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祥

作品数:79 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内镜
  • 14篇胆管
  • 10篇胆道
  • 10篇细胞
  • 9篇结肠
  • 9篇肠病
  • 8篇炎症
  • 8篇炎症性
  • 8篇炎症性肠病
  • 8篇食管
  • 8篇恶性
  • 7篇梗阻
  • 6篇胆管造影
  • 6篇胰胆管
  • 6篇胰胆管造影
  • 6篇造影
  • 6篇逆行
  • 5篇胆道梗阻
  • 5篇逆行胰胆管
  • 5篇逆行胰胆管造...

机构

  • 77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77篇王祥
  • 34篇黄晓俊
  • 23篇冯彦虎
  • 22篇樊红
  • 21篇金安琴
  • 14篇王伟
  • 12篇刘子燕
  • 9篇张德奎
  • 8篇于忆
  • 6篇马力
  • 5篇张有成
  • 5篇郝晋雍
  • 5篇毛蕾
  • 4篇傅生军
  • 4篇张岭漪
  • 4篇高峰鸿
  • 3篇毛杰
  • 3篇孔桂香
  • 3篇王鹏飞
  • 3篇苏晓路

传媒

  • 8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3篇中国医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重庆医学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西部中医药
  • 2篇生物医学转化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智慧健康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甘肃教育
  • 1篇河北医药

年份

  • 9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胆道梗阻内镜下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胆道恶性肿瘤或转移癌导致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引起,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当发生恶性胆道梗阻时,患者肝脏胆汁排泄障碍,导致梗阻性黄疸,在此基础上一旦合并胆管炎会导致患者肝功能衰竭和败血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常选择姑息性治疗以控制感染并缓解患者黄疸症状,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目前,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内镜下胆道引流是首选的姑息性治疗方案,但不同学者对于内镜下各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选择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何东孙亦华张文凯庄乐怡王祥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光动力疗法
胆道支架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生存分析
<正>目的比较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置入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后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
张燕宁黄晓俊王祥金安琴王伟
文献传递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脏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冯彦虎王祥樊红李玉民陈晓黄晓俊
细胞衰老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以慢性炎症、胆道损害和肝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延缓疾病进展和根治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与衰老胆管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关,以胆管细胞为病变靶点的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表型具有潜在破坏性,可招募免疫细胞导致持续的慢性炎症、免疫反应和纤维化改变。本文结合现有研究结果,阐述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潜在分子机制,探讨抗衰老治疗策略的潜在价值,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病机制的了解,同时也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赖莘秀邓敏娟孙娜王祥
关键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细胞衰老胆管细胞
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探讨经内镜放置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回顾分析我院接受胆道金属支架治疗的67例肝门部恶性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B超、CT、MRCP或ERCP检查。常规ERCP检查,置入导丝越过狭窄段,经胆道扩张管扩张后,在X线监视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支架近端超过狭窄1.5cm。67例患者中置入支架62例,成功率91.9%,术后出现胆道感染15例,全部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放置支架1周后血清胆红素由术前(349.32±62.39)μmol/L降至(67.43±12.56)μmol/L,平均通畅时间145d。对其中支架堵塞后的26例患者,再次行内镜检查及治疗,分别置入塑料支架8例,放置鼻胆引流管11例,治疗失败7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对难以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有较明显治疗效果,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王祥于忆黄晓俊刘子燕樊红冯彦虎马力
EST术后迟发出血的内镜处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迟发出血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ERCP内镜下行EST病例资料1175例。迟发消化道出血(术中切缘干净,术后24h以上出血者)病例17例。所有患者均行十二指肠镜检查或镜下处理,其中行二次内镜治疗3例。结果17例中,男10例,女7例。临床出现呕血、黑便、血色素下降20g/L以上,其中紧急输血4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内镜检查乳头切缘活动出血14例(14/17)切缘出血已停止3例(3/17)。分别给予冰盐水冲洗、网篮移除血凝块等清洁内镜视野后,用注射针沿乳头切缘左侧及上端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对活动出血病变行金属钛夹治疗。3例患者经内镜治疗仍有活动性出血者,再次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2例、氩离子凝固术1例(注意避开胰管开口)出血停止,临床症状改善。结论EST后,可有少数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急诊内镜下选用局部注射、氩离子凝固及金属钛夹治疗,可使大多数出血得到有效控制。
王祥于忆刘子燕黄晓俊樊红冯彦虎
关键词: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迟发出血内镜治疗
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在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评价
2013年
目的:分析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治疗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选择自愿应用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治疗的晚期肝门区转移癌所致梗阻性黄疸患者45例,应用内镜胆道塑料内支架技术解除胆道梗阻,观察操作成功率、生存期等评价指标。其中肝癌15例,胆囊癌4例,胃癌17例,食管癌3例,回肠腺癌2例,胰腺癌4例。结果:4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且临床黄疸完全消退,随访生存期3~18个月,平均(7.2±3.5)个月。随访观察6例患者更换胆道支架,更换时间4~13个月,平均(5.6±1.4)个月,其中支架移位1例,胆泥阻塞2例,肿瘤阻塞3例。结论: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是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可以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樊红王祥金安琴王伟冯彦虎张德奎黄晓俊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内镜
沙利度胺的药理学机制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8年
沙利度胺因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炎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纳入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沙利度胺的药理机制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后续研究。
李俊毛蕾周雪婷高丽萍郝晋雍胡洁琼王祥
关键词:沙利度胺炎症性肠病细胞因子
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MTs)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类来源于非粘膜层的肿物,有良恶性之分,良性多见。因其表面覆盖正常粘膜组织,常规的内镜下活检只取到粘膜层,难以深达粘膜下层,肿瘤性质难以判定,因此既往多随访观察,肿瘤在短时间内增大或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才予以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超声胃镜(EUS)技术的发展,SMTs的诊断不仅可以定位,还可以定性。随着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经口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不仅可获得足够的病理标本更加准确的诊断SMTs,还可以安全、高效的切除病变、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创伤、减轻了经济负担,本文就内镜下对于SMTs的诊断、微创切除SMTs的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予以综述。
冯洁黄晓俊王祥王伟冯彦虎
关键词: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价值的临床研究
<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二十世纪末由日本内镜医师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与EMR技术相比较,ESD技术具有可完整切除较大病灶、切除溃疡型病灶、提供完整病理诊断材料及预防复发等优点,为早期...
郝晋雍黄晓俊王祥樊红金安琴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