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世星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管
  • 6篇颅内
  • 5篇动静脉
  • 5篇动静脉畸形
  • 5篇手术
  • 5篇栓塞
  • 5篇静脉
  • 5篇静脉畸形
  • 5篇畸形
  • 4篇血管内栓塞
  • 4篇脑动静脉
  • 4篇脑动静脉畸形
  • 3篇动脉瘤
  • 3篇血管内治疗
  • 3篇术后
  • 3篇栓塞术
  • 3篇栓塞术后
  • 3篇外科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瘤

机构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8篇苏世星
  • 10篇段传志
  • 8篇赖凌峰
  • 8篇张炘
  • 7篇吾太华
  • 7篇许锡镇
  • 7篇马赞
  • 7篇李正阳
  • 6篇顾大群
  • 6篇何旭英
  • 5篇李西锋
  • 4篇刘彦超
  • 3篇李西峰
  • 2篇罗斌
  • 2篇李铁林
  • 2篇龙霄翱
  • 1篇汪求精
  • 1篇权涛
  • 1篇刘晓平
  • 1篇李辉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发性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附13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家族性颅内动脉瘤(familial intracranial aneurysm,FIA)被认为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疾病。与散发颅内动脉瘤相比,FIA破裂率高。随访研究发现,在复发动脉瘤患者中,30%的患者其家族中有一个或多个家族成员出现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甚至存在2次以上的动脉瘤复发。回顾分析1999年3月至2010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13例复发性FIA的诊治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张炘段传志李铁林何旭英李西峰Tamrakar Karuna罗斌龙霄翱顾大群苏世星赖凌峰
关键词:复发血管内治疗
脑胶质瘤手术前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变化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判定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对脑胶质瘤患者在手术前后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临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9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理分级标准分为高级别组(46例)和低级别组(4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IGF-Ⅰ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病理分级患者术前IGF-I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前,高级别组IGF-Ⅰ水平(627.2±122.8)ng/ml明显高于低级别组的(339.1±86.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术前IGF-Ⅰ水平为(516.9±94.5)ng/ml,术后IGF-Ⅰ水平为(213.5±55.6)ng/ml,术后患者的IGF-Ⅰ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IGF-Ⅰ呈现高表达态,且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关联性,作为判断病情预后的标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指导性。
李正阳吾太华左德献邓少勇苏世星许锡镇马赞罗似亮梅良奎
关键词:脑胶质瘤预后
一种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肽在制备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颅内动脉瘤疾病药物制备领域。本发明证明了鸢尾素治疗对小鼠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改善血管壁上的弹性纤维降解及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血...
范海燕段传志李西锋张炘苏世星刘彦超李然刘文超程雯枰
28例颅前窝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前窝底脑膜瘤显微手术方法,并评估3D-CTA的手术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显微手治疗的28例颅前窝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以3D-CTA为导航,根据脑膜瘤与颅骨及周围血管的三维立体关系设计手术入路。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Ⅰ、Ⅱ级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4例。除1例术后早期死亡外,27例术后随访10~56月,复查颅脑MRI无脑膜瘤复发;2例有癫痫,1例短暂尿崩;15例视力好转,2例术前单眼失明无恢复,1例术前单侧眼有光感术后该侧眼失明;23例恢复工作,4例生活可自理。结论根据颅前窝底脑膜瘤发生部位和扩展范围,以3D-CTA为导航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效果良好。
李正阳左德献吾太华马赞邓少勇苏世星许锡镇罗似亮
关键词:脑膜瘤颅前窝底手术入路显微手术3D-CTA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出血后的处理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自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6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其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栓塞术后出血的治疗策略,对术后所有出血的患者进行定期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估该治疗策略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共有17例患者发生栓塞术后颅内出血。单次栓塞面积≥36.5%(OR=19.269:95%CI=1.283-289.299,P=0.032)、既往高血压病史(OR=7.962,95%CI=1.121-56.567.P=-0.038)是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单次面积栓塞≥36.5%和既往高血压病史可增加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风险,术后严格降压至基础血压的2/3且至少72h是减少栓塞术后继发颅内出血的关键。
