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宇

作品数:213 被引量:1,328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80篇医药卫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0篇脊柱
  • 62篇脊柱侧
  • 61篇脊柱侧凸
  • 61篇侧凸
  • 39篇手术
  • 30篇特发性脊柱
  • 29篇特发性脊柱侧...
  • 24篇矫形
  • 19篇青少年特发性
  • 19篇青少年特发性...
  • 18篇胸椎
  • 17篇术后
  • 17篇骨质
  • 14篇腰椎
  • 14篇畸形
  • 13篇椎弓
  • 13篇椎弓根
  • 13篇内固定
  • 10篇外科
  • 9篇细胞

机构

  • 196篇北京协和医院
  • 1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航天员科...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北京医院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市医疗器...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3篇赵宇
  • 101篇邱贵兴
  • 74篇王以朋
  • 66篇仉建国
  • 60篇沈建雄
  • 40篇赵宏
  • 35篇于斌
  • 30篇李书纲
  • 26篇王丽
  • 19篇翁习生
  • 13篇李晔
  • 12篇田野
  • 12篇赵丽娟
  • 12篇屈昊
  • 11篇余可谊
  • 9篇郭惠琴
  • 9篇孙志坚
  • 8篇杨新宇
  • 8篇姜宇
  • 7篇李想

传媒

  • 24篇中国骨与关节...
  • 2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2篇中华骨科杂志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癌症进展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协和医学杂志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骨科临床与研...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第一届中国S...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年份

