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萌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体受体1对补体激活的氧化应激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单层细胞屏障的保护作用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补体受体1(CR1)对补体激活的氧化应激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单层细胞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3~5代hRPE细胞,建立稳定的hRPE单层细胞屏障模型.500 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和10%正常人血清处理hRPE细胞,建立hRPE单层细胞屏障补体激活的氧化损伤模型.将补体激活的氧化应激状态下hRPE单层细胞屏障分为模型组和CR1治疗组.模型组加入1 μl的磷酸盐缓冲液,CR1治疗组加入1 μl的CR1溶液使其终浓度为1μg/ml,继续培养4h.以正常hRPE单层细胞屏障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模型组和CR1治疗组细胞的跨表皮细胞膜电阻(TER)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模型组和CR1治疗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趋化因子配体2(CCL2)、C3a、C5a、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蛋白量.结果 hRPE单层细胞屏障于接种后3周稳定形成.模型组、CR1治疗组补体激活的氧化损伤hRPE细胞TER值分别为正常hRPE细胞的54.01%、63.48%.模型组与CR1治疗组补体激活的氧化损伤hRPE细胞TE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5).CR1治疗组VEGF、CCL2蛋白量分别较模型组下降了11.48%、23.47%;两组VEGF、CCL2蛋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2.43,P<0.05).CR1治疗组C3a、C5a、MAC蛋白量较模型组分别下降了24.00%、27.87%、22.44%;两组C3a、C5a、MAC蛋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6、2.63、6.94,P<0.05).结论 CR1对补体激活的氧化应激状态下hRPE单层细胞屏障具有保护作用,抑制补体激活、下调CCL2和VEGF表达可能是其机制.
- 王菁蔡萌李静田蓉林少芬田景毅李佳俞德超罗燕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补体激活
- 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眶后注射观察鼠视网膜血管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客观有效地评价视网膜的血管情况是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防治研究的关键。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是评价C57BL/6J小鼠视网膜血管的新方法,但目前少有关于此方法是否适合于其他小鼠及大鼠研究的报道。目的评估用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观察实验常用鼠种视网膜血管的可行性,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小鼠、昆明小鼠、SD大鼠、Wistar大鼠各12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实验组动物右眼眶后注射9ml/kgFITC—dextran溶液,对照组右眼眶后注射等体积PBS溶液。注射10S后大鼠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以颈椎脱臼法处死,摘取双侧眼球,荧光显微镜下行双侧眼球后组织以及视网膜铺片检查。结果C57BL/6J小鼠、昆明小鼠实验组双眼均可以观察到FITC—dextran绿色荧光标识的视网膜血管,但对照组各眼均观察不到视网膜血管形态;SD大鼠、Wistar大鼠实验组及对照组受检眼在荧光显微镜下均未观察到FITC—dextran标识的视网膜血管。小鼠、大鼠实验组右眼均可见由FITC—dextran浸染的绿色球后组织,而左眼球后组织均未见荧光。结论FITC—dextran眶后注射法适合于观察小鼠的视网膜血管,不适于观察大鼠的视网膜血管。
- 郭凯李士清李静蔡萌李涛田景毅林少芬罗燕唐仕波
-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小鼠
- 过表达Claudin-5增强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过表达Claudin-5后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当接种至transwell膜的P2~P5代hRVEC近60%融合时进行慢病毒介导的转染实验.hRVEC分为对照组,慢病毒空载体组,慢病毒介导的Claudin-5高表达转染组.荧光活细胞动态显微镜观察慢病毒介导的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laudin-5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病毒转染对细胞的毒性.待接种至transwell膜的hRVEC培养2周后建立稳定的单层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模型后,电阻仪检测hRVEC屏障的跨内皮电阻(TER),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检测hRVEC屏障的通透性.[结果]慢病毒可以介导Claudin-5在hRVEC高表达,其转染率达60%,Western Blot检测证实Claudin-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CK8检测表明慢病毒转染不影响细胞的活性,对细胞毒性小;过表达Claudin-5后也不影响hRVEC的增殖;过表达Claudin-5后能降低体外单层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模型的通透性,并提高其TER.[结论]过表达Claudin-5后可以显著提高体外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的功能,这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田蓉刘秋慧蔡萌李静王菁肖伟罗燕
- 关键词:CLAUDIN-5慢病毒转染
