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技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0只比格犬,实施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术,通过消化道造影及术后进食和排粪情况,评估该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30只比格犬中28只完成实验。术后消化道造影提示,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术能够完全阻断肠内容物进入远端肠管。拔除导管后进食排粪正常,消化道造影提示,肠管通畅,未见明显狭窄及梗阻表现。对28只实验犬进行手术解剖,发现腹壁伤口及腹腔内窦道粘连良好:肉眼下观察卡压肠管血运及肠管蠕动情况与近远端肠管比较无明显异常。卡压肠管宽度(15.0±1.1)ml/1,未卡压肠管则为(15.4±1.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3,P=0.152);卡压肠管周径(28.5±2.1)mm,未卡压肠管则为(29.3±2.0)mm,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445,P=0.154)。结论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技术是有效和安全的。 许超 陈林昊 王襄瑜 曾长青 黄良祥 李建党 薛芳沁 黄海啸 郑羽 池良杰 林达佳关键词:有效性 安全性 右半结肠癌患者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回肠周围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5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总淋巴结转移率为44.0%(114/259),而回肠周围淋巴结总体转移率仅为5.0%,其中盲肠部位肿瘤的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为14.3%。单因素分析显示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状态在肿瘤位置(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13)、TNM分期(P<0.001)、N分期(P<0.001)、脉管侵犯情况(P=0.001)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盲肠部位的肿瘤其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风险是其他部位肿瘤的6.97倍(P=0.001,95%CI:2.246~21.626),且N分期为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回肠周围淋巴结在右半结肠癌中转移率较低,与其他部位的右半结肠癌相比,盲肠癌有较高的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率;高N分期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有较高的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率。 林达佳 吴健生 曾长青 陈林昊 黄海啸关键词:右半结肠癌 超声刀应用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110例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使用效果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采用超声刀的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70~225 min ,平均205 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38枚,平均28枚;术中出血量为50~350 mL ,平均150mL ;术后3d腹腔总引流量为20~150mL,平均65mL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5d,平均4.1d;住院时间为6~9d,平均7.5d。结论超声刀运用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安全、有效。 黄海啸 陈黎奇 曾长青 陈林昊 黄良祥 李建党关键词:腹腔镜 超声刀 胃癌 miR-146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miR-146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功能。方法 qRT-PCR分析结肠癌组织、毗邻正常细胞组织以及结肠癌细胞系miR-146a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结肠癌细胞系SW620转染miR-146a模拟物后的增值,FACS法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状况。结果 43份结肠癌组织样品中,36份呈现miR-146a表达量下调,并且该下调表达情况与肿瘤增殖情况(P=0.010)相一致,miR-146a表达量还与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同时miR-146a表达量较高的患者较比表达量低的患者寿命要长(P=0.011),MTT检测表明,miR-146a能抑制细胞增殖(P<0.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转染miR-146a的SW620细胞相比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上升(11.9%∶5.9%),但是对细胞周期没有什么影响。结论 miR-146a可能是结肠癌新的抗癌靶标,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在结肠癌中具有重要作用。 曾长青 黄良祥 郑羽 黄海啸 陈林昊 池良杰关键词:结肠癌 增殖 凋亡 PDZ结合域转录共激活因子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PDZ结合域转录共激活因子(TAZ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结肠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TAZ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TAZ的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TAZ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其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73.2%(41/56)比12.5%(7/56),P=0.000]。TAZ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09)、浸润深度(P=0.026)、淋巴结转移(P=0.034)和TNM分期(P=0.002)有关。TAZ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患者(66.7%比22.9%,P=0.00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AZ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95%CI):3.532(1.266—9.858),P=0.016]。结论TAZ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升高,且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曾长青 黄良祥 郑羽 黄海啸 陈林昊 池良杰关键词:结肠肿瘤 临床病理因素 预后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及远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比较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3种不同切除及重建术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91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切除及重建方式分为TG-RY组(123例,行全胃切除术加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PG-EG组(40例,行近端胃切除术加食管残胃吻合)和PG-JI组(28例,行近端胃切除术加功能性空肠间置),比较3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远期胃肠道不适、术后1年营养状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PG-EG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8 min,明显短于TG-RY组的248 min 和PG-JI 组的224 min (P<0.05);平均术中出血194 ml,明显少于TG-RY组的323 ml和PG-JI组的265 ml(P<0.05)。