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隽

作品数:56 被引量:320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哲学宗教
  • 3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羞耻
  • 7篇地震
  • 6篇大学生
  • 6篇信度
  • 6篇抑郁
  • 5篇心理
  • 5篇症状
  • 5篇情绪
  • 4篇信效度
  • 4篇情绪调节
  • 4篇自我
  • 4篇问卷
  • 4篇创伤
  • 3篇心理咨询
  • 3篇心理咨询与治...
  • 3篇信效度检验
  • 3篇灾区
  • 3篇震后
  • 3篇中介
  • 3篇中学生

机构

  • 33篇复旦大学
  • 33篇北京大学
  • 2篇彭州市第一中...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美国迈阿密大...
  • 1篇上海科技馆
  • 1篇共青团重庆市...

作者

  • 56篇高隽
  • 29篇钱铭怡
  • 11篇邓晶
  • 6篇王雨吟
  • 6篇汪智艳
  • 4篇李松蔚
  • 3篇张智丰
  • 3篇王文余
  • 3篇张黎黎
  • 3篇王觅
  • 2篇易春丽
  • 2篇杨凡
  • 2篇官锐园
  • 2篇邓天
  • 2篇钟杰
  • 1篇吴艳红
  • 1篇余红玉
  • 1篇林沐雨
  • 1篇张晶晶
  • 1篇戴赟

