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艳红

作品数:105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9篇红麻
  • 27篇不育
  • 25篇细胞质
  • 24篇雄性不育
  • 22篇胞质雄性不育
  • 21篇细胞质雄性不...
  • 20篇雄性不育系
  • 20篇细胞质雄性不...
  • 20篇胞质雄性不育...
  • 20篇不育系
  • 19篇玫瑰茄
  • 14篇选育
  • 14篇黄麻
  • 14篇不育细胞质
  • 13篇菜用
  • 11篇保持系
  • 11篇大豆
  • 10篇栽培
  • 8篇性状
  • 8篇分子标记

机构

  • 78篇广西农业科学...
  • 37篇广西大学
  • 3篇合浦县农业科...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广西药用植物...
  • 1篇合浦县农科所
  • 1篇广西巴马常春...

作者

  • 105篇赵艳红
  • 57篇李初英
  • 48篇唐兴富
  • 32篇周瑞阳
  • 27篇廖小芳
  • 23篇周步进
  • 18篇陈鹏
  • 18篇赵洪涛
  • 18篇周琼
  • 18篇黄其椿
  • 13篇杨守臻
  • 11篇陈怀珠
  • 10篇孙祖东
  • 6篇吴建明
  • 6篇何冰
  • 4篇陈鹏
  • 3篇何海旺
  • 3篇黎坤爱
  • 3篇梁耀懋
  • 2篇陈玉冲

