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29 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内镜
  • 6篇胆管
  • 5篇胆管造影
  • 5篇胰胆管
  • 5篇胰胆管造影
  • 5篇造影
  • 5篇逆行
  • 5篇内镜逆行
  • 4篇胆道
  • 4篇食管
  • 4篇逆行胰胆管
  • 4篇逆行胰胆管造...
  • 4篇内镜逆行胰胆...
  • 4篇恶性
  • 3篇胆道梗阻
  • 3篇胆管造影术
  • 3篇胰胆管造影术
  • 3篇造影术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机构

  • 29篇兰州大学第二...
  • 3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天水市第一人...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9篇王伟
  • 19篇黄晓俊
  • 14篇王祥
  • 13篇金安琴
  • 9篇冯彦虎
  • 7篇樊红
  • 6篇刘子燕
  • 4篇魏丽娜
  • 4篇张燕宁
  • 3篇郝晋雍
  • 2篇尚攀峰
  • 2篇张德奎
  • 2篇高峰鸿
  • 1篇王海燕
  • 1篇胡洁琼
  • 1篇冯洁
  • 1篇吴恭瑾
  • 1篇王家吉
  • 1篇苏少晨
  • 1篇岳中瑾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健康体检与管...
  • 1篇第七届全国E...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在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评价
2013年
目的:分析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治疗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选择自愿应用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治疗的晚期肝门区转移癌所致梗阻性黄疸患者45例,应用内镜胆道塑料内支架技术解除胆道梗阻,观察操作成功率、生存期等评价指标。其中肝癌15例,胆囊癌4例,胃癌17例,食管癌3例,回肠腺癌2例,胰腺癌4例。结果:4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且临床黄疸完全消退,随访生存期3~18个月,平均(7.2±3.5)个月。随访观察6例患者更换胆道支架,更换时间4~13个月,平均(5.6±1.4)个月,其中支架移位1例,胆泥阻塞2例,肿瘤阻塞3例。结论: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是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可以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樊红王祥金安琴王伟冯彦虎张德奎黄晓俊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内镜
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MTs)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类来源于非粘膜层的肿物,有良恶性之分,良性多见。因其表面覆盖正常粘膜组织,常规的内镜下活检只取到粘膜层,难以深达粘膜下层,肿瘤性质难以判定,因此既往多随访观察,肿瘤在短时间内增大或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才予以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超声胃镜(EUS)技术的发展,SMTs的诊断不仅可以定位,还可以定性。随着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经口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不仅可获得足够的病理标本更加准确的诊断SMTs,还可以安全、高效的切除病变、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创伤、减轻了经济负担,本文就内镜下对于SMTs的诊断、微创切除SMTs的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予以综述。
冯洁黄晓俊王祥王伟冯彦虎
关键词: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内镜
ERCP联合胆管腔内超声及胆管活检对胆管良恶性狭窄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胆管腔内超声(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及胆管活检在胆管良恶性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8月因胆管狭窄行ERCP的100例随机分为ERCP联合IDUS组和ERCP组各50例,2组均行经十二指肠乳头胆管内活检。以活检病理或手术病理证实,或影像学检查提示恶性且随访过程中发现临床经过呈恶性疾病病程,则诊断恶性狭窄;手术病理证实或各种细胞学检查阴性且至少随访12个月以上未见恶性征象,则诊断良性狭窄。结果 ERCP联合IDUS组2例、ERCP组3例因操作失败或失访退出研究。ERCP联合IDUS组对胆管恶性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3.3%(28/30),准确性为91.7%(44/48),ERCP组分别为73.3%(22/30)、74.5%(35/47),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5.015,P=0.038、0.025)。ERCP联合IDUS组胆管癌活检阳性率为80.8%(21/26),高于ERCP组(52.0%,13/25)(χ~2=4.747,P=0.029)。胰腺癌活检阳性率两组分别为50.0%(2/4)、40.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00)。ERCP联合IDUS组并发术后胰腺炎2例(4.2%,2/48),ERCP组为3例(6.4%,3/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4,P=0.629)。2组均无术后出血、穿孔及与操作相关死亡。结论 IDUS对胆管良恶性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IDUS结合X线定位活检有助于提高活检阳性率,其操作安全、可靠。
王伟黄晓俊王祥冯彦虎郝晋雍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狭窄活检
膀胱副神经节瘤:单中心7例报告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归纳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一般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20年8月所有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中术前明确诊断2例。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例[2例术程平稳;2例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经过积极降压1例最终完成手术、另1例取活检后终止手术(院外积极酚苄明准备,3月后再次入院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剜除术,术程平稳;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3例(包括上述因术中血压无法有效控制中止手术者1例),平均手术时间130(30~180)min,平均术中出血30(20~50)mL。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3~5 d后恢复良好出院。1例发现肿瘤远处转移建议转外院继续治疗。7例均获随访,全身转移1例于外院治疗效果不佳,其余6例症状均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复发征象。远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随访。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往往误诊为膀胱恶性肿瘤。手术为一线治疗方式,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体现出微创优势,术后恢复快,部分选择性病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同样可取得良好临床结果。
罗瑶尚攀峰侯子珍王伟田俊强米军王家吉罗创杜天赐杨树军
关键词:膀胱肿瘤副神经节瘤病理