  • 11篇2023
  • 22篇2022
  • 19篇2021
  • 17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13篇2012
  • 15篇2011
  • 10篇2010
  • 1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肉瘤微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研究骨肉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对33例骨肉瘤组织标本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骨肉瘤MVD;用VEGF多克隆抗体检测肿瘤细胞浆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1)骨肉瘤MVD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VEGF高表达组的MVD平均值明显高于VEGF低表达组;(2)骨肉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与骨肉瘤组织病理分级无关。结论VEGF是骨肉瘤血管形成的一种重要调节因子。
赵宇邱贵兴
关键词:骨肉瘤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4微血管密度
Fulcrum像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性和预测矫形的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前支点弯曲(fulcrum)像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柔韧性和预测手术矫形效果的价值。[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2003年10月~2006年8月的AIS患者64例,病例均为单弯(PUMCⅠa/Ⅰb/Ⅰc型),根据术前站立正位X像Cobb’s角大小分为4组:中度胸弯组(20例,40°60°)、中度腰弯组(17例,35°60°)。各组按PUMC原则接受相同手术方法,均采用第3代节段性内固定系统。测量术前站立全脊柱正位像、fulcrum像及术后正位像的Cobb’s角,分析fulcrum像和术后正位像Cobb’s角的相关性并计算出fulcrum像侧凸柔韧性和术后侧凸矫正率,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中度胸弯组fulcrum像柔韧性和手术矫正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141)外,其余组均差异显著;中度胸弯组术后正位像和fulcrum像的Cobb’s角相比无显著差异(P=0.094),其余组均差异显著;术后正位像和fulcrum像的Cobb’s角呈正相关,但中度腰弯组相关性一般(r=0.525)。[结论]Fulcrum只能评价和预测中度胸弯的柔韧性和术后矫正率,现代内固定器械发展尤其是全椎弓根螺钉的应用可获得更好的侧凸矫正率。
费琦王以朋邱贵兴赵宇尹若峰王乃国周熹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性放射摄影术
颈椎病筛查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病筛查仪,所述颈椎病筛查仪包括:外壳和手指测力装置,外壳的一侧具有敞开口,手指测力装置设在外壳内,手指测力装置具有第一测力单元和第一受力单元,第一受力单元用于供用户手指施力并撑开一定宽度,第一测力...
赵宇王丽毛宁波贺谦刘雨曦
可降解个性化接骨板的增材制造及临床试验流程
2021年
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是骨科的常规手术,内固定作为该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目的是维持骨折断端的复位。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接骨板和螺钉系统大多数采用金属材料通过传统工艺制备而成,因其缺乏个性化外形且不具备降解性能,常常难以匹配特殊形态的骨折部位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可降解材料结合增材制造技术有望解决以上问题,其可赋予接骨板个性化外形和降解性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可降解个性化接骨板的制备和临床试验流程在国内外均缺乏统一认识和标准。因此,本共识专家组经过多轮讨论,以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接骨板为例,从可降解个性化接骨板的“增材制造流程”和“临床试验流程”两方面出发形成本共识,为国内外各中心可降解个性化接骨板的制备和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中国装备协会医用增材制造专家委员会齐大虎李慈朱皓董献振苏瑾景明张焙智胡斌石志良田静静戴红莲周钢方忠罗政强胡懿郃张培训赵宇肖骏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接骨板可降解个性化增材制造
特发性脊柱侧凸远端融合椎的选择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远端融合椎(LIV)的选择标准。 方法:前瞻性分析按远端融合椎(LIV)标准进行融合的随访2年以上(24—36月,平均29月)的AIS患者共33例,男4例,女29例。其中...
仉建国邢泽军邱贵兴王以朋沈建雄赵宇李书刚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矫形手术
文献传递
脊柱侧凸矫形预测方法评价(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背景:传统评价脊柱侧凸的方法有多种,例如仰卧位像、牵引像、俯卧位推压像以及侧方弯曲像等。近年来,支点弯曲像已成为术前评价脊柱柔韧度的新方法。目的:比较站立位弯曲像、悬吊牵引像和支点弯曲像对脊柱侧凸矫形的预测作用与价值。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该科收治的胸椎侧凸畸形患者27例,男10例,女17例;平均年龄15.4岁。干预:全部病例术前行脊柱正侧位、站立位弯曲像、悬吊牵引像和支点弯曲像检查,采用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植骨融合术,第3代节段性内固定系统固定。主要观察指标:脊柱正侧位、站立位弯曲像、悬吊牵引像和支点弯曲像以及术后正位像的Cobb角。结果:①术后平均Cobb角为31°术前胸弯(平均Cobb角为61°明显,较)改善(t=1.706,P<0.01),平均矫正率为51.6%。②3种检查方法均与术后胸弯Cobb角呈正相关(P<0.01)。③Fulcrum像与术后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两种方法与术后Cobb角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Fulcrum像可以用于评价胸弯的柔韧度,其效果优于站立位Bending像和悬吊牵引像。②分析脊柱侧凸畸形及预测脊柱侧凸的矫形需联合应用3种方法。
赵宇邱贵兴沈建雄金今赵宏
关键词:脊柱侧凸放射摄影术人体测量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支具治疗是目前疗效最确切、应用最广泛的脊柱侧凸保守治疗方式,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与多学科融合的发展,支具设计与治疗方案也更个性化、合理化。目前的支具研究在证实疗效的同时也逐渐关注其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本文对现有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分别阐述支具的种类、适应证、优缺点、疗效及影响因素等,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屈昊赵宇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矫形
用于开放式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导航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开放式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导航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和导航机器人,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患者的脊柱和设置于脊柱上的脊柱标记件的第一图像;导航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台、手术设备、第二...
赵宇胡磊王丽李嘉浩耿宝多陈炳荣
文献传递
《骨科常见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解读被引量:2
2020年
疼痛是骨科患者就诊的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骨科医生普遍面临的临床问题。急性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及心理负担;而慢性疼痛则尤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和生活质量并增加社会负担[1]。据估计,全球约有20%的患者遭受疼痛折磨[2];大量的慢性疼痛患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疗。我国慢性疼痛患者约8000多万;接受治疗的患者不足65%;仅有不到28%的患者因为慢性疼痛接受药物治疗[3]。在欧洲16个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疼痛控制不足现象[4]。
梁锦前赵宇
关键词:骨科医生急性疼痛临床实践指南疼痛控制骨科患者
应用Diapason内固定治疗腰骶椎不稳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及其特点,观察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和Diapason内固定手术治疗腰骶椎不稳定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骶椎不稳定患者经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和Diapason内固定术后临床症状、X光表现。结果1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定患者中,术前腰痛临床评分为47.5±0.8,术后腰痛评分(31.9±2.3)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随访(平均6.2个月)时,X线检查未见脊柱滑移,未发现内植物松动、断裂。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结论应用Diapason内固定治疗腰骶椎不稳定,术后早期效果良好,手术操作容易,并发症少。
赵宏邱贵兴赵宇沈建雄王以朋林进
关键词:骨科手术疗效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