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理
  • 5篇免疫
  • 5篇病理分析
  • 4篇细胞
  • 4篇临床病理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恶性
  • 4篇儿童
  • 3篇血管
  • 3篇肿瘤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细胞瘤
  • 3篇小儿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病理学
  • 2篇肉瘤
  • 2篇乳腺

机构

  • 17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7篇王燕
  • 8篇张忠德
  • 8篇奚政君
  • 6篇殷敏智
  • 4篇祝明洁
  • 4篇张文竹
  • 3篇成宇帆
  • 2篇马建新
  • 2篇吴湘如
  • 2篇冯国强
  • 2篇吴靖川
  • 2篇李劲松
  • 2篇李佳宁
  • 1篇吴真
  • 1篇董谦
  • 1篇杨淑蓉
  • 1篇全志伟
  • 1篇蔡正林
  • 1篇黄美蓉
  • 1篇王国斌

传媒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成都军区医院...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第四届全国小...

年份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恶性肌上皮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原发于乳腺的恶性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组织发生。方法:2例乳腺恶性肌上皮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镜下示1例以梭形细胞为主,肿瘤细胞有异形性,另1例以透亮细胞为主,2例均未见到腺样结构,核分裂较多。免疫酶标(LSAB法)示瘤细胞CK、EMA、MSA、DES、S-100、ER、PR均阳性。结论:2例均为来源于乳腺末房基底膜与腺泡上皮间的肌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复习文献,该肿瘤生长迅速,常可复发,预后差。如酶标标记ER、PR阳性者,雌激素治疗有效。
王燕奚政君张文竹
关键词:肌上皮瘤恶性病理学
脂肪母细胞瘤4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探讨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 4 4例脂肪母细胞瘤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母细胞瘤 ,手术切除时的平均年龄为 (2 0 8± 14 6 )个月 ,患儿最大 5岁 ,男性多于女性。病变多发生于四肢、头颈部、腰背部及腋部。复发率 18 2 % ,弥漫型明显多于局限型。肿瘤最大径多为 3~ 7cm ,切面比脂肪瘤灰白。镜下见未成熟和成熟的脂肪组织小叶由丰富毛细血管、小静脉的狭窄纤维间隔分割 ,伴不同程度的黏液样基质。结论 脂肪母细胞瘤需与黏液脂肪肉瘤、纤维脂肪肉瘤和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相鉴别。脂肪母细胞瘤生物学行为完全良性 ,虽有局部复发 ,但从无转移及恶变 。
张忠德奚政君吴湘如殷敏智王燕张凤英储谦
关键词:母细胞瘤脂肪肉瘤临床病理分析黏液错构瘤
右心房内血管瘤1例
2002年
鲁亚南刘锦纷王燕
关键词:B超超声心动图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冠状动脉解剖类型55例分析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总结 5 5例大动脉转位手术病例及自然死亡病例 ,就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的冠状动脉解剖类型、不同类型冠状动脉与大血管间相对位置关系、不典型冠状动脉发生率与合并心内畸型的关系等作一分析。方法  5 5例病例分成两组 :A组室间隔完整型 (TGA +IVS)共 2 7例 ,B组伴有室间隔缺损 (TGA +VSD)共 2 8例。其中 38例作外科纠治术 ,术中直视下观察冠状动脉走向 ,其余17例为未及手术的自然死亡病例 ,但均作尸体解剖。结果  5 5例中共发现了 8种不同的冠状动脉解剖类型 ,A组不典型冠状动脉的发生率为 2 2 2 % ,B组为 2 8 6 %。结论 本组 5 5例TGA中不典型冠状动脉的发生率为 2 5 5 % ,其中尤以右冠状窦单支冠状动脉 (7 3% )和右冠状窦双支冠状动脉(5 5 % )最为多见。
黄美蓉陈树宝陆欧伦王燕张忠德
关键词:大血管错位冠状动脉循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儿童实体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儿童实体肿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对20 例肾母细胞瘤和25 例神经母细胞瘤,15 例对照组标本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VEGF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为13 例(13/25) ,在肾母细胞瘤中表达阳性为12 例(12/20) ,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的转移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阳性为2 例(2/15)。结论 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存在密切联系。
徐敏施诚仁张文竹王燕
关键词:实体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VEGF儿童
