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宪军

作品数:551 被引量:4,925H指数:36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9篇期刊文章
  • 123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5篇农业科学
  • 49篇化学工程
  • 33篇医药卫生
  • 27篇生物学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3篇蓝莓
  • 57篇花色苷
  • 47篇抗氧化
  • 43篇花色
  • 36篇多糖
  • 36篇纯化
  • 35篇活性
  • 33篇树莓
  • 32篇食品
  • 31篇五味子
  • 30篇蓝莓花色苷
  • 29篇多酚
  • 28篇发酵
  • 27篇响应面
  • 25篇稳定性
  • 23篇花青素
  • 23篇超声波
  • 22篇响应面法
  • 19篇苹果
  • 16篇饮料

机构

  • 549篇沈阳农业大学
  • 23篇渤海大学
  • 15篇辽宁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沈阳师范大学
  • 9篇国家蔬菜工程...
  • 9篇辽宁省农业科...
  • 9篇上海市农业科...
  • 9篇国家农产品保...
  • 8篇辽宁省质量技...
  • 7篇延边大学
  • 6篇北华大学
  • 6篇大连民族学院
  • 6篇辽宁医学院
  • 5篇大连大学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河北科技师范...
  • 4篇黑龙江八一农...
  • 4篇辽宁省绿色食...
  • 4篇沈阳农业科技...

作者

  • 550篇孟宪军
  • 199篇李斌
  • 97篇张琦
  • 64篇冯颖
  • 60篇颜廷才
  • 51篇孙希云
  • 43篇吕春茂
  • 43篇李冬男
  • 35篇王月华
  • 35篇汪艳群
  • 26篇李颖畅
  • 22篇张野
  • 20篇张良
  • 19篇宣景宏
  • 18篇李恩惠
  • 16篇辛广
  • 15篇魏宝东
  • 15篇李丽
  • 12篇郑凤娥
  • 10篇史琳

