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泽亮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灌流
  • 3篇细胞
  • 3篇灌流
  • 2篇血液灌流治疗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 2篇灌流治疗
  • 2篇杆菌
  • 2篇肝炎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机构

  • 15篇怀化市第二人...
  • 2篇南华大学
  • 1篇怀化市第五人...

作者

  • 15篇黄泽亮
  • 4篇郑大伟
  • 3篇王炼红
  • 3篇吴德华
  • 2篇张喜
  • 2篇邓先科
  • 1篇张少宏
  • 1篇彭巍
  • 1篇曾祥彬
  • 1篇马义平
  • 1篇杨华喜
  • 1篇刘仁水
  • 1篇周曦
  • 1篇罗玉清
  • 1篇余鹏飞
  • 1篇张永彦
  • 1篇李菊梅
  • 1篇李菊梅
  • 1篇杨祚升
  • 1篇李永亮

传媒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第三届全国重...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3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HA型血液灌流器对31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液灌流66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和血常规的变化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的比较。结果血液灌流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降低(P<0.01),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血液灌流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减少(P<0.05),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血液灌流能吸附重型肝炎患者血液中胆红素、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早、中期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吴德华关午张喜李菊梅袁通其郑大伟黄泽亮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型肝炎内毒素细胞因子
2062名机关单位职工血脂血糖水平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血脂是指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血脂分析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只有重要意义,而且很多疾病均可引起脂质代谢的改变,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以及内分泌的代谢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脂血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现就2008年6月~2009年3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2062名机关干部职工的血脂血糖水平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王炼红张永彦桂福黄泽亮
关键词:机关干部职工血脂分析血糖水平血糖代谢紊乱肾脏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SBP、DBP及平均动脉压(MAP)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初诊或停药2周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PP、SBP、DBP和MAP检查,以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2.6mg/L作为肾损害的标准,分为肾损害组和非肾损害组,其中肾损害组84例,非肾损害组96例。将两组血压参数进行比较,并与血β2-MG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肾损害组PP[(59±10)mmHg]及SBP[(168±28)mmHg]较非肾损害组[(41±8)mmHg,(151±10)mmHg]明显增高。(2)相关分析显示血β2-MG与PP、SBP呈正相关,尿β2-MG与PP、SBP、DBP、MAP呈正相关。其中与PP、SBP相关性较好。结论PP与SBP、DBP、MAP增高均可导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而PP、SBP增大是导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主要因素。
关午马义平廖东承黄泽亮田武生罗玉清邓先科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脉压
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 75例无甲状腺疾病的肺心病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血清甲状腺素 (T4)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的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检测 75例肺心病患者血清T3 、T4和TSH含量 ,另选 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肺心病患者血清T3 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0 .0 1,血清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0 .0 5。有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严重并发症时 ,低T3 血症尤为显著 ,P <0 .0 1。且多伴有低T4血症 ,P <0 .0 5。血清T4血症越低 ,病死率越高。结论 血清T3 、T4含量可作为判断肺心病轻重和预后指标之一。
关午黄泽亮刘湘群田武生邓先科廖东承
关键词:肺心病甲状腺素
非淋菌性尿道炎480例生殖道支原体的检测和药敏分析
2010年
目的通过对2008年怀化市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检测的结果分析,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供临床医生治疗支原体选择用药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进行检测,确定支原体感染类型,以及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480例患者阳性例数255例,阳性率53.1%。其中uu195例(40.6%),Mh18例(3.8%),uu+Mh42例(8.7%),感染以uu为主。男性病例222例,阳性例数87例(39.2%),女性病例258例,阳性例数168例(65.1%),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ERY高度耐药,ROX、OFL、LEV、LML的耐药率也明显提高,治疗支原体感染应用DOX、CLA、THI、AZI、JOS、MIN治疗。结论NGU患者应高度重视支原体培养检测和药敏分析,选择高效、敏感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最大限度控制新耐药菌株的发生。
黄泽亮王炼红邓斌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药敏分析抗生素敏感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培养
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3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 HA 型血液灌流器对31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液灌流66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及血常规的变化,治疗组...
吴德华关午张喜李菊梅袁通其郑大伟黄泽亮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型肝炎内毒素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银——邻菲罗啉——曙红体系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痕量银被引量:5
2006年
在磷酸盐缓冲介质中,PVA-124存在下,银与邻菲罗啉形成配阳离子,进而与曙红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使溶液的RRS强度显著增强并产生相应的散射光谱,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52nm。在实验最适条件下,Ag^+浓度在8.0×10^-3-0.6μg/ml范围内与RRS增强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方法检出限为2.40ng/ml,RSD=1.96%-2.8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00%~102.00%。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陈友为黄泽亮
关键词:曙红共振瑞利散射
肺低分化鳞癌骨髓浸润合并缺铁性贫血1例报道
2011年
目的提高疑难血液病的检出率,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首先对疑难病患者作血常规检测,并将外周血片作瑞氏染色和网织红计数,再将骨髓片分别作瑞氏染色、铁染色和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检测证实该患者重度贫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网织红细胞轻度增高,并有低分化鳞癌细胞骨髓浸润;铁染色,细胞外铁(-),细胞内铁2%;苏木素-伊红染色,找到低分化鳞癌细胞。结论恶性肿瘤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时应与缺铁性贫血相鉴别,综合、全面分析是提高骨髓检出率的必要手段。
易春生廖东承余鹏飞黄泽亮
关键词:骨髓浸润缺铁性贫血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进展
自1979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首次被研制出以来,便一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对多种药物均有较强耐药性的革兰阴性菌的特效药物且越发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越发广泛,也使得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应运而生,各类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黄泽亮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流行病学碳青霉烯耐药机制
紫杉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紫杉醇处理Hela细胞后,用MTT法测定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bcl- 2水平,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0 0 1~1μmol/L的紫杉醇能引起Hela细胞的凋亡。表现为Gz/M期阻滞,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紫杉醇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和bcl- 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紫杉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抑制端粒酶活性,bcl- 2参与了紫杉醇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调控。这一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黄泽亮周曦陈忠东郑大伟张少宏关午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紫杉醇诱导HELA细胞凋亡HELA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生长抑制率TRAP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