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荣

作品数:158 被引量:2,273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生物学
  • 35篇医药卫生
  • 31篇农业科学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抗氧化
  • 27篇活性
  • 25篇歧化酶
  • 21篇超氧物歧化酶
  • 16篇多糖
  • 15篇纯化
  • 14篇铜绿微囊藻
  • 14篇微囊藻
  • 12篇胁迫
  • 12篇SOD
  • 11篇蒲公英
  • 10篇毒害
  • 9篇植物
  • 9篇污染
  • 8篇氧化酶
  • 8篇幼苗
  • 8篇抗氧化酶
  • 7篇自由基
  • 6篇酶活性
  • 6篇抗氧化物

机构

  • 15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7篇南京野生植物...
  • 7篇中国科学院植...
  • 6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济宁医学院
  • 4篇南京野生植物...
  • 3篇金陵科技学院
  • 3篇泰州师范高等...
  • 3篇江苏省药用植...
  • 2篇江苏省药品检...
  • 2篇南京特殊教育...
  • 2篇江苏教育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江苏省海洋环...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连云港师范高...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158篇吴国荣
  • 70篇陆长梅
  • 34篇张卫明
  • 33篇顾龚平
  • 32篇程光宇
  • 25篇魏锦城
  • 16篇沈奇
  • 16篇宰学明
  • 15篇施国新
  • 15篇吴晓慧
  • 14篇王习达
  • 14篇周长芳
  • 14篇陈景耀
  • 12篇缪月秋
  • 12篇王建安
  • 11篇张玲
  • 10篇陶明煊
  • 10篇徐勤松
  • 10篇陈国祥
  • 10篇沙莎