传媒

  • 88篇食品科学
  • 71篇食品工业科技
  • 4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1篇食品科技
  • 19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食品与生物技...
  • 9篇食品工业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北方果树
  • 5篇北方园艺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农业科技与装...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保鲜与加工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高等农业教育
  • 3篇微生物学杂志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5篇2023
  • 11篇2022
  • 17篇2021
  • 12篇2020
  • 28篇2019
  • 23篇2018
  • 22篇2017
  • 30篇2016
  • 19篇2015
  • 22篇2014
  • 32篇2013
  • 18篇2012
  • 33篇2011
  • 32篇2010
  • 41篇2009
  • 48篇2008
  • 35篇2007
  • 43篇2006
  • 21篇2005
  • 13篇2004
5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抗氧化剂-苹果多酚的研究与应用
苹果多酚是苹果中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和生理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苹果多酚的组成、性状、安全毒理、提取纯化方法、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徐亚民马越赵晓燕孟宪军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苹果多酚生理特性提取纯化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60)Coγ辐照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索^(60)Coγ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辐照剂量处理"蓝丰"蓝莓,以辐照的蓝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果实表面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果实腐烂率和硬度、以及相关感官品质在冷藏期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表面微生物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辐照剂量越高,效果越好,且微生物对辐照剂量的敏感程度依次为:细菌>霉菌>酵母菌。0.5 kGy的辐照处理对冷藏期间蓝莓果实保鲜效果不明显(P>0.05),3.0 kGy的辐照处理能够加速冷藏后期蓝莓的腐烂变质,适当的辐照剂量(1.0~2.5 kGy)能够很好地降低腐烂率,保持果实硬度和保护果实感官品质,其中2.5 kGy辐照剂量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35 d后,果实腐烂率最低(3.35%),果实硬度最高(1.08 kg/cm^2)。结论辐照保鲜蓝莓的最低有效剂量为1.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2.5 kGy,本研究为蓝莓的辐照保鲜提供了应用基础和科学依据。
陶烨王琛高雅李晓平崔智博孟宪军
关键词:微生物感官评价
紫玉米色素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紫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一种天然色素。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以80%乙醇与0.2mol/L柠檬酸混合物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w/v),60℃下提取2h,提取两次。该色素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天然食用色素。
徐亚民赵晓燕马越孟宪军李东华
关键词:紫玉米花色素
辽五味子多糖制备及其抗油脂氧化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应用超声波技术对辽五味子多糖(SCP)进行提取研究,并将超声波提取法和传统浸提方法进行比较,采用烘箱法对辽五味子多糖(SCP)的抗油脂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的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波功率400W,固液比(g∶mL)为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0min。辽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22.30%,超声波法提取比传统法的提取率高出36.5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超声波浸提没有使辽五味子多糖的结构发生改变;辽五味子多糖对油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抗坏血酸对辽五味子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孟宪军高晓旭李继海李斌
关键词:多糖超声波提取油脂抗氧化性
五味子乙素减轻丙戊酸钠肝毒性及协同抗癫痫被引量:5
2011年
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之一,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损伤。五味子乙素有保肝、中枢抑制作用。五味子乙素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的目的是降低后者的肝毒性,同时发挥协同抗癫痫作用。通过检测动物的血液生化学指标,评价了五味子乙素降低丙戊酸钠肝毒性的作用;采用小鼠癫痫模型,研究了五味子乙素与丙戊酸钠协同抗癫痫作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丙戊酸钠能够使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P<0.05);丙戊酸钠与五味子乙素联合应用,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药联合使用,抗癫痫作用显著高于两药单独使用的疗效,且大于两者疗效之和。五味子乙素能降低丙戊酸钠的肝毒性,并与丙戊酸钠有协同抗癫痫作用。
孟宪军张倩妮
关键词:五味子乙素丙戊酸钠肝毒性
响应面法优化姜黄素提取工艺及其对类淀粉样蛋白聚集形成的抑制
2013年
目的:半胱氨酸酶抑制剂(cC)L68Q突变后能够以二聚体开始进一步产生类淀粉样聚集。研究姜黄素对基因重组突变cC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X-33表达菌的生长和分泌的影响,以及抑制突变cC的类淀粉样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姜黄素的提取工艺,通过液体比浊法探究姜黄素对基因重组菌株生长抑制的作用,通过SDS-PAGE研究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cC的分泌的作用,通过刚果红染色法研究姜黄素对cC蛋白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由Design-Expert响应面分析软件得到姜黄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液固比30:1(mL/g)、超声功率300W、提取时间15min,此条件下提取率达3.97mg/g。姜黄素对重组菌体生长的抑制作用的相对稳定,但随着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其对蛋白分泌量和聚集沉淀量均抑制明显。结论:姜黄素对基因重组cC的生长、分泌和聚集有抑制作用。
张良杨松何剑为邹志远贾丽娇蒋坤孟宪军张慧丽
关键词:姜黄素响应面法优化
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提取及抗油脂氧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以无梗五加的果实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采用烘箱法高温诱导猪油发生过氧化反应,以研究粗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最佳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1:80、提取时间4小时、提取1次。从无梗五加中提取的粗黄酮对猪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冯颖王建国孟宪军黄伟杨福广穆世刚
关键词:黄酮猪油抗氧化作用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高粱原花青素含量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探讨用近红外技术快速筛选高含量原花青素高粱的可行性。结果,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657,标准差(RMSECV)为0.277;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919,标准差(RMSEP)为0.312。结果表明,用PLS建立的近红外模型能准确地筛选出高原花青素含量的高粱品种,为高粱的育种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快速非破坏的筛选手段。
黄朝晖陆平杨楠孟宪军任贵兴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原花青素高粱
《果蔬加工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传统的《果蔬加工学》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文章对《果蔬加工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和各教学环节实施进行了探索,为提升果蔬加工学课程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果蔬加工学》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冯颖孟宪军李斌孙希云颜廷才李丽王月华李冬男
关键词:教学模式
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钝化蓝莓汁中两种酶活性工艺条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得到超高压钝化蓝莓汁中酶活性的最优工艺参数,选取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残留活性为响应值,根据Central-Composite实验设计原理,建立了酶的残留活性与超高压处理压力、时间和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采用Design-Expert8.0.6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钝化过氧化物酶(POD)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压力500 MPa、时间5 min和温度40℃,处理后POD酶的残留活性降至49.13%;钝化多酚氧化酶(PPO)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压力500 MPa、时间15 min和温度10℃,处理后PPO酶的残留活性降至4.776%。此外,在实验条件为压力500 MPa、处理时间15 min及温度10℃时处理蓝莓汁,POD和PPO的综合钝化效果最佳。
李星贺朱金艳孟宪军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高压响应面法蓝莓汁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