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廷才

作品数:130 被引量:642H指数:1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5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贮藏
  • 12篇冷冻
  • 12篇保鲜
  • 11篇1-MCP
  • 10篇大枣
  • 10篇苹果
  • 10篇葡萄
  • 9篇教学
  • 9篇发酵
  • 8篇嫩芽
  • 8篇蓝莓
  • 8篇冷藏
  • 8篇1-甲基环丙...
  • 7篇挥发性
  • 7篇采后
  • 7篇刺嫩芽
  • 6篇金铃大枣
  • 6篇课程
  • 5篇电子鼻
  • 5篇冻干

机构

  • 130篇沈阳农业大学
  • 26篇国家农产品保...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浙江新银象生...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海南大学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辽宁省绿色食...
  • 2篇大连海关技术...
  • 1篇本溪冶金高等...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30篇颜廷才
  • 60篇孟宪军
  • 45篇李斌
  • 30篇张琦
  • 18篇汪艳群
  • 17篇孙希云
  • 16篇李江阔
  • 15篇冯颖
  • 15篇张旋
  • 13篇张鹏
  • 13篇吕春茂
  • 12篇王淑琴
  • 11篇李冬男
  • 9篇白冰
  • 8篇张良
  • 8篇史琳
  • 7篇王月华
  • 7篇程顺昌
  • 7篇王鑫
  • 6篇李新原

传媒

  • 20篇食品科学
  • 8篇食品与发酵工...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食品科技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中国食品学报
  • 4篇包装工程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农产品加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保鲜与加工
  • 2篇农产品加工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北方果树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12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18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南果梨醋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果梨醋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南果梨破碎打浆后经过护色和酶解处理后,以活性干酵母为酒母进行酒精发酵,再以As.1.41醋酸菌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和脉冲光诱变所组成的复合诱变,选育优良的醋酸菌株进行醋酸发酵...
孟宪军李斌颜廷才张琦冯颖孙希云汪艳群
文献传递
冷冻浆果刺孔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冻浆果刺孔机,它包括皮带输送机,其特征是底板上设置许多弧形突起;孔板固定连接在滑动杆上,孔板上钻有大量穿透性小孔;在孔板的上方设置钉板,钉板通过滑动套管滑动套装在滑动杆上;钉板上设置大量能穿过小孔的刺...
孟宪军李斌张良张琦汪艳群颜廷才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GC-NCI-MS对脂肪酸、氨基酸和多官能团有机酸同时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GC‑NCI‑MS对脂肪酸、氨基酸和多官能团有机酸同时检测的方法,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氯甲酸酯类衍生剂对脂肪酸、氨基酸、多官能团有机酸同时衍生化,具有常温条件下衍生快速、重现性好、衍生产物...
白冰刘笑男赵楠颜廷才张旋李春强程顺昌魏宝东周倩赵瑛博
文献传递
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8年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中的次生代谢有机物,其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因其对人类健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如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过敏等而备受关注,人们通过体内、体外实验验证了其多种生物活性。然而黄酮类化合物通常与其他种类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酸等在植物体内共存,与它们一起摄入人体内并且可以与其他化合物相互影响或者结合,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与其他化合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阐述了其作用机制与结果。
郎宇曦马岩李斌颜廷才张琦丑述睿林杨王月华孟宪军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相互作用
一种多莓果醋的制备方法及多莓果醋
本发明属于果醋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多莓果醋的制备方法及多莓果醋,以蓝莓、树莓、草莓三种营养丰富的浆果为原料,经过三种浆果混合打浆,调整糖酸比,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滤制成原醋,再取三种果分别榨汁用于调配,用榨汁后...
孟宪军颜廷才郎宇曦张琦李冬男李新原林杨
文献传递
β-葡萄糖苷酶酶解刺嫩芽皂甙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辽宁本溪产刺嫩芽提取的总皂甙为实验原料,探讨了β-葡萄糖苷酶水解刺嫩芽总皂甙的工艺条件与技术参数。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确定酶解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范围在0~0.1mg/mL内,其吸光值与葡萄糖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考虑到β-葡萄糖苷酶水解成本与效率,50mg的刺嫩芽皂甙分别在β-葡萄糖苷酶用量为2.0mg,酶解温度为40℃,酶解处理时间为120min时的酶解效果最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对β-葡萄糖苷酶水解刺嫩芽皂甙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三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为:在pH为6.5的缓冲液体系中,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120min,用量为3.0mg。
颜廷才张旋孟宪军张琦
关键词:刺嫩芽Β-葡萄糖苷酶皂甙酶解
PBL教学模式在“果酒酿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6年
通过比较基于问题学习法(PBL)和传统教学法在"果酒酿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果酒酿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经过调查问卷和考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果酒酿造学"课程教学质量,因此PBL教学法适用于"果酒酿造学"本科教学。
李斌孟宪军王月华颜廷才张琦汪艳群孙希云冯颖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短梗五加果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以短梗五加果为试验材料,研究表明:短梗五加果色素属于水溶性花青素色素,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并在525nm有特征吸收峰。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温度、乙醇浓度、pH值对色素浸提有显著的影响;果胶酶、超声波、微波处理能够提高色素浸提效果,但效果不显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是温度80℃、95%的乙醇溶剂、pH值为2.0,影响浸提因素次序为pH值>乙醇浓度>温度。
颜廷才孟宪军葛会齐
关键词:短梗五加色素浸提花青素
一种榛子花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榛子花袋泡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采摘特定时期的榛子花、去杂质、清洗、烘干、粉碎、过筛和包装。本发明的榛子花袋泡茶无任何食品添加剂,入口鲜醇、微涩回甘,有独特的榛子花香气,...
吕春茂马冉张奥张钰莹孟宪军董文轩辛广李斌王贵禧田宝江卢文礼李秉奇魏本欣魏玉明刘剑锋王福全王鑫陶冬冰冯颖颜廷才张琦孙希云汪艳群李冬男李丽王月华郭鹤付喜庆杨丹
文献传递
超高压与超声波对蓝靛果多酚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2
2017年
采用响应面法对蓝靛果多酚超高压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从提取量、提取条件和提取多酚抗氧化活性等因素综合比较超高压和超声波提取蓝靛果多酚的差异。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超高压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9(g/m L)、提取温度30℃、提取压力406 MPa、超高压时间11.5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最高,为(778.23±3.45)mg/100 g果浆;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g/m L)、提取温度40℃、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90 min,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785.74±3.89)mg/100 g果浆,略高于超高压提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高压提取的蓝靛果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显著高于同质量浓度条件下超声波提取的蓝靛果多酚和VC对照组。综上,虽然超高压提取缩短了蓝靛果多酚提取时间,且提取的多酚活性高,但受到容器大小的限制,在大批量提取蓝靛果多酚的情况下,超高压提取的效率和提取量仍然不及超声波提取,因此,从多酚提取量和提取效率的角度考虑,超声波提取蓝靛果多酚优于超高压提取。
李新原李斌颜廷才刘素稳孙希云史依沫张琦孟宪军
关键词:超高压提取超声波提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