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美君

作品数:98 被引量:1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专利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6篇热解
  • 20篇炼焦
  • 16篇配煤
  • 16篇煤热解
  • 14篇催化剂
  • 13篇焦炭
  • 13篇焦油
  • 13篇催化
  • 10篇热解过程
  • 9篇配煤炼焦
  • 9篇炼焦过程
  • 8篇脱硫
  • 8篇焦煤
  • 8篇褐煤
  • 8篇
  • 7篇油气
  • 7篇高硫
  • 7篇高硫煤
  • 6篇气化
  • 6篇轻质化

机构

  • 98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山西焦煤集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山西太钢不锈...
  • 1篇山西能源学院

作者

  • 98篇王美君
  • 83篇常丽萍
  • 56篇鲍卫仁
  • 28篇王建成
  • 17篇任秀蓉
  • 11篇谢克昌
  • 7篇杨会民
  • 7篇李挺
  • 4篇李凡
  • 4篇李晓荣
  • 4篇廖俊杰
  • 4篇王倩
  • 4篇韩丽娜
  • 4篇王雅平
  • 3篇王欢
  • 3篇靳鑫
  • 3篇付春慧
  • 2篇王兵
  • 2篇焦海丽
  • 2篇刘建平

传媒

  • 19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化工进展
  • 3篇煤炭学报
  • 3篇煤质技术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洁净煤技术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化...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化工
  • 1篇第五届全国环...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18篇2022
  • 17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高硫煤热解过程中流、氮的变迁及其交互作用机制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煤炭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中国的主体能源,但其大幅度开采和利用已引起优质煤资源的急剧下降,导致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硫煤等非优质煤种的储量相对较高,但自身禀赋的高硫含量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
王美君
关键词:脱硫技术
气煤活性组分对高硫煤热解硫分的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在热转化过程中对硫分变迁行为进行定向调控从而改变硫分在热解产物中的分布,将是解决高硫煤配煤炼焦所面临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气固相的分析探讨从而研究气煤活性组分对硫分的调控机制,以期为气煤(QM)和高硫煤配煤炼焦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国标方法将气煤进行浮沉实验,得到4个分选组分QM-D1(<1.30 g/cm^(3))、QM-D2(1.30 g/cm^(3)~1.35 g/cm^(3))、QM-D3(1.35 g/cm^(3)~1.40 g/cm^(3))、QM-D4(1.40 g/cm^(3)~1.50 g/cm^(3)),对其煤质特性、煤岩组成以及在高硫煤配煤热解过程中硫分的调控行为进行研究,并与原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煤不同分选组分的煤质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煤样的芳构化程度增加,烷烃类气体的释放温度向高温区移动;脂肪结构丰富的活性组分主要富集在低密度组分(QM-D1)中,惰性组分集中在高密度组分(QM-D4)中;在煤共热解过程中用QM-D1代替QM时可降低焦中硫含量,究其原因是煤中活性组分产生的氢自由基会稳定硫自由基并形成气体释放。
成春生申岩峰郭江王美君常丽萍
关键词:活性组分高硫煤气煤配煤炼焦煤岩组分
发泡温度对常压自发泡煤基泡沫炭结构和机械强度的影响
2022年
煤的材料化是实现其低碳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煤基泡沫炭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强黏结性焦煤为原料,采用常压自发泡法,在塑性区间内不同发泡温度条件下制得以开孔结构为主的无定型煤基泡沫炭;利用SEM、XRD、全自动压汞仪和真密度分析仪等手段表征了泡沫炭的微观形貌、泡孔结构和微晶结构,并采用电子压力试验机测定了泡沫炭的机械强度,分析了发泡温度对泡沫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温度不同引起原料煤热分解以及胶质体流动性行为变化,导致制备过程中煤样的发泡程度不同,进而对泡沫炭生料(NCF)的泡孔结构及碳骨架结构产生影响,使得在最大流动度对应的温度(480℃)作为发泡温度时所得NCF-480开孔率最高(70.89%)、体积密度最小(0.460 g/cm^(3)),但其碳骨架结构相对致密导致其机械强度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1.63 MPa和1.11 MPa。