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刚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损
  • 4篇内固定
  • 4篇骨性
  • 4篇骨性锤状指
  • 4篇锤状指
  • 3篇指端
  • 3篇手术
  • 3篇皮瓣
  • 3篇骨折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指端缺损
  • 2篇指损伤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切口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外科
  • 2篇外科皮瓣
  • 2篇拇指

机构

  • 14篇唐山市第二医...

作者

  • 14篇陈玉刚
  • 12篇张艳茂
  • 12篇刘会仁
  • 7篇于占勇
  • 5篇王岩
  • 5篇陶茜
  • 5篇王立新
  • 5篇李国华
  • 5篇张瑞红
  • 5篇刘建华
  • 4篇吴学强
  • 4篇曹磊
  • 4篇高烁
  • 3篇杨海涛
  • 2篇马铁鹏
  • 2篇郑煦光
  • 2篇孙汝涛
  • 1篇李克利
  • 1篇陈建国
  • 1篇项力源

传媒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力加压克氏针技术治疗Mallet骨折
2011年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克氏针技术治疗Mallet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我们应用动力加压克氏针治疗21例Mallet骨折患者,其中Ⅰa型2例,Ⅰb型7例,Ⅱa型7例,IIb型3例,Ⅲb型2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25个月)随访。21例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6周。术后疗效评定: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20/21)。术后无针道感染、克氏针松动、皮缘及甲床压迫坏死和甲板畸形。结论动力加压克氏针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Mallet骨折的手术方法。
陈玉刚陶茜李国华张艳茂刘会仁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
骨性锤状指的手术治疗
张艳茂李国华刘会仁张瑞红陈玉刚李克利刘德群王立新曹磊吴学强
骨性锤状指在手外科比较常见,大多由于外伤导致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临床表现为手指远指间关节屈曲,背伸失能的一种畸形。课题通过对骨性锤状指进行系列治疗研究,探讨引进微创理念,采用改良Ishiguro(石黑)法治疗骨性锤...
关键词:
关键词:骨性锤状指手术治疗
组合与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手部严重损伤和指再造
刘会仁于占勇胡克俭项力源李国华王立新王岩侯金玲张艳茂陈玉刚
立足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在继承的基础上,从解剖研究入手,改进和完善治疗。其创新点为:(1)设计“拇趾甲瓣联合足背内外侧叶皮瓣与前髁上皮瓣四叶组织瓣”、“第二足趾联合足背内外侧叶皮瓣三叶组织瓣”两种多叶复合组织瓣。(2)对全...
关键词:
脉管系统标记物在实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陶茜朱桢陈玉刚郑煦光杨海涛陈建国李艳丁红梅高坤翠
课题研究收集大肠癌标本96例,另取30例相应远端切缘组织作为正常大肠组织,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骨肉瘤标本32例,52例皮肤鳞癌标本,对照组选自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10例,对所选病例首先搜集临床资料,对所选组织进行常规的...
关键词:
关键词:恶性肿瘤大肠癌
背侧和桡侧联合切口内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5
2011年
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已广泛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借鉴韧带复位原理、“三柱”的概念和“骨块特异性固定”的概念,在实际手术操作上,注重骨折显露以及固定方法和技巧,无疑对降低手术难度、提高复位质量和防止复位丢失意义重大。
刘会仁张艳茂王岩王立新曹磊刘志旺于占勇陈玉刚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内外固定治疗联合切口背侧手术操作
大肠癌淋巴管形成浸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淋巴管形成、浸润特点及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检测96例大肠癌中心区、周边区及相应正常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LVD),观察淋巴管浸润(LVI)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中心区LVD明显高于周边区及正常组织(P<0.01)。周边区淋巴管具有功能性,其LVI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肝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周边区淋巴管形成与浸润是判断其转移和不良预后的依据。
陶茜陈玉刚郑煦光杨海涛
关键词:D2-40大肠癌淋巴管形成淋巴管浸润
单蒂旋转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2017年
目的 探讨应用单蒂旋转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拇指背侧单蒂旋转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桡背侧岛状皮瓣37例,尺背侧岛状皮瓣12例.结果 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45 min.49例皮瓣均成活.2例术后1~2 d皮瓣颜色发紫、出现水泡,部分拆线后好转,水泡表皮形成干痂皮,去除痂皮后皮瓣血运良好,皮肤颜色正常.49例经3~24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及皮肤弹性良好,外形满意,吻合神经皮瓣两点辨别觉6~9 mm,未吻合神经皮瓣两点辨别觉8~10 mm,拇指功能、外观恢复满意,恢复捏持功能.皮瓣供区功能及外观无影响.结论 单蒂旋转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不损伤主要神经及动脉,血管蒂长,旋转弧度大,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推广,疗效满意,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张艳茂刘会仁于占勇张瑞红陈玉刚孙汝涛刘建华吴学强王岩王力
关键词:手损伤显微外科手术
小切口改良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被引量:6
2010年
探讨小切口改良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5~24个月,根据手指各关节主动运动总和(TAM)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8例,良3例,优良率达100%。
张艳茂李国华刘会仁曹磊王立新陈玉刚张瑞红李克利
关键词:锤状指内固定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治疗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治疗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6年8月-2016年4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治疗27例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2例,女5例;年龄16—56岁,平均36岁。Gustito分型:ⅢB型11例,ⅢC型14例,小腿闭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及皮肤坏死、感染2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0.0cm×5.5cm-21.0cm×10.0cm;切取皮瓣面积13.0cm×7.5cm-23.0cm×11.0cm。骨缺损长度5.5—18cm;骨滑移长度6—21cm。先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进行保肢。伤口愈合后行Ilizarov环式外固定架固定胫骨截骨骨滑移术修复骨缺损,恢复下肢功能。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及愈合到骨滑移时间,记录骨愈合指数,记录去除外固定架时间。采用Paley标准评估疗效。结果随访1—8年,平均4年。27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好,无破溃感染。伤口愈合时间1-18个月,平均4.5个月。伤口愈合至骨滑移时间1—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愈合指数45-65d,平均55d。骨愈合去除外固定架时间10—39个月,平均24.5个月。滑移骨矿化好,胫骨形态满意,恢复下肢完全负重行走功能。依据Paley标准:优21例,良6例。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胫骨骨滑移术具有骨及软组织供给量足、肢体功能和形态恢复满意等特点,是治疗小腿大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张艳茂刘会仁张瑞红陈玉刚马铁鹏于占勇高烁吴学强刘建华王岩
关键词:外科皮瓣伊利扎罗夫技术软组织损伤
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4月,应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41例45指,其中男性32例,女性9例;年龄17~57岁,平均37岁。41例患者45指均有指骨外露,缺损面积1.8cm×1.5cm^3.0cm×2.5cm。皮瓣切取范围2.0cm×1.8cm^3.2cm×2.8cm。皮瓣旋转点于远指间关节以近,逆行旋转覆盖指端缺损区。结果 45指皮瓣均成活。39指随访5~20个月,平均12.5个月,皮瓣颜色、皮肤质地及弹性良好,外形佳,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0mm,皮瓣供区外观满意,手指运动功能满意。结论指背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不伤及指间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皮瓣蒂携带皮条,旋转弧度大,成功率高,疗效满意,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张瑞红张艳茂刘会仁于占勇陈玉刚高烁刘建华
关键词:指损伤软组织缺损岛状皮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