3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PG-EG组患者反流发生率为17.5%(7/40),明显高于TG-RY组和PG-JI组[1.6%(2/123)和7.1%(2/28),P<0.05];烧心发生率为17.5%(7/40),亦明显高于另外两组[4.9%(6/123)和10.7(3/28),P<0.05];TG-RY组患者倾倒综合征生生率为7.3%(9/123),另外两组均无一例倾倒综合征发生(P<0.05)。术后1年体质量下降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RY组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下降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近端胃癌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考虑术后生活质量,PG-JI可作为近端胃切除术后的首选重建方式;但对于肿瘤较大、病期较晚者,TG-RY更加安全;对于年老体弱、对手术耐受力低者,可考虑行PG-EG。 曾长青 黄良祥 陈林昊 黄海啸 郑羽 池良杰关键词: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空肠间置 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淋巴结清扫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 探讨远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45例远端1/3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结果 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38.2%(208/545).黏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0%(2/99),且均局限于第1站淋巴结.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8.9%(18/95),明显高于黏膜癌(P<0.01);其中第2站淋巴结中No.7,8,9组转移率分别为5.3%(5/94)、3.2%(3/94)和1.1%(1/89);此外,有3.2%(3/95)的患者出现除No.7,8,9组之外的第2站淋巴结转移,包括No.1,11p,No.12淋巴结.当肿瘤浸润至肌层或更深层时,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对于远端1/3胃黏膜癌,D1清扫即可;对于浸润肌层或更深层的肿瘤,应行标准D2清扫;而对黏膜下癌,需要扩大D1+清扫的范围. 曾长青 刘进生 郑羽 黄良祥 陈林昊 黄海啸 李建党关键词: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术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在小肠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2020年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在小肠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为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小肠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采用次氯酸氧化修饰大鼠血清白蛋白(RSA)的方法体外制备AOPPs。将IEC-6细胞分为AOPPs组、RSA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50、100、200、400μg/ml的AOPPs干预IEC-6细胞作为AOPPs组,50、100、200、400μg/ml的RSA干预IEC-6细胞作为RSA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统计分析凋亡率最高时AOPPs的浓度。采用该浓度的AOPPs干预IEC-6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48、72 h的细胞凋亡并统计分析不同时间点凋亡率的差异。荧光定量PCR检测AOPPs组、RSA组和空白对照组E-cadher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及参与调节细胞EMT过程的转录因子Snail、Slug的mRNA表达以及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的mRNA表达。结果AOPPs可以诱导IEC-6细胞的凋亡,并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效应(P<0.05);400μg/ml的AOPPs干预72 h细胞的凋亡率最高,达到(17.30±1.03)%。AOPPs明显下调IEC-6细胞E-cadherin的mRNA表达,而明显上调Fibronectin及CollagenⅠ的mRNA表达,同时转录因子Snail和Slug 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AOPPs通过诱导小肠上皮细胞凋亡,上调细胞的转录因子Snail和Slug的基因表达,抑制E-cadherin的转录,同时上调Fibronectin和CollagenⅠ基因表达,促进肠上皮细胞EMT,在IBD小肠纤维化中发挥一定作用。 郑羽 聂宗强 陈鸿源 王襄瑜 黄海啸 黄良祥 曾长青关键词: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上皮间质转化 小肠上皮细胞 炎症性肠病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后出血19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610例。结果 610例患者中并发术后出血19例,其中15例为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出血,4例为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手术、介入血管栓塞等综合治疗后,19例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后出血原因复杂多样,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先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必须给予紧急手术或血管栓塞等综合处理,以拯救生命。 黄海啸 陈黎奇 林达佳 池良杰 黄良祥 李建党关键词:腹腔镜辅助 胃癌 术后出血 血管介入栓塞 Fbxw7通过降解c-Myc和Cyclin E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和生长阻滞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检测Fbxw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Fbxw7在20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Fbxw7过表达质粒和Fbxw7 shRNA分别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AZ521,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bxw7及其靶蛋白c-Myc和Cyclin E表达变化,通过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bxw7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Fbxw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Fbxw7过表达的MGC-803细胞中c-Myc和Cyclin E蛋白表达明显减少,Fbxw7过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和生长阻滞(P<0.05);敲低AZ521细胞中Fbxw7表达引起c-Myc和Cyclin E蛋白蓄积,导致细胞凋亡减少和增殖能力增强(P<0.05)。结论:Fbxw7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其可能通过泛素化降解c-Myc和Cyclin E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和生长阻滞,提示Fbxw7在胃癌中可能作为关键抑癌因子发挥功能。 曾长青 黄良祥 黄海啸 陈林昊 郑羽 池良杰关键词:胃癌 增殖 克隆形成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