小切开EST联合EPBD与单纯EST对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比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小切开术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与单纯EST对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小切开EST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小切开EST+EPBD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一次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结石复发率等指标;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排便天数等临床指标;术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腹痛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取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碎石、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排便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腹痛、术后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33%(7/75),显著低于对照组37.33%(2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开EST联合EPBD对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显著,该方法可有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至临床广泛应用。
郝晋雍黄晓俊魏丽娜谢凯王海燕王伟
关键词:乳头气囊扩张术老年胆总管结石
口腔微生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胃癌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胃癌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点,同时也是人体主要的微生物菌库之一,而口腔微生物与胃肠道疾病存在紧密联系。近年来,关于口腔微生物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增多。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随着胃癌的发生发展出现显著改变,其中幽门螺杆菌已被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除幽门螺杆菌外,口腔内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等其他细菌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联系。因此,深入研究口腔微生物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将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王伟王伟余繁荣闫玉琴苏少晨
关键词:胃癌口腔微生物细菌
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放置胆道金属支架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胆道金属支架治疗的47例肝门部恶性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B超、CT、MRCP或ERCP检查。常规ERCP...
王祥黄晓俊许兰涛马力金安琴王伟
文献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价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应用ESD术治疗47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并进行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ESD平均时间84.72min,剥离病变平均直径2.76cm。术中5例患者出血量较大,术中穿孔患者1例。术后迟发型出血患者1例,术后穿孔患者1例。术后病检证实早期胃癌患者3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6例。病理活检准确率为95.7%。随访患者中早期胃癌复发1例,外科组术后44例患者复查内镜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 ESD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新技术。
郝晋雍黄晓俊王祥樊红金安琴王伟
关键词: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一种改良的输尿管硬镜技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良的输尿管导管-加压输血器手段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的疗效。方法纳入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符合标准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65例(A组)在输尿管结石上方输尿管腔内留置输尿管导管,加压输血器加压从输尿管导管顺行灌注进水,输尿管硬镜下碎石;对照组65例(B组)采用传统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配合输尿管异物钳取石手术;后将患者按结石长径分组,比较各组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中5例患者因输尿管狭小,无法置管,其余60例手术成功。其中结石直径>1 cm组中,A1组结石清除率为92.9%,术后发热率为3.6%,手术时间(52.93±9.51)min,B1组结石清除率为70.0%,术后发热率为26.7%,手术时间(58.57±10.31)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术后肾周积液及输尿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石直径≤1 cm组中,A2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B2组结石清除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肾周积液及输尿管损伤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输尿管导管-加压输血器手段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有效预防结石漂移、保持视野清晰,缩短较大结石手术时间及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吴文斌钟金森党瑞锋王辅王伟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并发症手术治疗
一种改进的肾透明细胞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肾透明细胞癌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纯度及活力更高、遗传表型与来源更相近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方法将经过胶原酶消化法或机械法取得的肿瘤样本单细胞悬液,置入超低黏附培养板,用添加有丝分裂原等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离心滤除非肿瘤细胞和无成瘤能力肿瘤细胞,获得纯度高、异质性的肿瘤细胞囊球,囊球可以连续传代悬浮培养,也可转至常规培养条件培养,都可得到能连续传代的肿瘤细胞株。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瘤球传代细胞,并与肾癌临床样本细胞进行表型比对。结果与单纯机械法或胶原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及含血清培养基培养的方法相比,本法成功率更高,获得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保持与临床样本相似的异质性分化类型和表面抗原表达,并且无杂细胞污染。培养的细胞可经历稳定的连续传代并用于肿瘤相关研究。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培养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可作为肾癌研究的良好实验模型。
宋雷叶文凌刘勇王伟黄睿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原代培养无血清培养基免疫表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