- 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SS31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老视是影响中老年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氧化损伤有关。SS31是线粒体靶向的抗氧化剂,研究其对L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对老视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SS31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L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FBS)的DMEM低糖培养液对人LECs细胞株HLEB.3进行培养和传代,用200μmol/Lt-BHP处理HLEB一3细胞18h以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BHP模型组、10nmol/LSS31±T—BHP组、100nmol/LSS31±T—BHP组、1μmol/LSS31±T—BHP组、10μmol/LSS31±T—BHP组和100μmol/Lt-BHP组,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以筛选SS31的最佳药物浓度。再将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BHP模型组和1p^mol/LSS31±t.BHP共培养组。采用JC-1染色法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LEB一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用MitoSOX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各组活细胞线粒体中产生活性氧簇(ROS)的情况。结果200μmol/Lt-BHP加入培养液作用HLEB一3细胞18h后,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100±0)%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下降至(53.424-2.52)%,不同浓度的SS31组细胞存活率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各组细胞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349,P〈0.01),其中以1μmol/LSS31组细胞存活率最高(82.134-3.15)%,明显高于t-BHP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10,P〈0.05)。各组HLEB-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提示,正常对照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为7.07±0.06,t-BHP模型组为4.46±0.14,1μmol/LSS31±t—BHP共培养组为5.76±O.26,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332,P〈0.01),空白对照组和1Izmol/LSS31±t—BHP共培养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均�
- 蔡萌李金李静陈晓云黄娟罗燕
- 关键词:晶状体老视
- 老视动物模型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老视是影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老视的发生机理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传统的配镜治疗有一定局限性,新近的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观察。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通过实验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然而,目前并没有非常理想和标准的老视动物模型和检测方法。笔者就老视动物模型及其检测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新进展作一综述。
- 蔡萌李静罗燕
- 关键词:老视动物测量方法
- Claudin-23在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中的差异表达
- 2013年
- 背景多种claudin亚型与血-视网膜屏障的功能密切相关,参与病理性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导致多种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发生.Claudin-2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claudin亚型,研究其在视网膜中的定位、表达及其与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关系对相关病变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中claudin-23的动态表达变化。方法将生后第7天(P7)的SPF级C57BL/6J乳鼠与母鼠放入含氧体积分数为75%±3%的密闭饲养箱中饲养5d建立小鼠OIR模型,用50g/L异硫氰酸荧光素一葡聚糖(FITC—dextran)行小鼠眶后注射并行全视网膜铺片,检测成模后缺氧小鼠的视网膜血管情况并与正常小鼠进行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P12、P17和P25小鼠视网膜中claudin-23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elaudin-23mRNA在小鼠视网膜中的动态表达;制备P7小鼠视网膜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claudin-23在正常对照组和OIR模型组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定位。结果OIR模型组P17小鼠全视网膜铺片可见视网膜大血管迂曲、扩张,后极部视网膜出现无灌注区,周边部血管网状结构紊乱或消失,出现大量病理性新生血管。正常对照组小鼠随着日龄的增加,视网膜中claudin-23mRNA的表达量增加缓慢,P25时的表达量是P7时的2.3倍,蛋白表达则先增加后减少,在P12出现高峰;OIR模型组小鼠随日龄的增加claudin-2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快速增加,claudin-23mRNA在P25的表达量较P7增加12.5倍。正常P7小鼠与OIR模型组P7小鼠claudin-23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OIR模型组P12、P17和P25小鼠视网膜中claudin-23mRNA的表达量均明碌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5时,elaudin.23蛋白的表达量�
- 李静肖伟李士清郭凯蔡萌陈晓云黄娟罗燕
- 关键词:视网膜氧诱导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