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长梅

作品数:161 被引量:1,753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生物学
  • 50篇农业科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抗氧化
  • 19篇植物
  • 17篇罗布麻
  • 17篇活性
  • 10篇歧化酶
  • 9篇多糖
  • 9篇野生
  • 9篇铜绿微囊藻
  • 9篇微囊藻
  • 9篇超氧物歧化酶
  • 8篇种子
  • 8篇SOD
  • 7篇栽培
  • 7篇污染
  • 7篇抗性
  • 7篇抗氧化系统
  • 7篇纯化
  • 6篇毒害
  • 6篇野生型
  • 6篇栽培型

机构

  • 154篇南京师范大学
  • 29篇南京野生植物...
  • 11篇连云港师范高...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泰州师范高等...
  • 3篇江苏省药用植...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和田师范专科...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野生植物...
  • 1篇江苏省理化测...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连云港市海州...
  • 1篇江苏省海洋环...
  • 1篇江苏吴中大自...
  • 1篇丹阳师范学校
  • 1篇戈宝绿业(深...

作者

  • 157篇陆长梅
  • 70篇吴国荣
  • 36篇张卫明
  • 35篇顾龚平
  • 16篇闫茂华
  • 15篇周长芳
  • 13篇彭雪梅
  • 13篇魏锦城
  • 11篇杜建梅
  • 10篇赵金凤
  • 10篇陈景耀
  • 10篇宰学明
  • 9篇唐泽紫
  • 9篇陈敏敏
  • 8篇徐亚莉
  • 8篇张源
  • 8篇程光宇
  • 7篇常福辰
  • 7篇王洋阳
  • 7篇陶明煊