核素利尿肾动态显像在儿童肾重复畸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为评价^(99)Tc^m-EC利尿肾动态显像在儿童肾重复畸形中的临床价值,对23例肾重复畸形住院患儿行^(99)Tc^m-EC利尿肾动态显像(RDI),分析其影像特征和主要功能指标的变化;设计可反映重复上半肾功能的指标(D/N),并以之与临床病理分型比较。结果显示:肾重复畸形在RDI连续叠加影像中有4种表现:上肾稀疏、上肾缺损、肾影增长、肾盂分离;RDI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3%、93.2%、81.4%;RDI对合并输尿管囊肿检出率较好,并可检出部分输尿管扩张积水;利尿肾图显示尿路梗阻类型均为非机械性梗阻。临床病理分型为发育不良型,其上肾D/N值均小于30%,发育型均大于70%,积水型为30%~70%。对术后随访的病例,RDI在双肾形态和功能转归方面有肯定的判断。说明^(99)Tc^m-EC肾动态显像对肾重复畸形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帮助判断重复上半肾功能,为临床术前选择手术方式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术后随访复查的主要检查手段。
李佳宁王燕李劲松吴靖川杨淑蓉冯国强
关键词:肾重复畸形放射性核素显像病理手术儿童
儿童肾重复畸形^(99)Tc^m-EC肾动态显像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评价99Tcm 双半胱氨酸 (EC)肾动态显像 (RDI)在儿童肾重复畸形诊断中的意义以及对选择手术方式的价值。方法 对 2 0例肾重复畸形患儿行RDI、静脉肾盂造影 (IVP)、B超等检查 ,分析肾重复畸形的RDI影像特征 ,并对 3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 14例手术切除的上半肾作临床病理分型 :发育型、积水型、发育不良型。99Tcm EC肾动态显像处理 :把 2 4min内图像叠加成 1帧 / 2min连续影像 ,设置重复上半肾、同侧下半肾、对侧上半肾感兴趣区 ,获得其放射性计数率 (D、L、C) ,以D/L或D/C中较小者为重复上半肾功能指标 (D/N) ,并与病理分型比较。结果 肾重复畸形在RDI连续影像中有 4种表现 :上肾稀疏、上肾缺损、肾影增长、肾盂分离 ;RDI对合并输尿管囊肿检出率较高 ,并可检出部分输尿管扩张积水。RDI、B超、IVP对重复肾的检出率分别为 73.1%、5 7.7%、73 1% ,三者较为一致 (P >0 .0 5 ) ;RDI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73.1%、92 .2 %、80 .0 %。发育不良型的上肾D/N值均小于 6 0 % ,发育型均大于 6 0 %。结论 肾重复畸形的99Tcm EC肾动态显像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可为临床术前判断是否保留上肾提供重要依据。
李佳宁李劲松吴靖川王燕王国斌施海虹吴真冯国强
关键词:肾畸形放射性核素显像肾动态显像儿童
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67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与小儿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Ki 67在小儿肾母细胞瘤和小儿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EnVision法对 2 5例肾母细胞瘤和 8例肾腺癌肿瘤组织进行Ki 67免疫标记。结果 :FH型中Ki 67阳性表达率为 2 8% ,UFH型中Ki 67阳性表达率为10 0 %。有转移或浸润的 88%。肾腺癌Ki 67阳性表达率为 12 %。结论 :Ki 67在小儿肾母细胞瘤肾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学分型及肿瘤组织浸润和转移存在密切关系。组织学分型越差、有转移和浸润Ki 67阳性表达越高 ,预后越差。Ki 67能较好反映小儿肾母细胞瘤和肾癌增殖状态 ,对临床诊断与进一步化疗与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同时可作为常规病理组织学的一种补充。
蔡正林张忠德奚政君王燕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肾癌小儿KI-67免疫组织化学
同一机体发生二种以上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999年
作者主要探讨同一机体发生二种以上恶性肿瘤的病理改变以及发生机理。本文收集我院20年来3例首次诊断为淋巴瘤、癌、内瘤经放射及化学治疗又在其他部位出现第二种肿瘤的病例,常规染色及免疫酶标(LSAB)法标记并复习文献,认为其发生机理与病毒、电离辐射、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有关。
奚政君王燕祝明洁马建新
关键词:临床病理分析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复习
30例男性乳腺疾病病理分析
1999年
乳房是位于胸前体表的对称器官,其对女性的生育、哺乳等生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女性乳房疾病易于及早发现并作出及早的诊治。而男性乳腺疾病历来多被忽略,而笔者对本院1958年开院以来30例男性乳腺疾病的研究证实:男性乳房疾病其病种繁多,良恶性参次,其也应受到临床重视。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1958年开院至今男性乳腺疾病共30例,发病年龄7~79岁。标本用10%甲醛固定,常规取材,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用光镜观察。其病理诊断以WHO乳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为标准。
王燕奚政君马建新
关键词:乳腺疾患病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