苏世星段传志吾太华张炘赖凌峰何旭英李西锋顾大群刘彦超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术后出血
18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出血分析
2013年
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栓塞术后继发颅内出血因其病死率、致残率高而被认为是脑AVM栓塞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8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继发颅内出血的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的处理措施,为今后预防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发生提供经验性指导。
苏世星段传志张炘赖凌峰何旭英李西峰顾大群刘彦超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血管内栓塞治疗血分脑AVM
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方法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IPR)的危险因素、破裂后的处理方法,评估术后临床效果,为今后术前评估IPR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IPR的治疗策略提供经验性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2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IPR的危险因素,并总结IPR的治疗策略,术后所有IPR患者定期接受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估该治疗策略的临床疗效.结果 IPR的发生率为0.98%,死亡率为37.50%.存活的10例患者中有8例得益于发生IPR后立即快速完成动脉瘤栓塞以及静脉注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钠逆转抗凝,2例得益于急诊脑室外引流.但是7例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3例完全康复.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 OR 21.086,95% CI 2.009 ~ 221.333,P=0.011)、颅内动脉粥样硬化(OR 39.246,95% CI 2.949~522.373,P=0.005)、FisherⅢ级(OR 127.139,95%CI 3.340~4 839.744,P=0.009)、脑血管痉挛Ⅰ级(OR 111.888,95%CI 4.154 ~3 013.480,P=0.005)和Ⅱ级(OR 93.024,95%CI 5.256~1 646.527,P=0.002)为颅内破裂动脉IPR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分叉近端和基底动脉主干处(OR 0.003,95% CI 0.000~0.101,P=0.001)以及Hunt - HessⅡ级(OR 0.003,95% CI 0.000~0.316,P=0.015)为IPR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颅内动脉粥样硬化、FisherⅢ级以及存在脑血管痉挛(Ⅰ级和Ⅱ级)的患者容易发生IPR;颈内动脉分叉近端和基底动脉主干处以及Hunt - HessⅡ级的动脉瘤较少发生IPR.IPR发生后立即快速完成动脉瘤栓塞,同时予静脉注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钠逆转抗凝是急诊救治的关键.
张炘段传志李铁林汪求精龙霄翱罗斌Tamrakar Karuna何旭英李西峰刘晓平权涛顾大群苏世星赖凌峰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研究背景:   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cAVM)是脑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占脑血管畸形的50%左右。病变部位的脑动脉与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
苏世星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术后出血
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颅内专用支架种类的增多及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使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已经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中.支架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临床上几种常见颅内支架的结构特点、各自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概括性地描述了正在研究阶段的新型支架和未来颅内支架发展的趋势,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中支架的选择提供参考,并对未来新型支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苏世星赖凌峰段传志
关键词:颅内支架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影响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5例行全切除或近全切除,19例行大部分切除,3例行单纯活组织检查.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的估计,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 87例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0.0%,5年总生存率为8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95% CI:1.0 ~ 1.1,P=0.001)、病变部位(OR=12.2,95% CI:1.6 ~92.8,P=0.016)、肿瘤复发(OR=14.8,95% CI:3.2 ~67.7,P=0.001)、肿瘤切除程度(OR =3.7,95% CI:1.2~11.7,P=0.023)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有关.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9岁(OR =2 296.8,95% CI:7.1~742 006.4,P=0.009)和肿瘤复发(OR=14.5,95% CI:1.0 ~ 203.5,P=0.047)为影响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总体预后较好,但年龄≥19岁和(或)肿瘤复发的患者预后不佳.
罗似亮吾太华邓少勇李正阳马赞许锡镇苏世星左德献
关键词:脑肿瘤预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