传媒

  • 20篇中国临床心理...
  • 13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心理学通讯
  • 1篇第六届中国森...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首届全国研究...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学生羞耻应对在羞耻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考察中学生羞耻应对在羞耻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方便选取北京某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6月两个时间点分别填写儿童抑郁问卷(CDI)、中学生羞耻体验量表(MSSS)、羞耻应对方式量表(CSS),时间点1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时间点2回收与时间点1信息匹配的问卷166份。结果:使用纵向数据进行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羞耻应对中的攻击自我、攻击他人两个维度对羞耻和抑郁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以时间点1的羞耻为自变量,攻击自我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共可以解释时间点2抑郁方差的19%;而攻击他人作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共可解释时间点2抑郁方差的13%。结论:羞耻可能通过羞耻应对而影响抑郁水平。
丁欣放高隽张祖贤钱铭怡
关键词:羞耻抑郁中介作用
震后青少年创伤症状与抑郁的关系
考察5.12地震后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创伤症状的关系。选取重庆市国家一般灾区某县初一年级学生800名(其中男450人,女347人,平均年龄12.53±0.61岁),于2008年10月和12月分别使用儿童版事件冲击量表(CIE...
高隽钱铭怡邓晶
关键词:青少年创伤抑郁
羞耻性自传体记忆:基于自我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基于Markus和Kitayama的自我文化理论,考察羞耻情绪在中美两国文化下的差异。69名中国大学生和65名美国大学生作为被试,每个被试被要求回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羞耻性事件。之后根据羞耻自传体记忆的特点及理论假设,制定了编码规则。根据编码规则,对每个记忆进行编码统计。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被试羞耻性自传体记忆的具体程度高于美国被试;2)中国被试的羞耻记忆出现更多人际关系的内容;3)中国被试更多报告羞耻事件发生在童年和青春期,更多涉及学校和老师的评价。
张智丰高隽钱铭怡王爱民张黎黎汪智艳
关键词:羞耻自传体记忆文化比较自我
自我认知评估对羞耻认知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考察自我指向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类型对个体选择特定羞耻情绪认知调节策略的影响。方法:采用情境故事法操纵两种能激发羞耻的负性自我认知评估以诱发个体羞耻情绪,比较两种条件下个体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上的差异。结果:①自我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仅和能维持/扩大羞耻严重程度的消极认知策略有关,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既和上述消极认知策略有关,又和防御型及修复型策略的选用有关。②自我指向的负性认知评估是羞耻体验中的主要负性认知评估类型,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常伴随前者出现,并可加剧其强度。结论:自我负性认知评估类型对个体认知调节策略的选择有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的表现是复杂的。
高隽赵晴雪王觅戴赟钱铭怡
月经信念与态度问卷的修订及其信效度检验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修订月经信念与态度问卷(Beliefs about and Attitude toward Menstruation,BATM)。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两个样本共945名大学生施测,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效标效度分析。结果:①基于样本1(n=496)修订得到27条目5因子结构问卷。②基于样本2(n=449)进一步分析发现修订版问卷结构效度良好;效标效度检验发现,其与月经态度问卷呈显著中度相关(r=0.550),与抑郁症污名问卷(r=0.277)和矛盾性别偏见量表(总量表r=0.294)呈低度相关,提示其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良好;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676~0.893之间,总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9。结论:中文版月经信念与态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成年人月经态度的测评工具。
郭佳玉高隽
关键词:信度
大五人格对冲动消费的影响:一个中介模型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考察大五人格类型对冲动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使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自我控制量表、感觉寻求量表简版和自我报告的冲动消费行为评价对1571名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施测。结果:大五人格类型均和冲动消费有显著相关,以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为中介变量的SEM模型拟合良好(χ~2/df=18.99/3=6.33,CFI=0.99,TLI=0.96,SRMR=0.01,RMSEA=0.06),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外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对冲动消费的影响中起了完全中介作用,外倾性和尽责性对冲动消费的总效应最大,前者表现为正效应,后者表现为负效应。结论:大五人格类型对冲动消费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通过自我控制与感觉寻求的中介作用实现。
邓士昌高隽
关键词:大五人格冲动消费自我控制中介
想法行为混淆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修订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修订想法行为混淆量表(Thought-Action Fusion Scale,TAFS),并考察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样本1的378名大学生施测TAFS、贝克抑郁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Frost完美主义问卷、多元个人传统性量表,以检验量表的效度,并随机选取其中42名学生,在初测4周后进行了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对样本2的273名大学生施测TAFS、白熊压抑量表、帕多瓦量表,以验证强迫观念认知模型的跨文化有效性.结果:对样本1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TAF量表的3个因素(道德、可能性-自我和可能性-他人),3个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1%(各条目在所属因子的因素负荷为0.418~0.847);对样本2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 =2.25,CFI=0.92,TLI=0.90,RMSEA=0.07,SRMR=0.06).TAFS总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重测信度为0.67;3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0.83和 0.86.效标效度分析表明TAFS总分和TAF可能性分量表均与抑郁(r=0.19、0.27)、完美主义(r=0.25、0.27)、迷信信念(r=0.25、0.26)呈正相关,均P<0.05;TAF可能性分量表与特质焦虑呈正相关(r=0.22,P<0.05);TAF道德分量表与以上量表均无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证实了以下模型:想法行为混淆导致思维压抑,而思维压抑导致强迫症状(χ2/df=1.285,CFI=0.988,GFI=0.990,TFL=0.982,RMSEA=0.035).结论:想法行为混淆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对强迫症症状的发展及维持起作用的两种认知偏差.
RODRIGUEZ Marcus A钱铭怡高隽肖征
关键词:信度强迫症状
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团体干预研究综述
2023年
学业困难是大学生无法完成学业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研究者和实践者逐步尝试将团体干预运用于大学生学业困难群体中。通过回顾国内外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团体干预研究发现,学业困难团体在理论层面已产出了较为成熟的问题解决模型,在临床方案上以认知-行为流派为主,主要针对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学习情绪及方法技能等特异性因子进行干预,被干预群体的学业表现、动机与效能感及心理健康水平等显著提升。然而,疗效研究的总体质量和数量仍有待提高。在教育、医疗等干预体系构建中应纳入团体视角,将学业提升与心理-社会干预相结合,并弥补当前群体界定不清、临床方案与理论衔接不紧密等局限。
王悠扬高隽
关键词:学业困难大学生团体干预
我国对催眠的认识和态度:大众和专业人员的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使用两个研究考察并比较国内专业和大众领域对催眠的理解和态度。方法:研究一检索近十年和催眠有关的心理学文献并对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二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172名大众和50名专业人员对催眠的可能误解。结果:研究一发现,专业文献中的催眠定义可分为"过程取向"和"状态取向",疗效研究包括团体辅导和个体治疗两类涵盖促进自我发展、缓解焦虑等主题,个案报告涵盖贪食症、睡眠障碍等主题;大众文献对催眠的定义存在两处主要错误。研究二发现,大众组在1/3题目上的回答正确率低于随机水平,且对半数题目的回答正确率低于专业人员。结论:大众对催眠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误解;专业人员对催眠的认识更准确,但仍有一定偏差。
曲文祥高隽
关键词:催眠问卷调查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家庭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
家人患上精神分裂症无疑会对家庭和其他家庭成员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简单回顾20世纪至今针对病人家庭的研究情况,并以这一领域中研究视角的转换为线索,主要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外时家庭负担的研究状况,包括负担的定义,...
高隽易春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