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正康

作品数:103 被引量:2,096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9篇地震
  • 27篇GPS
  • 26篇形变
  • 19篇地壳
  • 12篇断层
  • 11篇INSAR
  • 9篇地壳运动
  • 9篇震后
  • 9篇反演
  • 8篇青藏高原
  • 8篇汶川地震
  • 7篇断裂带
  • 7篇应力触发
  • 7篇裂带
  • 7篇大地震
  • 6篇形变场
  • 6篇震源
  • 6篇同震形变
  • 6篇青藏
  • 6篇GPS观测

机构

  • 95篇中国地震局
  • 44篇北京大学
  • 13篇防灾科技学院
  • 1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6篇北京市地震局
  • 5篇四川省地震局
  • 4篇防灾技术高等...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力...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03篇沈正康
  • 37篇王敏
  • 35篇万永革
  • 19篇甘卫军
  • 11篇王阎昭
  • 10篇孙建宝
  • 9篇陶玮
  • 8篇盛书中
  • 7篇王庆良
  • 7篇吕江宁
  • 7篇李鹏
  • 6篇张培震
  • 6篇张祖胜
  • 6篇李铁明
  • 6篇徐锡伟
  • 5篇梁芳
  • 5篇王凡
  • 4篇徐晓枫
  • 4篇余怀忠
  • 3篇徐杰

