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宏

作品数:200 被引量:1,06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0篇脊柱
  • 46篇脊柱侧
  • 46篇侧凸
  • 45篇脊柱侧凸
  • 44篇手术
  • 32篇肿瘤
  • 25篇术后
  • 21篇细胞
  • 20篇特发性脊柱
  • 20篇特发性脊柱侧...
  • 20篇矫形
  • 19篇外科
  • 18篇关节
  • 17篇预后
  • 17篇切除
  • 17篇肝细胞
  • 16篇腰椎
  • 14篇青少年特发性
  • 13篇直肠
  • 12篇直肠癌

机构

  • 109篇北京协和医院
  • 69篇中国医学科学...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清华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99篇赵宏
  • 86篇邱贵兴
  • 74篇仉建国
  • 66篇王以朋
  • 66篇沈建雄
  • 41篇蔡建强
  • 40篇赵宇
  • 38篇李书纲
  • 38篇翁习生
  • 35篇黄振
  • 34篇毕新宇
  • 31篇田野
  • 27篇赵建军
  • 23篇于斌
  • 22篇金今
  • 21篇林进
  • 16篇张业繁
  • 16篇李智宇
  • 14篇赵丽娟
  • 13篇阎涛

传媒

  • 16篇中华医学杂志
  • 14篇中华外科杂志
  • 14篇中华骨科杂志
  • 13篇肝癌电子杂志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中国骨与关节...
  • 8篇中国脊柱脊髓...
  • 6篇中华肿瘤杂志
  • 6篇中华骨与关节...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协和医学杂志
  • 3篇第一届中国S...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23篇2014
  • 14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22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类癌3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胃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7至2007年期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胃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Ⅰ型类癌8例,Ⅲ型类癌25例。病变位于胃体10例,胃底贲门18例,胃窦5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全组共31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1例行肝转移灶放疗。2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73个月。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2%、47.1%和25.0%。其中Ⅰ型患者全部存活。Ⅲ型患者中9例死亡,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0.8%和18.2%。结论胃镜是早期发现胃类癌的重要手段,免疫组化有助于提高类癌的诊断率。胃类癌的治疗以及预后与准确的分型密切相关。
赵宏崔修铮阎涛黄振鲁海珍
关键词:胃肿瘤类癌瘤
胸腰段或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后路融合术后未融合节段在冠状面平衡重建中的作用
:探讨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腰弯融合术后冠状位躯干偏移的重建与未融合节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之前于我院行后路选择性融合并有至少2年完整随访资料的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测...
孙志坚邱贵兴赵宇王以朋沈建雄仉建国赵宏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
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术在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71例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组(研究组35例)和传统经腹膜乙状结肠造口组(对照组36例),分析不同造口方法对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造口旁疝等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完成造口操作所需时间为(13.4±1.7)min,对照组患者为(21.4±2.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为(63.4±13.3)h,对照组患者为(43.0±15.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9±1.0)d,对照组患者为(6.4±1.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未有造口旁疝的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造口旁疝,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及造口旁疝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周海涛周志祥云红聂红霞苏昊梁建伟刘骞单毅裴炜赵宏黄振王征曾维根刘昕
关键词: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无远处转移的晚期肝细胞癌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多靶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伴远处转移的晚期或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45例不伴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或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其中18例联合TACE(1~5次),27例单用索拉非尼。索拉非尼起始剂量400mg,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根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用量。每2个月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S)。结果至2009年12月,40例患者达到临床评价要求(联合TACE18例,单用索拉非尼2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主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和高血压。两组患者均无4级严重不良反应。索拉非尼联合TACE组中位TTP为10.0个月,中位OS16.0个月;单用索拉非尼组中位TTP为4.5个月,中位OS5.3个月。两组OS和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变局限在肝内且不合并远处转移的晚期或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口服索拉非尼联合TACE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生存预后改善。
黄振毕新宇赵建军赵宏蔡建强
关键词:肝细胞癌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用于诊断胰胆道癌的甲基化标志物组合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诊断胰胆道癌的甲基化标志物组合。具体地,所述甲基化标志物包括SOX17、3‑OST‑2、NXPH1、SEPT9和TERT中一个或多个。
赵宏焦宇辰贺舜蔡建强
多中心、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盐酸氨基葡萄糖在治疗骨节炎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02年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的关节疾病,表现为关节软骨代谢的异常和结构上的损害。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晚期病人可以出现软骨剥落、骨刺形成、软骨下骨坏死等症状和体征,导致关节功能丧失,严重者必须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表现为。
邱贵兴王以明翁习生赵宏金今建国王学北周乙雄李为张洪宋戴波张克娄思权刘岩徐小辉
关键词:盐酸氨基葡萄糖骨关节炎安全性疗效分析
前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PUMC Ib/Ic/IId1型)的疗效比较
<正>目的:比较两种入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2001年7月-2005年3月,2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胸腰段/腰段侧凸(PUMC Ib/Ic/IId1型),分两组,分别采取两种脊柱矫形融...
王以朋邱贵兴费琦沈建雄仉建国赵宏赵宇赵栋
文献传递
解剖性分离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降低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3例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A组)进行肝切除;155例采用传统钳夹法(B组)进行肝切除。围手术期常规保肝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及输血情况、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肿瘤直径(6.02±3.24)cm,术中出血量(445±240)ml,输血52例(24.3%),输血量(520±280)ml。无手术死亡及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轻度并发症12例(4.9%),术后住院时间为(13.4±4.9)d。B组肿瘤直径(5.84±2.93)cm,术中出血量(1 200±320)ml,输血53(34.2%)例,输血量(1 400±623)ml。手术后30d内死亡5例(3.23%),发生并发症25例(16.1%),其中术后腹腔或肝创面出血5例、肝功能衰竭5例。术后住院时间(18.9±10.3)d。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死亡率、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P<0.01)。结论在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同时,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进行肝切除,可以显著降低肝癌肝切除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蔡建强毕新宇赵建军李智宇黄振赵宏赵平
关键词:肝癌手术死亡率肝切除
经椎弓根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时截骨位置与角度对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时不同位置截骨和截骨角度对于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2年共3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行后路PSO截骨的病例,通过测量术前术后站立位X线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了骨盆投射角(PI)不变外,胸后凸由48。减少为36°,腰前凸由3.6°增加为26.7°,矢状面平衡(SVA)由7.9em改善为3.9cm,骨盆倾斜角(PT)由41.3°减少为33.8°,骶骨倾斜角(SS)由8.9°增加至16.8°,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段及胸段截骨时SVA变化值分别为(3.9±3.4)、(4.0±1.9),(P〉0.05)。PT变化值分别为(9.7±6.5)、(5.2±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截骨角度为22。以下及以上时SVA变化分别为(2.2±1.3)、(4.4±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变化分别为(5.2±5.6)、(10.6±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O截骨能够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的脊柱骨盆参数,截骨位置对于SVA无明显影响,腰段截骨及更大角度截骨对于恢复腰前凸,改善骨盆参数PT、SS效果更好。
董玉雷赵宏仉建国李书纲田野王以朋赵丽娟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脊柱后凸截骨术脊柱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势力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
赵宏
关键词:综合资源规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