经高温炭化,炭化泡沫炭(CCF)的孔径减小,开孔率和体积密度增大,同时缩聚反应使碳骨架更加致密,导致其机械强度明显提高。其中,CCF-490的平均孔径、开孔率以及体积密度均处于中间值且孔径差异较小,其机械性能表现最为优异,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8.52 MPa和5.14 MPa。合成的具有良好结构性能的煤基泡沫炭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煤炭的材料化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杨暖暖高翔宇王美君申岩峰孔娇常丽萍吕永康
关键词:泡沫炭焦煤发泡温度机械强度
典型高硫煤热解过程中硫、氮的变迁及其交互作用机制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煤炭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中国的主体能源,但其大幅度开采和利用已引起优质煤资源的急剧下降,导致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硫煤等非优质煤种的储量相对较高,但自身禀赋的高硫含量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
王美君
关键词:高硫煤热解
文献传递
煤焦油沥青基碳气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分析
2022年
煤沥青是由多环芳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具有含碳量高的特点,是合成各种功能性碳材料的优质前体之一。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糠醛为交联剂,在硫酸催化作用下反应形成沥青-糠醛凝胶,进而经过常压干燥和碳化处理得到碳气凝胶,探讨了煤焦油沥青与溶剂、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比例对沥青-糠醛凝胶的凝胶化程度以及碳气凝胶微球密度的影响。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碳气凝胶微球的微观结构是由球状颗粒堆积而成;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同步热分析仪(TG)解析了沥青-糠醛凝胶在凝胶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形成机理;CO_(2)活化后,碳气凝胶微球的孔隙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并保留了球状颗粒的微观形貌,且颗粒形状规整、表面光滑。
牛卉芳闫伦靖吕鹏张旭峰王美君王美君鲍卫仁常丽萍
关键词:煤焦油沥青交联
一种中温煤气脱硫用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温煤气脱硫用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是在将硝酸铁溶液等体积浸渍于γ-Al<Sub>2</Sub>O<Sub>3</Sub>载体上的同时进行真空浸渍和超声波浸渍,经真空干燥、高温焙烧后,制得一种活性组分为氧化铁...
常丽萍卢晓芳鲍卫仁王美君廖俊杰肖雨马清亮
文献传递
煤种间相互作用对高硫煤配煤炼焦过程中硫分的定向调控
以高硫炼焦煤部分替代炼焦配煤中的低硫炼焦煤,利用炼焦过程中煤种间相互作用定向调控炼焦过程中硫的迁移转化,对优选配煤方案的炼焦配煤进行10kg焦炉实验,验证焦炭质量指标。基于配煤中不同煤种间煤质性质的差异,炼焦过程中利用部...
申岩峰王美君孔娇郭江常丽萍
关键词:配煤炼焦
煤热解活性及气相产物释放的关联性分析
煤热解产物分布及热解活性与煤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热解过程中的工艺条件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煤样内在因素(组成特性)和热解过程的外在因素(工艺条件)考察,探讨各因素对煤热解活性及气相产物释放规律的影响。
王美君王雅平杨会民常丽萍
关键词:煤热解
文献传递
一种制备高强度低反应性焦炭的配煤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强度低反应性焦炭的配煤方法,是以25~30%A<Sub>d</Sub>≤8%,V<Sub>daf</Sub>32~35%,S<Sub>d</Sub>≤0.8%,G值≥88,Y值≥18,F<Sub>ma...
王美君申岩峰闫伦靖鲍卫仁常丽萍
大比例长焰煤配入对气化焦性质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考察大比例配入长焰煤制备气化焦过程中,配煤比对成焦率、气化焦的落下强度(S25)、热稳定性(TS+6)、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煤的焦产率受配合煤挥发分产率、黏结指数、灰分等...
焦海丽王美君孔娇郭江常丽萍
关键词:配合煤成焦率热稳定性反应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