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成

作品数:226 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专利
  • 9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化学工程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理学
  • 10篇矿业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7篇脱硫
  • 40篇催化
  • 33篇催化剂
  • 31篇脱除
  • 31篇煤气
  • 29篇吸附剂
  • 23篇纳米
  • 22篇脱硫剂
  • 19篇脱汞
  • 19篇脱硝
  • 17篇气脱
  • 17篇超临界水
  • 15篇水热
  • 13篇烟气
  • 13篇粉煤灰
  • 12篇热合成
  • 12篇煤气脱硫
  • 10篇炼焦
  • 8篇选择性
  • 8篇选择性催化还...

机构

  • 215篇太原理工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山...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太原锅炉集团...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神华煤制...
  • 2篇中核第七研究...
  • 2篇国家能源集团...
  • 1篇晋中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北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山西焦煤集团...

作者

  • 226篇王建成
  • 139篇鲍卫仁
  • 126篇常丽萍
  • 61篇韩丽娜
  • 28篇王美君
  • 27篇米杰
  • 26篇胡江亮
  • 24篇冯宇
  • 23篇王兵
  • 20篇谢克昌
  • 19篇廖俊杰
  • 17篇任秀蓉
  • 16篇董连平
  • 15篇樊民强
  • 12篇黄张根
  • 12篇卢建军
  • 7篇刘振宇
  • 7篇刘芳
  • 7篇潘大海
  • 6篇唐磊