传媒

  • 20篇地球物理学报
  • 10篇地震学报
  • 9篇地震地质
  • 5篇中国地震
  • 5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15篇2005
  • 10篇2004
  • 9篇2003
  • 1篇2002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被引量:26
2011年
1933年发生于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叠溪M7.5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然而限于资料匮乏,人们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的认识尚不统一.本文收集整理了当时全球各地震台站对此次大地震的记录,对叠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确定的震中位置为31.9°N,103.6°E.挑选具有P波初动符号的台站记录,利用格点尝试法得到了叠溪地震震源机制解的节面之一呈北北西走向,范围为N5°—30°W.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给出的岷江断裂南段为近南北向的事实,以此节面为叠溪地震的断层面,我们认为叠溪地震的发震构造系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的岷江断裂南段.跨岷山地块10年尺度的GPS观测结果显示,虎牙断裂具有2mm/a的地壳缩短率,对应于岷山第四纪以来的强烈隆升.1933年叠溪地震表现出的岷江断裂的左旋特性与现今GPS测量结果的不一致,可能反映了龙门山与岷江两大断裂系蕴震过程中地壳形变场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龙门山断裂带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孕震过程晚期对区域地壳形变场的调整.
王康沈正康
关键词:叠溪地震震源机制解岷江断裂地壳形变
根据GPS和InSAR数据反演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同震破裂分布被引量:48
2008年
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破裂过程,迄今为止用不同资料、不同方法和模型得到的同震破裂发布具有很大差异.我们采用地震前后GPS和InSAR观测数据得到的同震位移反演该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检验各种可能的模型参数,得到在数据与平滑优化约束下尽可能详尽的结果.建模过程经历三个步骤:(1)采用直立断层模型反演.根据解的分辨率和拟合差的折中曲线得到最优平滑约束;(2)改变断层倾角,找到使得观测数据和正演计算拟合最好的断层倾角;(3)根据前面两步得到的最优平滑约束和断层倾角求得地震同震破裂分布.比起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得到的地表走滑分量随断层分布与地质考察数据符合得更好.我们还发现形变沿断层两盘并不对称.断层南盘的位移比北盘大10%~20%.这种位移场的不对称性可以由倾角约为80°~81°的南倾断层所解释.我们首次用大地测量数据揭示了太阳湖断层东端和东昆仑主断层西端~50 km的左阶断层上吸收了0.1~0.2 m的正断层分量,昆仑山口断层段吸收了~0.8 m的逆冲分量.地震释放的总地震矩为9.3×10^(20)N·m,对应于M_w8.0的地震.
万永革沈正康王敏张祖胜甘卫军王庆良盛书中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地震
2005年10月巴基斯坦M_W7.6地震对余震的触发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本文研究分析了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主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余震的影响。计算时考虑了以下因素(1)断层泥区域的孔隙流体压力和介质弹性常数与周围介质中的不同;(2)地震震源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3)将震源区构造应力和主震破裂产生的应力叠加计算得到余震破裂机制。该研究考虑了多种因素,计算结果与余震的分布比较吻合。结果表明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主震对大部分余震有触发作用。
万永革沈正康尚丹
关键词:孔隙流体压力断层泥触发
IGS精密星历的误差分析被引量:21
2006年
采用高精度的ITRF2000全球参考框架、新的地球物理模型和误差改正模型、统一的卫星轨道参量和地球自转模型、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重新处理了IGS全球跟踪站数据以求解1994~2004年的GPS卫星轨道。通过轨道比较评估了IGS精密星历的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发现IGS精密星历标称精度和实际精度存在差异,特别是早期结果。IGS精密星历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系统偏差,主要由其在不同时期采用的不同ITRF序列参考框架之间的差异引起,IERS公布的转换参数不能完全表征ITRF序列间的差异。相对于重解精确轨道,IGS精密星历随机误差随时间逐渐减小,1994年为15~20cm,1998年逐渐减小到6~8cm,1998年以后小于5cm。
李鹏沈正康王敏
关键词:GPSIGS精密星历误差分析IRES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过程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介质流变学性质研究
<正>有关青藏高原变形的大陆动力学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大陆地壳的形变模式,究竟是以连续分布还是块体运动形式为主[1]。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大陆岩石圈特别是下地壳—上地幔介质强度,即下地壳以...
沈正康王敏王凡万永革张培震廖华孙建宝陶玮王闫昭郝明葛伟鹏
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确定大震断层面参数方法及其在唐山地震序列中的应用被引量:164
2008年
根据成丛小震发生在大震断层面及其附近的原则,将模拟退火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结合,给出了利用小震密集程度求解主震断层面走向、倾角、位置及其误差的稳健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区域构造应力参数,给出了估计在已求得的断层面上的滑动角的方法.该方法还可用于小震活跃地区活断层走向、倾角和滑动角的确定.将这种方法用于唐山地震序列,采用2002年4月1日至2006年5月31日发生在地震破裂区的精定位地震目录,求得了唐山地震、滦县地震、宁河及卢龙断裂带的断层面走向、倾角、位置及滑动角参数.与前人给出的断层面解进行比较,发现利用小震精定位资料和区域构造应力场得到的结果与前人采用其他资料和方法得到的结果近似,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另外,本研究首次发现滦县地震区东部的小震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成丛发生,可精确刻画为一条断裂带,较为精确地确定了此断层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该断裂及宁河断裂在唐山地震序列发生时是否破裂需要运用其他资料进行验证.
万永革沈正康刁桂苓王福昌胡新亮盛书中
关键词:断层面解最小二乘解唐山地震
GPS和InSAR数据反演的2001年可可西里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
<正>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的可可西里的地震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以后发生在我国大陆震级最大的地震(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2)。Xu 等(2002)报道的-6m 的最大破裂发生在库赛...
万永革沈正康王敏Cecile Lasserre张祖胜甘卫军王庆良
文献传递
2010年1月12日海地M_W7.0地震InSAR同震形变观测及同震滑动分布反演被引量:6
2011年
2010年1月12日GMT时间21时53分,在海地境内(72.57°W,18.44°N)发生了MW7.0地震。文中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方法获得了覆盖整个震区的高精度形变观测资料,用以研究该地震的发震机理。采用ALOS PALSAR数据,分析了轨道、大气等误差源对干涉信号的影响,最终获得了雷达视线向(LOS)的同震形变场。基于误差矫正后的InSAR同震数据,反演得到了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及断层面上的同震滑移分布。结果显示断层为N倾37°,小于USGS给出的断层倾角70°。为了测试断层倾角的最佳估计,另外建立了倾角为70°的平面断层模型,以及一种铲形断层模型。通过将不同模型预测的InSAR干涉图和InSAR同震观测数据对比,认为倾角为37°的断层模型更为合理。断层同震滑动主要分布在4~16km深度范围内,最大同震滑移量达2.8m,深度为7.2km。滑动主要表现为逆冲兼具左旋走滑2种方式,显示了此次地震非常复杂的运动特点。据此模型得到该地震释放的地震矩为5.64×1019Nm,对应矩震级为MW7.1。
薛莲孙建宝沈正康
关键词:海地地震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三十年的GPS观测与研究被引量:16
2020年
中国大陆的构造变形主要与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的碰撞有关。印度板块的北向推挤直接导致了世界上最宽旷、最活跃和最复杂的现今构造变形。GPS观测技术问世前,构造变形的定量化研究主要依赖活断层的形貌勘察和区域强震的震源机制解,其结果准确度不足且时空界限模糊。1988年中国地震局在滇西地震实验场首次开展GPS形变监测实验,后又经历国家“攀登项目”、“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等诸多项目实践,直到“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成功建成,中国大陆现今变形图像才逐步完整和清晰。特别是近年基于“中国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0多站点及近30年累积的其他数据,一个覆盖中国大陆且衔接边邻、框架统一、毫米/亚毫米精度的速度场构建完成。这一基础图像对揭示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约束,也为地震危险性的定量化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敏沈正康
关键词:GPS断层滑动速率
汶川M_S8.0地震InSAR形变观测及初步分析被引量:52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通过干涉雷达方法(InSAR)获得了覆盖整个灾区全面的高精度形变观测资料(约500km×350km),为研究该地震的发生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通过分析InSAR成像几何和ALOS PALSAR数据的特点,初步获得了对汶川地震的定性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深入定量反演奠定基础。此次地震中InSAR卫星观测的应用,显示了卫星大地测量手段对于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孙建宝梁芳沈正康徐锡伟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