁卫卫
关键词:气管插管甲状腺肿瘤
骶管阻滞麻醉对尿道成形术患儿围手术期免疫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骶管阻滞麻醉对因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的患儿术中和术后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1~5岁择期行尿道成形术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骶管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A组)和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B组)。于入室后即刻(T0)、全身麻醉及骶管阻滞成功后(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h(T4)、72h(T5)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干扰素(IFN)-γ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1、Th2细胞百分比。结果 B组MAP在T2、T3时升高,并且显著高于A组;与T0时比较,两组E、NE在T2~T4时均上升(P<0.05);与T0比较,B组IL-2、IFN-γ、Th1在T2~T5时降低(P<0.05),IL-4、IL-10、Th2在T2~T5时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骶管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在一定程度增强行尿道成形术患儿术中和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
丁卫卫杜溢陈依君王英伟
关键词:骶管阻滞全身麻醉细胞免疫
外科感染性休克患儿围术期的麻醉管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进一步提高外科感染性休克患儿围术期麻醉管理水平。方法对38例伴感染性休克患儿(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20例,嵌顿疝合并腹膜炎9例,胃穿孔9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选择静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手术的过程中监测患儿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NIBP)、尿量、体温、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血压(ABP)、红细胞压积(Hct)、血糖、乳酸及电解质。术中根据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充分的液体复苏治疗;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根据休克程度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和循环灌注。结果 38例患儿麻醉效果充分,术后SpO2、MAP、尿量、Hct、CVP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HR、乳酸水平、血糖明显下降(P均<0.05)。32例术毕清醒安全拔管,6例送ICU。1例合并先心病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第2天死亡。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围术期维持内环境稳定和脏器功能,避免脏器进一步损伤。
丁卫卫张会张加强孟凡民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麻醉血管活性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