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
-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术治疗手指伸肌腱中央束断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术治疗手指伸肌腱中央束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10采用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术治疗的10例手指伸肌腱中央束断裂,术中移植掌长肌腱腱条,领带式套拢侧腱束,将腱端与中央束缝合一起,术后伤指行伸直位石膏固定。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未出现切口感染、移植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畸形矫正效果满意,均不需要二次手术松解肌腱。2例主动伸直过伸5°~10°,放松时则过伸消失;2例伸直丧失8°~12°,屈曲正常。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优6例,良3例,可1例。结论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术治疗手指伸肌腱中央束断裂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 陶忠生付鲲鹏陈晶王秋生赵伟超刘宝娟邢立娜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血清PCT在肺癌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RP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肺癌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6例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者为感染组,另30例未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者为非感染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感染组患者中39例经治疗临床症状改善、缓解者为感染控制组,另27例经治疗临床症状未能改善、缓解者为感染未控制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周、治疗结束时检测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免疫荧光法)、全血WBC、N%(半导体激光流式法)和CRP(免疫散射比浊法),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肺癌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血清PCT与全血WBC、N%和CRP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CT、WBC、N%和CRP检测诊断肺癌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血清PCT、全血WBC、N%、CRP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清PCT、全血WBC、N%和CRP水平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控制组血清PCT、全血WBC、N%和CRP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1);感染未控制组治疗结束时血清PCT、全血WBC、N%和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各阶段感染控制组血清PCT、全血WBC、N%和CRP水平均低于感染未控制组(P<0.05)。治疗前肺癌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血清PCT与全血WBC、N%和CRP均呈正相关性(r=0.751、0.512、0.742,P<0.001);治疗结束时血清PCT与全血WBC、N%和CRP均呈正相关性(r=0.628、0.763、0.724,P<0.001)。血清PCT检测诊断肺癌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最佳截断点为1.23 ng/m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2,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4.42%。结论 肺癌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全血WBC、N%、CRP水平明显升高,感染控制后上述指标明显下
- 陈晶张会峰程琰李玮张丽波
- 关键词:肺癌假丝酵母菌降钙素白细胞
- 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护理
- 1996年
- 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护理邹德莉,陈晶,高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2医院132001)动脉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自1993年3月~1995年12月共收治中晚期结肠癌患者51例,经插管灌注抗癌药物2~3次(间隔1个月重复),...
- 邹德莉陈晶高炜
- 关键词:结肠肿瘤中晚期动脉灌注护理
- 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为后续SLE合并PAH的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58例活动期SLE合并PAH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发生组,同期纳入医院收治的52例活动期(SLE疾病活动度评分>4分)SLE未合并PAH患者病历资料作为未发生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进行1∶1最近邻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各45例。再同期纳入医院收治的45例非活动期(SLE疾病活动度评分≤4分)SLE未合并PAH患者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收集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SLE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AH发生的关系。结果未发生组的CD4^(+)水平、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的CD4^(+)水平、CD4^(+)/CD8^(+)比值低于未发生组,CD8^(+)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Hb、WBC、RBC、PLT、TC、TG、HDL-C及LDL-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4^(+)水平、CD4^(+)/CD8^(+)比值与SLE患者发生PAH呈负相关(r<0,P<0.05);CD8^(+)水平与SLE患者发生PAH呈正相关(r>0,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CD8^(+)水平高是患者发生PAH的危险因素(OR>1,P<0.05),CD4^(+)水平、CD4^(+)/CD8^(+)比值高是患者发生PHA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不同疾病活动度的SLE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且T淋巴细胞与SLE患者发生PAH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陈晶张晓刚李玮赵博华张立娜王缚鲲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T淋巴细胞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评价
- 2023年
- 讨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所得价值。方法 自2021.05起,录入脑血栓形成病患,总计68位,截止至2022.12。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试验组:34例。两组分别以氯吡格雷、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干预。评析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影像学指标等均更为优异,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的应用,能够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的凝血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同时,经由治疗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减轻,生活能力提升。
- 李新政陈晶吴建丽李锐刘小静
-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氯吡格雷
- 一种可调节的普外科手术冲洗吸引一体装置
- 一种可调节的普外科手术冲洗吸引一体装置,包括移动箱、固定板和安装于移动箱下端面的移动刹车轮,所述的固定板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内壁中间位置,移动箱内部设有冲洗系统与吸引系统,冲洗系统和吸引系统均通过管道与冲吸一体手柄的两个端...
- 刘计鲁苗巍陈晶孙海涛王庆功胡方圆冷傲
- 骨脂肪肉瘤二例报告
- 1986年
- 例1:男,26岁。右上臂隐痛两年余。1984年3月打羽毛球时突感右上臂剧痛,不能活动。检查:右上臂中段软组织肿胀,压痛,纵向叩击痛明显,余无特殊。化验:血、尿、大便常规及血沉均正常。
- 陈晶于万泉徐国兴
- 关键词:病理X线诊断外科手术
- 右眼眶内皮样囊肿一例报告
- 1987年
- 女,54岁。主诉头痛1年,右眼球突出半年。一年前无何诱因,开始头痛,未经治疗。半年后头痛加重,并伴右眼球逐渐外突,患病过程中未出现过呕吐、抽搐。查体:右眼球明显外突,眼眶外侧可见6×5cm大小肿物,有压痛,眉弓外上侧及眉稍部可触及3×2cm骨质缺损,皮肤无异常,肿物无血管性杂音。
- 于万泉陈晶
- 关键词:X线诊断病理
- 全文增补中
- 以丘脑梗死为表现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一例被引量:3
- 2021年
- 患者,男,3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8小时”于2019年10月入院。患者入院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持重、站立和行走不稳,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口角歪斜,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意识障碍和大小便失禁。急诊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既往史:布氏杆菌病病史1年,未规律诊治,间断性发热;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烟酒嗜好。入院体格检查:T 37.5℃,P 88次/分,R 20次/分,Bp 129/70 mmHg。
- 贾沛哲陈晶王英王欣王敬华
-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神经型丘脑颅内静脉系统血栓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报道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例的临床资料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66岁,因“四肢麻木、行走不稳3个月”入院。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体征提示出现脊髓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受损。实验室检查示巨幼细胞贫血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维生素B12测定低于检测下限。颈椎MRI检查示:颈椎2~4椎体水平脊髓后索可见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轴状位呈“倒V字征”。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给予针对性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并定期随诊。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是引起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少见原因,积极治疗甲状腺疾病可避免神经系统损害。
- 贾沛哲张彩兰王娜梅温晓亮陈晶
-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2缺乏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