传媒

  • 1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0篇现代化工
  • 9篇太原理工大学...
  • 9篇洁净煤技术
  • 8篇化工进展
  • 5篇化学反应工程...
  • 3篇硅酸盐通报
  • 3篇Chines...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煤炭学报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Transa...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7篇2023
  • 30篇2022
  • 34篇2021
  • 26篇2020
  • 17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实现气化渣碳-灰分离的联合分选工艺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气化渣碳‑灰分离的联合分选工艺和装置。该装置包括输送设备,矿浆桶,筛分脱水设备,水介旋流器,分级旋流器,离心机,高梯度磁选机,压滤机,浮选设备,浓缩池,矿浆输送泵设备。通过水介旋流器对气化渣中较粗粒级...
樊盼盼董连平王建成樊民强鲍卫仁
文献传递
一种高韧高柔氧化铜煤气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高柔氧化铜煤气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三维正交结构预制件的制备:采用三维机织技术将纤维长丝织造成三维正交结构预制件;B.浸渍液的制备:将1.9‑7.6g草酸铜粉末溶于20mL水中得到浸渍液...
张曼冯宇卢建军米杰王建成
文献传递
污泥与煤泥混燃过程中颗粒物的排放特性及汞成核机理
2023年
为实现城市污泥协同低热值煤泥的高效资源化利用,以单组分污泥、煤泥以及耦合燃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燃烧过程中所生成的可吸入颗粒物,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及自行建立的流化床实验系统,结合耦合燃料以及燃烧产物的微观特性及元素分布,并基于成核控制理论,在揭示多参数耦合条件下颗粒物排放特性以及粒径分布的基础上,研究混烧条件下Hg在颗粒物表面的成核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所含挥发分与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主要包括焦炭、无机矿物质与易气化元素之间的反应,对颗粒物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所生成颗粒物的粒径均呈双峰分布的特征,其中燃烧温度对排放特性的影响存在临界值(800℃)。随着粒径的减小,粗细2种模态颗粒物的分布范围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且对应峰值均逐渐增大(800℃燃烧条件所对应峰值分别可达3.6%和18.0%)。PM1与PM1~10的组成元素分别主要为易气化元素(如K、Mg、S、Cl和P等)与难熔性元素(如Si、Al、Fe和Ca等)。均相成核和异相凝结是Hg由气相向粒子成核转变的基本途径,并存在不同的成核控制机制,其中异相凝结过程又包含扩散控制与表面反应控制2种机制。
贾里张柳程鹏于跃陈世虎王晨星王建成张建春金燕
关键词:污泥煤泥颗粒物成核机理
一种制备氧化铜/碳纳米纤维柔性复合煤气脱硫剂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脱硫剂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氧化铜/碳纳米纤维柔性复合煤气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将聚丙烯腈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溶解,并将草酸铜作为活性组分CuO前驱体与聚合物溶液混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合成将草酸...
冯宇米杰卢建军王建成葛超王玉栋
文献传递
约束型热等离子射流选择性制备单壁和套杯状多壁碳纳米管
2010年
以甲烷为碳源,Fe2O3为催化剂,常压下利用配有扰流器件(石墨碗)的约束型热等离子射流高温裂解甲烷,通过原位催化制得两类碳纳米管。运用SEM、TEM、TGA等对不同取样位置产物进行形貌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取样部位可获得不同形貌结构的碳纳米管。过滤管外壁处产物为单壁管,石墨碗内产物为套杯状多壁管。气体流动状态影响碳纳米管的形貌,经历层流的前驱物成为高度结晶单壁管,而经历湍流的前驱物则演变成套杯状多壁管。石墨碗腔内的局部高温可使多壁管不断增粗,有利于制备高纯度的碳纳米管。
王建成朱自平常丽萍鲍卫仁
关键词:碳纳米管甲烷催化剂
Fe改性原位Cu/SSZ-13催化剂柴油车尾气脱硝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以廉价的铜四乙烯五胺(Cu-TEPA)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原位合成Cu/SSZ-13分子筛,进一步经过浸渍铁对其改性制备Fe-Cu/SSZ-13催化剂.考察铁盐种类及浸渍铁量对其柴油车尾气脱硝活性及水热稳定性的影响.使用XRD、N2吸附-脱附、H2-TPR、NH3-TPD对样品进行表征测试,并分析影响样品脱硝活性以及水热稳定性的原因.结果表明:浸渍量为1.0%时,以Fe(NO3)3为铁盐改性得到的Fe-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柴油车尾气脱硝效果最佳,在160~530℃温度范围内,NO的转化率能到达90%以上,并且具有优异的N2选择性和水热稳定性.由分析结果推测,以Fe(NO3)3为铁源时,负载在Cu/SSZ-13分子筛上的铁更为牢固,使其抗老化性能提高,且在脱硝过程中铁物种和铜物种同时起到对NO的还原作用.
李淑珍赵小鸽张长明王建成常丽萍鲍卫仁韩丽娜
关键词:柴油车尾气脱硝
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同时脱除煤气中的单质汞和硫化氢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4种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煤气中脱除Hg和H2S的吸附剂,其中包括:摩尔比为1:1的双组份金属氧化物FeAl和FeZn,以及添加了贵金属摩尔比为100∶100∶1的三组分金属氧化物FeAlPd和FeZnPd...
吕学勇王建成郭颖常丽萍韩丽娜
关键词:共沉淀法同时脱除硫化氢
热等离子条件下FE2O3催化裂解甲烷制备纳米碳纤维
以FE2O3粉末为催化剂,N2、H2混合气体为等离子工作气,常压条件下裂解甲烷制得不同类型的纳米碳纤维。利用SEM、TEM、热重、XRD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揭示甲烷流量对CNFS形貌、纯度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甲烷流...
鲍为仁朱自平邱彪王建成常丽萍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CH4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催化剂由络合剂、稳定剂、活性组分、调和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和溶剂组成。本发明中,络合剂、稳定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引入与选择,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增大了硫容和硝容;使...
马利伟李国强王有倩张永发张国杰刘俊王影王建成
文献传递
热等离子裂解甲烷制备纳米碳纤维
2013年
以N2、H2混合气体为工作气,常压条件下裂解甲烷制得纳米碳纤维。考察了原料气流量、工作气气氛和催化剂类型对CNFs生长的影响,并用SEM和TEM表征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原料气甲烷流量的增加可引起产物的形貌多样性增加;由于N2比Ar热值高,高温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元素态金属原子参与完成碳结构的石墨化进程,所得纳米碳纤维较Ar气氛产物碳层连续、互相平行,纤维管内外表面平直、光滑、无沉积。以Fe2O3为催化剂,纤维管直径分布范围小,杂质或无定形碳很少;以Co2O3为催化剂,产物近似多壁碳纳米管结构,但纯度较低;以Ni2O3为催化剂的管状产物是长度不到1μm的短截管,结晶度较差。
冯刚朱自平谷红兵王建成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甲烷催化剂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