传媒

  • 8篇南方农业学报
  • 7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中国麻业科学
  • 5篇大豆科学
  • 4篇种子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南方园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5篇2023
  • 6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巴马火麻雌株鉴别及快速扩繁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巴马火麻雌株鉴别及快速扩繁的方法。该方法选择现蕾不结果且逆转为营养生长的雌株作为采穗雌株,并通过限定火麻植株的播种时间、现蕾时间、现蕾前后的日照长短以及现蕾前的积温等条件来获得现蕾...
赵艳红李初英侯文焕廖小芳苏兆达唐兴富
国审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桂夏豆2号的选育被引量:7
2008年
桂夏豆2号是以桂早一号(矮脚早×北京豆)为母本,巴西13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55.25kg/hm2,较对照埂青82增产30.2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00.95kg/hm2,较对照埂青82增产38.33%,蛋白质含量41.67%,油分含量19.08%,耐低磷、耐酸铝能力较强,适宜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陈怀珠孙祖东杨守臻年海杨存义李初英赵艳红廖红严小龙
关键词:大豆高产选育
不同药剂对杨梅突发性枝叶凋萎病防治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探索不同药剂对防治和预防杨梅凋萎病的效果,选用7种药剂分别于2014年5-12月的每月20日对广西上林县云城果园的感病杨梅苗木、感病成年杨梅树、健康杨梅苗木、健康成年杨梅树进行喷雾。结果显示,防治杨梅凋萎病最好的药剂是15%苯醚甲环唑,其次是45%咪鲜胺、25%丙环唑和50%扑海因(异菌脲);其他药剂80%代森锰锌、50%多菌灵和75%百菌清对杨梅凋萎病防治效果不明显。
黄雪松赵艳红黄秋庆
关键词:杨梅凋萎病杀菌剂
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大豆的症状表现及耐性极限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8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在5种不同浓度磷营养处理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症状表现以及不同生育期耐低磷和耐高磷极限。结果表明,多数大豆品种水培的适宜磷营养浓度在1.5mmolL-1左右;水培大豆苗期和鼓粒期对磷的需求相对较少,开花期和结荚期需磷较多;大豆缺磷表现出嫩叶淡绿色、叶片褐斑、褐脉、叶皱缩扭曲、主根变褐、植株丛化、叶缘焦枯、生长点干枯坏死、花少和荚少等10种症状;磷过量表现出嫩叶淡绿色、叶片褐斑、褐脉、生长点干枯坏死等4种症状;缺磷和磷过量症状均存在轻、中、重的差异;不同基因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对磷的耐性极限存在较大差异。
陈怀珠赵艳红杨守臻李初英孙祖东
关键词:大豆磷胁迫基因型症状
不同因素对淮山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以3个淮山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淮山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2.0 mg/L+NAA 2.0mg/L+蔗糖30.0 g/L+琼脂4.0 g/L是诱导淮山茎尖愈伤组织较好的培养基,诱导率达88.9%;光照与黑暗两种不同的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无显著差异。
赵艳红何海旺韦本辉甘秀芹蒋菁
关键词:愈伤组织
果蔗间种菜用大豆的主要性状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在果蔗间种条件下,考察13个菜用大豆的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鲜百粒重、标准荚率、单粒荚率、瘪荚率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表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存在差异,其中95C-10、桂鲜豆1号等5个品种单株产量较好;单株产量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标准荚、多粒荚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果蔗间种菜用大豆时,要增加产量,应选主茎节数、单株荚数、标准荚和粒数较多的品种。
赵洪涛李初英杨守臻赵艳红陈怀珠黄其椿吴建明孙祖东
关键词:菜用大豆果蔗间种
不同追肥与采摘次数对菜用黄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采摘期的不同追肥处理、不同采摘次数、不同采摘时期对菜用黄麻的嫩茎叶产量以及种子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肥+尿素"或单独施用"复合肥"追肥处理,采摘期设置不同的采摘次数和不同的采摘时期。【结果】采摘期追施"复合肥+尿素"处理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产量均以"复合肥225 kg/hm^2和尿素75 kg/hm^2"处理下最高,其中嫩茎叶产量分别为11 444.65、9873.85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683.56、504.06 kg/hm^2,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单独施用复合肥处理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产量以"复合肥225 kg/hm^2"处理下最高,其中嫩茎叶产量分别为11 642.69、9062.46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811.40、526.91 kg/hm^2,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同时,不同的采摘次数对种子的繁育试验显示,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均为主茎打顶后采摘1次后收获的种子产量最高,分别为759.29、410.27 kg/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在主茎打顶后采摘5次后收获的种子产量仍然较高,分别达到624.21、403.98 kg/hm^2。【结论】综合考虑嫩梢产量和种子产量、降低农业成本,建议追肥采用单施复合肥75 kg/hm^2;为获得菜用黄麻最高种子繁殖系数、嫩茎叶产值及最高经济效益,建议追肥采用"复合肥225 kg/hm^2+尿素75 kg/hm^2"、采摘5次后再留种的方案。
赵艳红侯文焕唐兴富廖小芳李初英
关键词:菜用黄麻追肥种子繁育
红麻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DGH)基因克隆及RNAi载体构建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克隆红麻不育系和保持系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DGH)基因,并构建其RNAi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红麻花药发育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红麻花药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数据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6PDGH基因全长c DNA拼接序列,分别以红麻不育系(P3A)和保持系(P3B)的花药反转录c DNA及总DNA为模板克隆红麻6PGDH基因全长。依据RNAi载体设计原则,选取红麻6PGDH基因c DNA序列中段389 bp的特异片段做为RNA干扰片段,构建红麻6PGDH基因的RNAi载体。【结果】克隆获得的红麻不育系(P3A)和保持系(P3B)花药6PGDH基因全长均为1751 bp,均包含145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85个氨基酸残基,无内含子;其碱基序列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中仅存在两个碱基差异。该基因氨基酸序列(Gen Bank登录号KF964027)与拟南芥、玉米、大豆、苜蓿、三角叶杨、蓖麻的6PDGH同源性分别为75.07%、84.57%、86.50%、87.24%、91.19%和92.01%。成功构建了红麻6PGDH基因的RNAi载体,获得了干扰表达载体p ART27-p KANNIBAL-R1+2。【结论】成功克隆获得红麻6PGDH基因全长序列,构建的干扰表达载体可用于红麻6PGDH基因的功能研究。
黄志鹏赵艳红明庭会余明丽冉珊敏钱景华周瑞阳陈鹏
关键词:基因克隆
一种火麻雾培快繁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麻雾培快繁培养箱,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盖板上间隔设置有种植孔,所述箱体内设有喷雾装置,所述盖板包括至少两片子盖板,所述子盖板两端通过锁扣或滑槽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式相连,所述...
唐兴富赵艳红侯文焕廖小芳李初英
文献传递
水稻化感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以莴苣为受体,于3叶期、6叶期、8叶期和成熟期对15个水稻化感品种的化感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叶期水稻化感品种对莴苣根长和苗高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化感作用表现最强;在6叶期,对具强化感作用水稻品种HG1和HG2不同部位取样测定,表明不同部位对莴苣根长和苗高的抑制效果不同,依次是:叶>茎>根。6叶期,对不同化感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受体稗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表现为:水稻化感品种PAL活性与其抑制杂草效果密切相关;水稻化感物质可降低受体稗草体内SOD活性,水稻化感抑制作用越强,其受体稗草体内SOD活性越低。
赵艳红梁耀懋彭懿紫黎坤爱何海旺
关键词:水稻化感作用生育期酶活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