传媒

  • 16篇南京师大学报...
  • 9篇食品科学
  • 8篇中国野生植物...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湖泊科学
  • 5篇食品科技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江苏省植物生...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城市环境与城...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广西植物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草药
  • 3篇农业考古
  • 3篇第五届长江三...
  • 2篇种子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农村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7篇2009
  • 10篇2008
  • 22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11篇2001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生种子铜锌超氧物歧化酶的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花生种子铜锌超氧物歧化酶经氯仿-乙醇处理、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被分离纯化到均一程度。该酶相对分子量为31500Da,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16010Da,它在紫外区最大吸收波长为253nm,等电点为4.2,每摩尔酶含2个原子Cu和2个原子Zn,2mmol/L H2O2和0.2mmol/L KCN能完全抑制其活性,该酶由3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较高的丝氨酸和缬氨酸,不含色氨酸和半胱氨酸。纯化后的SOD比活性为5029U/mg,活力回收率为34%。
程光宇高兴洑志清王晓炜陆长梅吴国荣
关键词:花生种子纯化
模拟酸雨引起水体pH下降导致Zn对金鱼藻的毒害被引量:10
2003年
用模拟酸雨沉降方式研究了水体酸度增加条件下 ,5 0mg·L-1Zn2 +对金鱼藻的毒害 ,以探讨酸雨沉降下重金属对植物伤害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随着pH降低 ,金鱼藻的细胞膜透性增加 ,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 b值逐渐降低 ,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 ;O 2 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 ,均随酸度增加而升高 ,且两者极显著性相关 .在低pH下 5 0mg·L-1Zn对金鱼藻的胁迫过程中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发生大幅度应激性升高 ;CAT活性则在pH3 5以下明显下降 .金鱼藻对Zn的富集量在pH5 5时最高 ,随着酸度加大 ,富集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提示 ,酸度增加使Zn离子化程度升高 。
刘华吴国荣周耀民陆长梅陈景耀
关键词:酸雨水体ZN金鱼藻毒害
小麦胚芽鞘伸长特性与细胞壁松弛效应剂的研究
植物细胞长大必须首先突破细胞壁的限制。虽然已有很多研究显示expansin可能是控制细胞壁伸长的关键因子,但expansin和各细胞壁水解酶与细胞壁伸长之间的关系、expansin如何调控细胞壁伸长以及Ⅱ型植物细胞壁中木...
陆长梅
关键词:植物细胞细胞壁水解酶木聚糖酶
木聚糖酶对小麦胚芽鞘细胞壁伸长的影响
<正>根据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的不同可将植物细胞壁分成Ⅰ型与Ⅱ型两类,Ⅰ型细胞壁由于代表了双子叶植物与除禾本科植物以外的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而被人们广泛研究。Ⅱ型植物细胞壁的研究落后于Ⅰ型细胞壁。Ⅱ型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
陆长梅袁生
文献传递
葡萄伤流液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为检测新疆和田红葡萄伤流液的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特性,用体外检测法检测了该伤流液对.OH、O2-和DPPH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本质上由自由基介导的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以及清除.OH能力的温度和空气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检测的各项指标中,葡萄伤流液仅对.OH以及对本质上由.OH介导的红细胞溶血具有极强的清除能力,而对O2-和DPPH清除力微弱、对由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抑制能力也很微弱。其清除.OH的能力耐高温,但对空气敏感,但75℃、30 min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葡萄伤流液对空气的敏感度。葡萄伤流液的高.OH清除活性和低O2-.清除活性、以及该活性的极耐高温提示葡萄伤流液中的抗氧化物质与葡萄中常见的抗氧化剂不同。
赵金凤伊力哈木王洋阳唐泽紫陈敏敏陆长梅
关键词:伤流液抗氧化自由基稳定性
野生型与栽培型马齿苋种子、萌发特性及萌发阶段抗逆性比较
马齿苋由于其具有高度抗逆性,富含ω-3脂肪酸、黄酮、K等有机营养成分,并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等作用而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马齿苋在国内主要分成野生型和栽培型两种类型.目前,对野生型马齿苋和栽培型马齿苋之间的分类关系、它们具体...
杨子仪张源杨颜颜杜建梅陆长梅
关键词:野生型栽培型种子形态耐干旱耐盐碱
具有高抗性淀粉低直链淀粉的水稻种质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抗性淀粉低直链淀粉的水稻种质的培育方法。是通过筛选的高抗性淀粉的水稻种质与具有优质高产的水稻种质杂交,获得F1杂种;然后通过花药培养,得到高频的稳定花药培养株系;对花药培养株系进行加倍处理,获得的种子...
李霞田亲亲魏晓东方先文陆长梅
文献传递
桑叶酸性蛋白多糖(APFM)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本实验通过动物模型实验初步探讨了桑叶酸性蛋白多糖(APFM)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以及对心脑等脏器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适当剂量(100mg/kg)的APFM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增加其糖耐量,提高其脏器指数,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丙二醛(MDA)、NO含量及NO合酶(NOS)活性等。提示APFM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吴婷伊力哈木李谦张卫明陆长梅吴国荣
关键词:糖尿病小鼠降血糖
两种温度条件下苯酚对铜绿微囊藻大型变种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模拟春秋季水温 (2 2℃ )和夏季水温 (3 0℃ )环境 ,用不同浓度的苯酚处理铜绿微囊藻大型变种。结果显示 :正常水体中该藻在 3 0℃比 2 2℃生长快。浓度C≤ 2 0 0 μg/mL的苯酚对它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而浓度C≥ 40 0 μg/mL的苯酚则抑制其生长 ,高浓度苯酚胁迫下的藻细胞光合速率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细胞膜透性增大 ;超氧阴离子 (O 2 )和丙二醛 (MDA)相对含量升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降低 ,藻体自发荧光较对照减弱。表明该藻的生长更适合于夏季高温条件 ,且较高浓度苯酚对其有较强抑制作用。
王习达吴国荣陆长梅陈景耀沙莎王建安
关键词:苯酚铜绿微囊藻胁迫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变种
有机肥和紫花苜蓿对长期抛荒贫瘠土壤的改良效果被引量:2
2013年
在长期抛荒贫瘠土壤上进行施用有机肥,种植紫花苜蓿并压青和施用有机肥+种植紫花苜蓿并压青等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电导率、pH值、营养元素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含量变化情况,确定其改良效果。结果显示,仅种植紫花苜蓿可以提高土壤C素含量,降低N素含量,而电导率等无明显变化;紫花苜蓿压青后,电导率上升、N素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变化不明显;仅施加有机肥可以迅速提高电导率、有机质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细菌数量以及脲酶活性,但短时间内离子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达不到作物正常需求水平;在施用有机肥情形下种植紫花苜蓿并压青后,土壤电导率、各营养元素含量、微生物数量的上升幅度以及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施用有机肥处理,其中以每1 m2施用250 g有机肥并种植1.5 g紫花苜蓿种子并压青的改良效果最好。
杨杰谷陈建吴豪杰李欣达陆长梅
关键词:贫瘠土壤紫花苜蓿有机肥生物改良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