传媒

  • 36篇南京师大学报...
  • 16篇中国野生植物...
  • 15篇食品科学
  • 9篇湖泊科学
  • 5篇植物资源与环...
  • 4篇中国油料作物...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中草药
  • 3篇城市环境与城...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广西植物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中药材
  • 3篇植物研究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村生态环境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3篇2007
  • 15篇2006
  • 15篇2005
  • 12篇2004
  • 8篇2003
  • 9篇2002
  • 14篇2001
  • 14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9篇1994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2+)对花生幼苗耐热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8
2001年
以 10mmol/LCaCl2 溶液处理花生幼苗叶片后 ,置于培养箱 40℃高温培养 ,定时测定有关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Ca2 +处理能有效抑制高温胁迫对叶绿素的破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和膜透性加大 ,显著降低高温胁迫诱导O-2 · 形成和脂质过氧化反应 ,提高和保护SOD等抗氧化酶系活性 。
宰学明吴国荣陆长梅顾龚平芮海云
关键词:活性氧代谢钙离子抗氧化酶活性热激蛋白
液体发酵云芝蛋白多糖的分离及其鉴定被引量:5
1995年
放射诱变筛选出的高产云芝菌种用液体发酵法培养的菌丝体和发酵液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1万分子量截面超滤得到淡黄灰色粉末状云芝菌丝体蛋白多糖和橙灰色粉末状的发酵液蛋白多糖.菌丝体和发酵液蛋白多糖的糖合量、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2.4%、23.5%.与43.8%、27.1%.与日本商品云芝蛋白多糖(PS—K)相比较,发酵云芝菌丝体蛋白多糖在红外、紫外吸收,物理常数、单糖和氨基酸的组成上是一致的,后者在纯度上则高于前者;
吴国荣程光宇陈胜兰邹玉珍
关键词:多孔菌科蛋白多糖云芝发酵
蒲公英绿原酸-白芨多糖包合物鉴定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用本实验室提取的白芨多糖(BSPS)对蒲公英绿原酸(CA)进行包合,再通过热差示分析、红外图谱和共振核磁图谱对其包合做出鉴定,结果显示包合物(B-CA)已经形成,并且推论出可能的包合形式。
沈奇沈小青张阳阳张卫明任勇吴国荣
关键词:白芨多糖包合物
盐京九号水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培养盐京九号水稻幼苗20 d的种植水配置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qsa),追踪测定微囊藻生长量、藻细胞水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叶绿素含量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水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结果显示,藻细胞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急剧下降的趋势.对水稻种植水抑藻物质作初步分离和鉴定,表明乙醚萃取液中有机酸和酚类组分抑藻效果明显.对有机酸组分进一步做GC/MS分析鉴定,可确定其中含有1,2-二甲基十三酸、棕榈酸和十八烷酸等组分.
张余霞张玲张阳阳李倩吴国荣
关键词:水稻种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SOD酶活性抑藻效果
白芨中性杂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被引量:53
2004年
以白芨(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块茎为材料,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柱(DE 52)层析和凝胶柱(SephadexG 100)层析,分离纯化得一白芨中性多糖。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凝胶柱层析(SephadexG 100)鉴定为均一组分。GPC法测得其重均分子量约为99 658ku。薄层层析、红外吸收光谱(FT IR)、13C核磁共振谱(13C NMR)和1H核磁共振谱(1H NMR)分析该多糖为一中性杂多糖,由β 1,4 甘露糖(β 1,4 Man),β 1,4 葡萄糖(β 1,4 Glu)和α 1,6 葡萄糖(α 1,6 Glu)残基组成,三者的的摩尔比约为6 8∶3 2∶1 5。
芮海云吴国荣陈景耀陆长梅
关键词:药用植物白芨纯化热水提取
苯酚对两种微囊藻生长的作用效应被引量:8
2003年
用不同浓度的苯酚处理无毒铜绿微囊藻和有毒铜绿微囊藻。结果显示不加苯酚处理时,有毒藻生长量明显高于无毒藻;100μg/mL的苯酚促进无毒藻生长而抑制有毒藻的生长;苯酚浓度增至200μg/mL,无毒藻的生长才受到抑制。高浓度苯酚胁迫下的藻细胞:光合速率大幅度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细胞膜透性增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相对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这些变化有毒藻较无毒藻更显著。表明:有毒微囊藻是水华中的优势种群;两种藻中有毒藻对苯酚的敏感性更大。
王习达吴国荣陆长梅陈景耀吴晓慧沙莎
关键词:苯酚敏感性水体污染污染防治富营养化
桑叶酸性蛋白多糖(APFM)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与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本实验主要研究湖桑(Morus alba L.Husang)的粗老桑叶中酸性蛋白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水煎法提取桑叶粗多糖,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脱蛋白,脱色,再上DEAE纤维素(DE-32)柱及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HPLC单一峰的桑叶多糖纯品。通过单糖组成分析、酸性基团含量、IR、UV、HPLC及氨基酸组分测定等方法解析其结构及理化性质。实验结果显示:该多糖分子量达50万,多糖主链主要为α-型吡喃糖连接,由D-鼠李糖、L-阿拉伯糖、D-果糖、D-葡萄糖、D-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8.91:2.71:1.00:3.75:6.04;该多糖糖醛酸含量为5.33%,硫酸根含量为8.03%;其蛋白质部分占多糖总量的0.83%;含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表明该多糖为酸性蛋白多糖(acid proteoglycan from Folium mori,APFM)。
金春雁吴婷沈奇张卫明陆长梅吴国荣
关键词:分离纯化
槲寄生抗氧化物质的研究测定被引量:26
2001年
目的 研究槲寄生抗氧化物质并进行活性测定。方法 分别测定了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Kom.) Nakai叶、茎、果中超氧化歧化酶 (SOD) ,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 ,GSH、绿原酸、类黄酮等小分子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发现该植物富含抗氧化物质。结论 表明槲寄生所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种类多 ,数量大 ,具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尤以叶为最。
宰学明吴国荣龚祝南陆长梅邵志广
关键词:槲寄生抗氧化物质抗氧化能力中药植物药
活性初乳素对小鼠的抗衰老作用被引量:15
1996年
用D-半乳糖造成雄性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活性初乳素对致衰老小鼠的改善作用和抗衰老作用.结果表明,活性初乳素能显著提高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和比活性,降低血清MDA和心肌脂褐质含量;使致衰老小鼠体重增加,防止胸腺萎缩,使肝脏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活性初乳素对一系列衰老病症有明显改善作用和延缓衰老作用.
程光宇唐梓进吴京燕吴京燕戴君勇吴国荣杨佐宪戴君勇戴君勇金卫红
关键词:乳制品活性初乳素抗衰老作用
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抑制作用被引量:47
2004年
采用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共同培养的实验方法,追踪测定微囊藻的生长量、光合速率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观察藻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研究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藻细胞生长量显著降低,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性损伤直至细胞解体,藻体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呼吸速率、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量与膜的损伤程度相一致.在黑藻养殖水中初步分离得到黑藻分泌的抑藻物质.
王立新吴国荣王建安章浩陆长梅徐勤松
关键词:黑藻积累量膜脂过氧化铜绿微囊藻藻细胞叶绿素A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